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1954年夏秋,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其雨期之久,洪峰来势之猛,汛期之长,灾区范围之广,均为历年所罕见。这一年气候异常。早在5月,雨带就北移至长江、淮河流域一带,沿江地区即进入汛期警戒状态。6月、7月暴雨不断,长江各支流及其附近湖泊轮番交涨,长江沿线自宜昌迄江阴之间各水文站水位直线上升,纷纷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大多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一米以上。仅以汉口武汉关为例,据历史记载,武汉关水位从1868年(清同治七年)到1949年这八十多年间,超过27公尺的共有7次,其中以1931年最高,达28.28米。但由于国民…  相似文献   

2.
1954年6月,我在武汉市建设局办公室工作。入夏以后就已出现的大雨一直在武汉滞留,市郊大部地区清水成灾。排涝成为当时市政建设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6月23日,中央发来紧急指示:“长江武汉段水情已近历年平均最高水位25公尺;同时临江两岸内涝渣水深度达一尺至数尺,加上邵阳湖水塞堵,情势十分紧张严重。如7月川中雨大,洪水接着下来,即可能冲破堤防,发生大灾,引来极其严重的损失。各有关部门与地区必须密切注视,迅速的采取紧急措施,竭尽全力来抢救危关。”规模空前巨大的武汉防汛工作就是从中央这份电报开始的。建国伊始,百废待…  相似文献   

3.
石门峰公墓     
石门峰公墓位于洪山区九峰乡境内,青(山)王(家店)公路东侧,南距武(昌)黄(石)公路约500米,东距九峰山钵孟峰1.45公里.《武昌县志》记载和1970年出版的地形图标注石门峰为九峰之一,而事实上九峰山却在东南方,此峰并未与九峰形成一体,也不连片.石门峰总面积约1949.9亩(东西长2600公尺,南北长500公尺),海拔138.1公尺,山脚处历为南北通道,故有石门之称.  相似文献   

4.
燊海井是自贡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运用简易材料和高超的锉井技术,于1835年凿成的一眼超千米井,创造了当时世界钻井的最高纪录。(封二)它的凿成,在人类钻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近年来,燊海井已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杂志1980年第四期上曾这样介绍道:1335年燊海井钻凿成功,“深达1001.4公尺,这是中国当时深井的最高记录,也是十九世纪中叶前世界深井钻井记录。”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以“燊海古盐井”为题将该井收入,称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科技史、经济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祝勇 《中华遗产》2005,(1):16-35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1402年经金士衡和李茂初步考订.由李荟详细校对,由权近补充朝鲜和日本部分,最后在绢上绘制成宽四尺(130公尺)、长五尺(16公尺)的新图。这幅精致的地图所描绘的世界尽头,是南非的好望角。英国史学家、皇家海军退役军官门西斯(Gavin Menzies)在他引起巨大争议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称.《混一疆理图》是当时最先进的世界地图.其亚洲与非洲细部中,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5,(7)
与古浪黑松驛陳家河台子(有汉代遺址)以北相連的董家台刘家台,為一狹長一公里左右的山麓台地,高出古浪河面約四十公尺,較陳家河台子高出三十公尺。这一帶現在為农耕地,在台地中心有幾個大土塚,老鄉傳說為‘娘娘墓’,墓塚完整,其他部分亦無場陷突起的痕跡。蘭新鉄路一九五三年冬一九五四年春施工時,在这一帶曾挖出繩紋灰陶器、銅鏡、带鈎、铜印、五銖錢等,一九五四年春蘭新鉄路文物清理組到現場了解,發现在刘家台車站挖土方与車站後面改修水溝的斷層上有不少的土坑木槨墓痕跡,據談挖出的文物即出在这一羣墓中,当時因土方工程已結束,这些被挖壞的殘墓已压在土方下面,未便清理,僅將出土物收集。在董家台涵管北端的一段未施工土方斷崖上有兩座殘墓痕跡,乃配合工程進行清理,自七月二日至五日共清理土坑木槨墓五座。这次清理,挖土过程中在墓坑填土層內未發現遺物。因工程進度甚快,繪圖工作也來不及仔細做,这里介紹的祇是初步的簡單紀錄: 一号墓头部在冬季施工時已挖掉,現存部分,墓坑長方形,墓口距地表深0.5公尺,長4公尺,寬2.2公尺,寬底距墓口深6.8公尺,長4公尺,寬2.2公尺,填土為五花土。木槨為厚20公分的方木拼成,槨長約3公尺,寬1.6公尺,高0.9公尺,槨外周有白灰一層,槨內有棺,痕跡不甚顯著。人骨架一付,北向,头已挖掉,仰臥伸肢,男性。隨葬品置放人骨左边棺外槨內处,計有: 1.木俑一件,头部殘缺,現存部分高約1.3公分,兩袖痕跡較清楚(图一)。 2.方石片、圆石片。方石片長15公分,寬5.8公分,厚0.3公分,一面磨平。圆石片直徑2.8公分,質料与方石片同,原置方石片中央(图二)。 3.銅帶鈎,通長7.5公分(图三)。  相似文献   

7.
狂风暴雨向洞庭湖倾泄了一天一夜.标志着洞庭湖标准水位的城陵矶水位达到35.31米,超危险水位2.31米.比洪水猖撅的1954年最高洪水位高出0.76米.  相似文献   

