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1,(44):21-21
传统上人们通常认为男性平均每7秒钟就会想到一次性,但最近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校区的一项最新研究强示,男性每天性欲会出现19次,只不过比食欲的出现频率(18次)略胜一筹。相比而言,大多数女性每天性欲会出现10次,而食欲是15次。  相似文献   

2.
杨昭诗 《神州》2014,(5):15-16
传统男性角色的核心特征是所谓的"英雄"精神。这种以攻击、占有为主要特征的英雄精神在社会的支持怂恿下,不仅指向男性以外的自然和社会,也同时指向了身边的女性。《肉蒲团》的作者站在男性中心立场,从人性本能出发,通过对未央生这个典型的性欲狂的描写,竭力渲染和肯定男性对自身生命力的崇拜以及性放纵的性自然观和性自娱乐心理,从而赋予其男性人生价值的象征意义。作品中性描写的手法直观而粗俗,其审美价值负面大于正面。这部作品所代表的古代小说性欲描写的倾向,尽管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但对其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的评价必须持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3.
如今累是平常事,不累才稀奇。统计数字表明,女性人群中累的比例普遍高过男性。据两年前美国疾控中心的调查,18至44岁的青壮年里,15.7%的女性是累女,87%的男性是倦男。  相似文献   

4.
缠足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缠足之最初出现是由于男性社会对女性舞姿的审美趣味,初起于宫廷,其后在少数供男性消遣欣赏的歌舞妓中流行。随着男性社会的心理变迁,缠足最终盛行于全社会,并从一种美的时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女性规范行为,被赋予了礼教意义。缠足的发展变化脉络与男性社会的心理变迁轨迹表明,缠足之兴起与发展正与男权强化、女性地位下降和礼教对女性束缚的加强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女性的解放运动开始兴起,但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使这种解放运动带有强烈的民族性色彩,造成了它的先天不足,女性解放被当作是救亡运动的工具。《孽海花》着重描绘女性在外交、战争、革命中优于男性的出色表现,是这种先天不足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6.
付洁 《沧桑》2010,(1):229-230,232
晚清时期女性的解放运动开始兴起,但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使这种解放运动带有强烈的民族性色彩,造成了它的先天不足,女性解放被当作是救亡运动的工具。《孽海花》着重描绘女性在外交、战争、革命中优于男性的出色表现,是这种先天不足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7.
李雪敏  钟潮 《旅游》2003,(12):2-3
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都,一直以来,吸引的国际旅游者大都是中老年,而且以男性为主体。女性作为当代旅游消费主体,北京接待市场的开发却被国内外旅游业者视为畏途。是北京不具备接待女性旅游者的条件,还是我们缺乏敏锐嗅觉,没有挖掘出适合女性品位的旅游产品?带着这个问题,北京市旅游局与国家旅游局共同组织了一个实验团。2003年12月6日至9日,北京市旅游  相似文献   

8.
太阳和月亮在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中被塑造成为令人神往的正面形象。而在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中却存在着比作家文学要复杂得多的现象,比如日、月神话中,太阳有时是给人以亘大帮助的崇高形象,有时却异常残暴、凶恶而丑陋;在同一个民族,既有找太阳的故事,又有射日射月的神话;有的把太阳、月亮看作同性;有的太阳是男性,月亮是女性,而有的则相反……过去,对这一些现象,只单纯从文艺的  相似文献   

