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任军政府大元帅时,在省防军的基础上成立了援闽粤军,下辖五个支队,陈炯明为总司令,邓本段为第四支队司令。邓驻防广东南部及海南岛。1922年6月陈炯明率部公开叛变,1923年1月广西境内的滇军、佳军各一部组成西路讨贼军联军,进攻广州,驱逐了陈炯明,1925年9月陈炯明重占了广东东江,盘踞在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也调兵遣将,企图策应陈军。国民革命军组织第二次南征,于1925年10—12月间相继克复了高州、雷州(海康)、钦州、康州(今合浦),1926年2月又围歼盘踞海南岛的邓本段残部。粤南实业银行是粤军军阀邓本殷任…  相似文献   

2.
1923年2月,南方滇桂联军驱逐陈炯明,迎接孙中山先生从上海返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次年9月,北方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本组史料即为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孙科等各方人士致广州大本营文电选编,反映了北方局势以及三角同盟反直军事战况,并涉及南北有关协商活动与对策等情,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3.
据前苏联有关学者统计,在中国1924一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苏联政府大约向中国革命阵营派遣了130余名军事顾问。这些顾问在中国活动的情况,一般读者难以把握其全貌。现简要撮述如下。 1923年初,滇桂粤联军驱逐了陈炯明,孙中山重返广州,设立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这时,他表示希望苏联政府派遣军事专家和政治工作人员到广州担任顾问。同年夏,第一批苏联军事顾问到达中国。其成员是从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学院(1925年改称伏龙芝学院)东方系学员中选拔出的波里亚克、格尔曼、捷列沙托夫、斯莫连采夫…  相似文献   

4.
杨庶堪响应孙中山先生“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的号召,于1913年8月4日与熊克武在重庆组成讨袁军,并宣布独立,通电讨伐袁世凯。到9月11日,四川各路讨袁军相继战败,熊克武退出重庆。不久,袁世凯派川黔军进占重庆,严密捉拿革命党人。杨庶堪被迫化装逃出重庆,流亡日本。事后,将这段革命斗争经历写成长诗《癸丑违难纪事二百韵》,这首革命叙事诗,曾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5.
<正>滇粤桂援赣联军军用票有1元、5元、10元三种面额,所见各书均标为1916年5月至7月护国军军务院时期纸币。据丁张弓良文说:"民国5年(1916)5月8日,由梁启超拟以的护国军军务院宣告成立,统筹全国军机,施行战时及善后一切政务,以代行北京国务院的职权。于是军务院编定滇粤桂联军,准备分道出师,讨伐袁世凯军队"1;又吴筹中等说:"粤滇桂援赣联军军用票。公元1916年5月,护国军军务院宣告成立,当时曾编就粤  相似文献   

6.
“联省自治”是陈炯明的重要政治主张,也是陈炯明背弃孙中山的思想渊源。本文试对陈炯明的这一主张及其与孙中山的关系作初步分析。 1920年,陈炯明率粤军回师广东。在褚辅成、汪精卫等人协助下,经过长期酝酿、精心筹划,1922年5月,陈炯明发表了《联  相似文献   

7.
1922年6月16日凌晨3时 ,驻扎在广州的陈炯明所属部队即陈家军4千多人,在粤军总指挥叶举、粤军第二师师长洪兆麟等的指挥下突然围攻广州中华民国总统府 ,并炮击孙中山在观音山的住所粤秀楼。这一事件被称为“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或“六·十六事变”。海内外学术界都认为这一事件的主谋是孙中山的部下陈炯明。换言之 ,陈家军在广州叛乱或叛变、围攻总统府是陈炯明一手策划与制造的。笔者根据现已掌握的大量材料尤其是新材料 ,却认为此次事变并不是陈炯明一手策划与制造的。换言之 ,1922年6月16日这一天陈炯明并未“叛乱” ;…  相似文献   

