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窦国英 《神州》2012,(24):25-25
我国现行环保法中的年检测制度由环境检查制度与环境监测制度构成。该制度与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某些不适应之处,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检测制度的显然弊病。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环境检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共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志文 《神州》2014,(14):286-286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繁荣起到了有效促进的作用。可以说,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整个的水利事业不断成功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不仅解决的人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水利水电的大力开发还解决了例如煤炭燃烧引起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的水利航运、旅游以及水产的大力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如移民问题、环境问题、文物保护问题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加快水利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存在的影响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电子政务时代的来临,对我国而言,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文章从传统政务环境下公民知情权的保护状况入手,重点讨论了我国电子政务环境下公民知情权的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权利冲突、人员观念素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数字鸿沟问题、法律法规问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中首先,归纳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主要研究内容,然后分析目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已经明确的观点,并指出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仍然存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用户服务研究有待加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昊玥 《风景名胜》2021,(5):0381-0382
现如今,我国城市迅速发展,为了改善城市环境问题,园林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加强对园林设计与植物的保护,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的环境提供保护,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建霞 《神州》2012,(28):149-149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本文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解释.然而从根本上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章将以法学理论为视角去探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构建,以期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协调维护个中的利益关系,推动我国环境法治的统一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锦 《沧桑》2010,(1):148-149,15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在比较的基础上论述我国环境破坏之特点及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只有依据环境问题的特点,认清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在比较的基础上论述我国环境破坏之特点及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只有依据环境问题的特点,认清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林江 《攀登》2023,(3):97-105
我国的环境社会学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与西方国家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状况相比,还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应当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出发,加强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的环境社会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强小安 《人文地理》2005,20(1):90-94
生态税收是政府通过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或对保护环境的行为的税收支出,以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税收体系。中国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生态税制的缺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以及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迫切要求构建我国的生态税收体系。因此,制定完备的《生态税法》;改革旧税种,创立新税种完善税收体系;奖惩并重、税收征收与支出并举,就成为构建我国生态税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京滨 《攀登》2010,29(4):7-18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次经历了由贫困所引起的环境破坏阶段、由工业化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阶段以及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所引起的生活垃圾泛滥等三个阶段。目前,中国正被上述三种环境问题同时困扰,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局面。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造成中国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是过度分散型产业组织结构下的重工业发展。通过分析中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形成过程,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高环境效率的技术是缓解中国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石若文 《人文地理》2021,36(5):148-156
本文在测算2004—2017年区域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全面考察了地方政府环境立法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全要素生产率面临严峻的下滑,尤其在2009—2014生产面全要素生年间更加明显,且东中西部区域间TFP指数分布情况在空间上呈“非线性”特征。地方环境立法对地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过度的环境规制措施却不能显著推动经济质量的提升、实现波特效应。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慧琳 《人文地理》2002,17(6):20-23
本文以贵阳等九座城市为例,从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两方面,探讨贵州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协调人地矛盾的主要对策。全文分为以下三大部分:首先探讨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贵州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特"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资源贫乏,平地少又很分散,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第二论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烟性空气污染,水体有机污染和交通噪声污染为主。SO2的污染极为严重,酸雨污染,城市河段及湖(库)污染普遍存在;4/5的城市交通噪声超过国家标准;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严重。最后提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香菊  祝丹枫 《人文地理》2016,31(3):109-115
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空间公正理念出发,以经济学的"蓝色红利"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区域环境税负空间差异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环境税负空间累进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区域中,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东北、黄河中游以及南部沿海地区的环境税负空间累进性指数较大,长江中游、西南及西北地区则表现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税加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传统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环境税负具有空间累进特性。此外,西部地区的资源税起到了更好的税收调节作用。资源成本的增加促使使用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抑制需求,有助于将资源消费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排污费则扭曲了税收分配机制,降低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鉴于此,从新区域主义的"统筹理念"出发,提出了构建区域环境税负空间公正性的设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鲁宁 《攀登》2011,30(5):71-75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中的地位不断的提高,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环境税在我国的开征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应该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制度完善的重要方面,并在适当的时候出台环境税法,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有法可依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生 《旅游科学》2004,18(3):70-73
提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为实现旅游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制度经济学为解决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文章在分析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寻找环境恶化的制度原因,最后从法律、法规、政策等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角度提出了减缓以致消除环境恶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瑞芳 《安徽史学》2012,(1):77-82,104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新中国环保事业起步的标志。因环境污染主要是"三废"造成的,故环境保护的重点首先集中于"三废"综合利用,党和政府提出了"三十二字"方针,出台了"三同时"政策。随着对环境保护概念理解的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始从环境污染治理转向环境管理,进而转向自然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模式从单纯的行政手段,逐步转变为立法、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并行,而以立法手段为主。把宣传教育同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直至刑事责任结合起来,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治理环境污染经历了从治标到治本、从"三废"利用到环境保护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环境逐渐恶化及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引起的,因此要求必须对环境保护进行全国性的总体规划,使环保工作计划化、制度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19.
Present and anticipated futu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ast and projected development of the iron ore resources of the Kursk Magnetic Anomaly (KMA) (the most rapidly expanding production basin in the USSR) are outlined. The are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cently have become a major concern, as a result of a heavy emphasis on accelerating production from surface mines in the basin, with few resources being allocated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activities (see Soviet Geography, November 1986, pp. 679-682 and May 1988, p. 537). Major attention is given to identify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mitigating further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with promising land reclam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translated by Andrew R. Bond).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s describes the ex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Greater Yerevan (pollution of air, water, and soil, noise pollution). Conflicts of nature management are revealed,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and measures for re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outlined. Among the interesting revelations are the fact that pollution from chloroprene rubber production in the city remains a major problem,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production has switched from a calcium carbide-based to a butadiene-based technology and that nearly half of the basin's rayons (5 of 11) are reported to lack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ranslated by Jay K. Mitchell, PlanEcon, Inc., Washington, DC 20005 from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seriya geograficheskaya, 1990, No. 1, pp. 55-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