9.
视野     
《南方人物周刊》2012,(29):17-17
据BBC网站8月1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发表在业内权威期刊《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发现的男性避孕药物在老鼠身上的实验已经获得初步成功,它可以使得雄性老鼠暂时不育却同时不妨碍它们的性欲。对此,科学家们认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史籍中对男性之间的同性情欲有诸多记载。由于时代与地区不同,其称谓也异常多样,从"龙阳""断袖"到"男色""男风",不一而足。不同的称谓体现了一时一地之人对于同性情欲的不同理解与想象,进而形成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等文本传世。清代内阁刑科题本中的相关档案则提供了研究男性之间情欲的另一种文本。在这类文本中,男性之间情欲的称谓则表述为"鸡奸",而"鸡奸"的主体与客体就是男性之间情欲的载体。在对一千余件相关刑科题本档案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清代男性之间情欲表现为三个特点:阶段性、流动性与兼容性。这三个特点是否具有某种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晨 《神州》2013,(8):5-5
在传统的中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女性一直是被压抑和摧残的一方,其影响之深广乃至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在潜意识中也会具有对男性的依附感,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中描绘的新旧时代之交的各类女性都在有意无意的用生命践行这种价值观,以男性为主体而不是自我为主体成就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清代内阁刑科题本中的相关档案可以看作是男风在法律文本中的表述。在这类文本中,男风表现为男性之间的同性关系,具体可分为偶然型、同伴型与隐居型三类。偶然型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只有几次的同性关系;同伴型指男性在特定条件下由于共同参与一件事情而产生的同性关系;隐居型指僧道等出家人之间发生的持续时间较为长久且鲜为外界所知的同性关系。这几种同性关系结束的原因分为财物纷争、相处不合、关系曝光、他人介入与知耻拒绝五类。通过对上述同性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清代男风在乡村社会中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3.
康凯斐 《江淮文史》2020,(2):138-148
正传统中国社会的女性,生下来就被贴上男性附属品的标签,她们是"父亲的女儿""男人的妻子""孩子的妈妈",离开这些身份,好像就没有一个独立的女性主体身份。这种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社会观念使女人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饱受各种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早已被塑造成"宜家宜室"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女性禁忌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女性禁忌突出表现为渔民社会中基于女性经血、生育形成的"赤不净"、"白不净"信仰观、以大峰山为代表的基于佛教教理"五戒"设定的山岳女人禁制,以及神道祭祀仪式下的女性排斥等。女性特有的月经、生育等生理表现,在民俗社会中被视为是不净、晦气、危险的发生源而予以隔离和排除。女性不净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创世神话。统观日本女性禁忌事象、民俗思想的存在和演变的主要脉络,可以发现其深层原因是男性在场和作为他者的男性视角起到了关键作用。女性禁忌得以确立是作为两性中另外一性的男性在场使然,男性宇宙社会的立场客观上对女性禁忌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其传承提供了土壤。当下研究中不乏将女性禁忌与女性歧视联系在一起考虑的倾向,立足于民俗学的视角尚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5.
如所周知,传统帝制时代有关女性的记载,绝大多数是男性士大夫文字的遗存,历史遗存的镜像更多呈现出的是男性的生活世界,而鲜见女性的身影——其中的女性形象,多是被隐藏了、遮蔽了的历史影像;即或闪现出少许记载,也难免被扭曲。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古罗马社会的城市女庇护人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对罗马帝国时期公共生活中的性别关系和罗马上层女性的社会地位加以分析探讨。共和时期,罗马人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与其他地区城市建立了庇护关系,有权势的罗马贵族成为城市庇护人。进入帝国后,除男性权贵外,上层女性也被选为城市庇护人。女性当选城市庇护人可看作罗马社会对上层女性的认可。然而,对城市女庇护人及其家庭情况的考察表明,城市女庇护人较高的社会地位离不开其家族男性权力的支撑,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在上层社会的两性关系中更加隐蔽,藏于上层女性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表象之后。  相似文献   

17.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由于女性具有的“特殊智慧”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女性比男性更关爱自然,更拥有环保知识。基于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唐村的研究表明,这里的文化景观源于一种“自然的培养”或“空间化的培养”,其深厚的传统山神文化造就男性山神拥有的权力比女性山神更大,代表男性的山脉也比女性的更高,从而形成了当地游牧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知识水平也不如男性的格局,因此,这里的女性牧民并没有像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的比男性拥有更多的性别知识或亲近自然的能力。相反,男性和女性牧民在维系与山神的关系、搭建黑帐篷、建造土炉、防范野生动物以及在放牧中的经验和技能等方面都均有着各自不同的性别知识和生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以男子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参政被视为女性的一大“禁区”。然而,北魏 至隋唐,不少女性却置男性封建专制主义对女性的这种清规戒律于不顾,勇敢地活跃在当时的 政治舞台上。本文从历史地理学与女性文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这一时期女性参政的地域分 布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探讨,借以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女性参政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在世界医学史上历史悠久,令世人关注,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全国著名性学会梁远森教授,早年毕业于省中医学院,从事男性病的治疗和研究,历时三十余年,医绩卓著,他在治疗肾亏、阳控、早泄、不育不孕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出贡献,被人们称为当代“神医”.事实胜于雄辩,他采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手淫及肾亏、阳衰、不育不孕症,有神奇的疗效。手淫是一种在性冲动时,用于玩弄生殖器或其它器官而发生快感,达到自我发泄性欲的举动.无论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手淫。据心理学家的调查,16岁以上青…  相似文献   

20.
北京居民日常休闲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休闲的性别差异研究是西方休闲研究的重要研究主题。本文以北京市2007年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作为基础,多角度地分析了居民日常休闲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男性拥有更多的休闲机会;女性休闲时间显著少于男性,并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家务和照料活动,同时,女性更乐意将时间用在社交活动,而男性更倾向于将时间用在体育锻炼和上网活动;对于休闲地点的选择,男性和女性居民选择家内和家外休闲差异不大,但对于文化娱乐活动,男性平均出行距离更远,女性更倾向于选择较近的地点;在休闲中,男性倾向于一个人休闲而女性更倾向与家人一起休闲,表明女性更重视休闲活动中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