8.
1922年初,孙中山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出师湖南北伐.恰在此时,广州发生了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被刺案,舆论大哗,纷纷指责此为院炯明所为.邓铿与陈炯明同起于惠州,相与多年,关系甚密.但邓铿忠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支持孙中山北伐.陈炯明在反对孙中山北伐行动中,愈来愈认为邓铿是实现他野心的一个主要障碍物,邓铿不除,北伐不止.邓铿被刺后,孙中山大惊,急忙召集军事会议,讨论形势.蒋介石、胡汉民等都认为肯定是陈炯明所指使,遂决定中止北伐,回师广州.陈炯明在广州一面表示要严缉凶手,一面又唆使人放出谣言说,刺邓是桂系残部所为,为自己洗刷.但社会舆论不饶,指责甚多.此时孙中山又率北伐大本营回到梧州,出于无奈,陈遂派人去梧州向孙中山呈上辞去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职的报告,孙中山出于愤慨,遂下令准其免去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职,保留陆军总长职.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方志》2004,(1):60-62
正月 孙中山率胡汉民、汪精卫、黄兴在河内成立粤、桂、滇3省武装起义总机关。两广会党首领王和顺、黄明堂、关仁甫、梁少廷、李福林等加入同盟会。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方志》2005,(5):62-64,61
3日沈鸿英抵平乐,部署进攻梧州、桂平。29日,以4个师的兵力,分3路向粤桂联军发动进攻。沈荣光指挥贺县一路出信都攻击梧州;邓瑞征指挥柳州一路出武宣攻击桂平;陆云高指挥蒙山一路出潆江截击平南、藤县水道。  相似文献   

11.
西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珠江的主要下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北东麓,流经滇、黔、桂、粤四省(区),至广东省三水县思贤滘进入珠江三角洲,在珠海市的磨刀门洪湾企人石入注南海,全长2214公里。  相似文献   

12.
西江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据《梧州市志》记载:“浔江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西江水向东流,经梧州13公里后注入广东。”市志明确西江是上述两江的汇合,即位于梧州市南岸的那段13公里水路开始往东就是西江。《辞海》也注释为:“西江位于广东境内,是珠江水系的一条主干线。”这是狭义之说。广义之说,西江文化是指西江流域地区的文化现象。西江流域主要包括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跨越云、桂、粤三省(区),流域的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的集水面积为20·24万平方公里,占了三分之二,这样一来,西江…  相似文献   

13.
1917年7月广东护法之始,北方军人背景的省长朱庆澜援引孙中山、陈炯明等民党势力进入粤中,背后不无制衡桂系的政治意图。桂系陆荣廷、陈炳则利用盛行一时的南北观念和省籍意识,提出两广"自主",排斥朱氏。胡汉民等粤籍民党亦着眼于粤、桂联合,放弃与朱的政治联盟,孙、陈等人仅勉强同意。朱庆澜在粤一年,为政虽善,在央、地关系变动的形势下,终究不敌南北分野和省籍意识的作用而去职。有意思的是,朱庆澜去职后,孙、陆仍不能携手护法。粤籍民党倡议"地方自治""粤人治粤",势必与桂系冲突。对于孙中山更为高远的护法救国的理路,陆荣廷、陈炳等桂系武人囿于地域视野,未能实心接受,致使南方护法之始便未能团结一致。诸多政治因素纠结缠绕,正是护法运动不止于"法"的本相所在。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方志》2002,(3):59-59
风味小吃(“饮食”节下的一个目) 梧州面靠西江水,与港、澳、粤毗邻,历来商风炽盛,市井繁华,不仅酒楼饭馆的肴馔丰富多彩,而且大街小巷摆卖的小吃也品类繁多。在广西,长期流传着“食在梧州”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平定陈炯明叛乱、改组国民党、北伐统一全国,是孙中山晚年面对的重大问题。三者既密切关联,又轻重有别。孙中山以东西两路联军并举战略,讨伐"西和东拒"之陈炯明。东路军以闽省为后方吸引陈军主力,在桂省以滇军为主的西路军击破陈炯明"西和"策略而据有西南中心广州。与马林偏重将平叛与改组两个主题对立理解不同,鲍罗廷妥善处理穗、沪之政治地位关系,说服孙中山推动改组,使原来以军事为主的广州,成为涵括军事、政治、外交多方内容的国民革命基地,以此辐射上海、西北、北京,从广东走向全国,北伐开局战略得以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6.
广州蒙难中的永丰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孙中山在民国初年与南北军阀的较量中,深感没有掌握武装力量,办不成事.在广州护法时,就着意培植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给他拨款、调兵.1918年5月孙在桂系军阀逼迫下,离开广州,赴上海,就寄希望陈炯明驱走盘踞广州的桂系军阀岑春煊、陆荣廷.1920年8月,孙中山命陈回师广州,将岑、陆驱走,重组军政府.孙中山出任非常大总统,陈炯明任内务部部长、陆军总长.粤军总司令、广东省省长.这位集四职于一身的陈炯明成为军政府的铁腕人物.但很快原形毕露,反对孙中山就职非常大总统,反对孙中山的北伐主张,并勾结唐继尧、吴佩孚,分裂北伐军,阻挠北伐.还下毒手派人杀了孙中山的得力助手邓铿.孙中山不断得到陈炯明叛迹日彰的报告,包括胡汉民、蒋介石在内,都建议孙中山铲除陈炯明.1922年3月,孙见后方不稳,从桂林北伐大本营回师,设大本营于韶关,严斥陈炯明,撤销其粤军总司令、广东省省长、内务部部长职,只留陆军总长职.陈炯明不知悔改,急枪快马召集各军、师长会议,诬称孙中山为“民贼”,起兵“除之”.  相似文献   

17.
自民国九年(1920)十一月二十一日,陆荣廷通电宣布,桂军全部退出广东之后,陈炯明实际占有广东。陈原打算与旧桂系订立“粤桂息争条约”,但陆荣廷提出:“陈竞存(炯明字)哪一天驱逐孙文(中山)出境,我就哪一天和他弃怨修好”。此时北洋军阀政府委任陈炳馄为广西护军使,陈炳馄遂将梧州宣布为戒严区。陈炯明以勾结桂系无望,只好将西江自肇庆以上同时宣布为戒严区。  相似文献   

18.
中山舰,一代名舰。目前仍躺在长江武汉上游金口镇龙床矶江底。中山舰,原称“永丰”舰。它是1910年,晚清的两名海军大臣参观日本的造船厂和海军后,向日本三菱造船厂订购了两艘炮舰之一。“永丰”舰与孙中山发生联系,始自1915年孙中山发布《讨袁檄文》。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北洋政府的海军司令李鼎新、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等将领奋起倒袁,率领“永丰”等舰在上海通电起义,毅然加入孙中山的护国军行列。1922年6月16日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乱后,中山先生曾坐镇“永丰”舰56天,指挥平叛,挫败了陈炯明的阴谋。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  相似文献   

19.
复唐继尧王文华电(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八日)云南督军署转行营唐元帅、黔军王总司令均鉴:顷接帅鱼电,知联军已克重庆,吴、周潜遁,捷电遥传,欣喜何极。渝关控扼大江,实为天险。今既为我所有,则义军滚滚,可以直指东超。望克日督师出峡,联合荆襄,传撤大江,以慰国人之望。军旅贤劳,临电驰念。孙文。齐。据上海《民国日报》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孙中山先生复电》复王文华电(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云南督军署转行营王电轮师长鉴:殿密。效电敬悉。知督率劲旅,进赴前敌,至为欣慰。石青阳部共承补助,尤感。此次滇、黔联军攻…  相似文献   

20.
1911年是中国旧历辛亥年。这一年爆发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称辛亥革命。 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占领了武昌城,次日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清帝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很快,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在两个月内,鄂、湘、陕、晋、滇、赣、黔、苏、桂、皖、闽、 粤、鲁、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清王朝土崩瓦解。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刚从海外回到上海的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之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