8.
1954年的洪水堪称百年未遇.据1984年黄石市水利工作者发现的特大洪水的石刻洪痕表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大水比民国20年(1931年)高1.47米,但比1954年的最高洪峰要低0.15米.1954年5、6月,黄石地区降水特多,江湖水位迅速上涨,形成了特大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据气象记载,4、5两月,黄石总降雨799毫米,为历年同期平均雨量的2.1倍.4月13日至6月5日,南湖水位从17.33米涨到了20.02米;同时长江水位从14.9米越过了22米设防水位.6月又降水524毫米,为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2.3倍,南湖水位急剧上涨,终于漫过2米多高的黄枫堤.  相似文献   

9.
禹城汉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於一九五三年对禹城汉墓先后作过三次调查,调查中发现该墓在基建中取土时破坏,并且相当严重,势难继续保存,经报上级批准,由我会组成禹城汉墓清理工作组,於去年十月二十七日进行清理。墓规模宏大,结构雄伟,有盗洞甚多,随时都有倒塌可能。清理时,最初因墓室淤土很深或全部積满,先由西门中室破口处作抽水挖土工作。以後由墓的南边,距封土五公尺处由东向西打长五公尺、宽三公尺探沟一条。挖到一公尺深即见水,一·四公尺深处发现现劵门,一·七公尺深处见封门  相似文献   

10.
案板乡古遗址在扶风县东北约八里。从遗址的破坏部分可以看出灰层剖面的厚度约为一公尺至三公尺不等,其上则是农耕土,高约一公尺许。遗址北部靠近王家堡,迤  相似文献   

11.
巫山县土城坡墓地和窑址第四次发掘是配合三峡库区第三期水位蓄水工作进行的.本次共发掘东周、西汉、六朝、唐代及明代墓葬33座、汉代窑址11座.这批墓葬的形制、葬式、出土器物发展演变清楚,反映了当时巴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的各自风格,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汉代窑址的发现,解决了当时人们生活用具和随葬器物的产地等问题.总之,这批材料为研究当时三峡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丧葬习俗、窑业兴衰发展变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一)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大洪水. 6月26日,长江武汉关水位进入25.00米设防水位.全市各级防汛指挥长、防汛人员到岗,抢险队伍、防汛物料到位,全力备战长江洪水.6月28日,进入26.30米警戒水位.7月1日,突破27.30米紧急水位.  相似文献   

13.
科隆大教堂     
今年10月15日是德国科隆大教堂最后建成一百周年纪念日。 科隆教堂是世界闻名的建筑物,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位于科隆市中心,莱因河畔,高157公尺,长144公尺,宽86公尺,占地近8000平方公尺,有效面积6166平方公尺。教堂内有五个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高43.35公尺。神职人员坐处有104个座位,是德国教堂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1931年,武汉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水灾,当局防范不力,措施失当,以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亲历者忆及此事,仍然“谈虎色变”。为昭示后人,引为鉴戒,笔者据当时有关资料,整理成文。不尽之处,还望知情者指正。1931年7月以来,武汉三镇雨水连绵,十多天不见天日。长江水位逐日增高,沟渠不能泄水,雨水积于街市。7月28日,大智门火车站、江汉关、法租界积水三四尺。水区警捕站在高桶上指挥交通。7月29日,江水流入日租界下铁路三眼桥前的丹水池一带,冲溃堤防,平汉路基被冲决二三丈,铁路外尽为水淹。7月3O日天晴,江水微落,…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55,(8)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寿县城墙修復工程中,在西门内偏北的工段上,发现了一座战国古墓,由於工程部门和地方行政领导重视,及时得到保护,並由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派赵青芳、殷滌非、王文林、吴興汉、张世全等五人进行清理。这座墓南北长八.六公尺,东西宽七.○公尺,深距地面三.四五公尺,方向为北偏东十度。墓口和墓底的大小相差不大,墓中没有发现较深的棺穴,仅在南壁下偏西处有一东西长一.八公尺、南北宽一.二公尺、深距墓底二.六公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三月至五月间,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在山东沂南县清理了汉代墓葬一座。墓址在沂南县西八里的北寨村中。周围四山环抱,村西临着汶河,村东有石山,公尺,宽一四·五公尺。墓道宽四·三○公尺,水平长度十一·六○公尺。墓内有前、中、后三主室,再加五个侧  相似文献   

17.
白家莊位於鄭州市东北,距舊城約300公尺(插圖)。村的东部为一遼濶的平原,北臨金水,西部及南部为起伏不大的土崗。村莊的西边緊靠一座高約7公尺、長約150公尺、寬約4—17公尺由南至北的土崗(圖版一),崗西北約200公尺处有一道由东南至西北的土崗(即紫荆山),据当地老人說‘过去这兩崗相接,後因歷年起土挖沙,而从中打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58,(8)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最近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了明代浡泥国王墓。明代所称浡泥国,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这座墓在南京市南郊。东西相对,由南而北有石马、石文臣、石羊、石虎、石武将各一对,都基本上完整。离石兽约五十步,有神道碑鼂跌。碑身宽一点零九公尺,厚零点三零公尺,残长一点零九公尺。碑文中,"淳泥王去中国"等字还清晰可读。据宋史、明史记载,浡泥远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九七七年)就和中国有来往。埋葬在南京郊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各省省会中,贵阳民航是起步最晚、发展最慢、规模最小的通航点之一。1935年,在结束军阀割据局面之后,蒋介石的中央政权确立了对贵州的统治,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始于是年春先后在贵阳设立分公司,开办民航业务。此为贵州民航事业的发韧。民航使用的是清镇机场。这个机场长1,410公尺,宽130~300公尺,跑道一条长1,350公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二月二十五日,我们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十多位同志到侯马西北十五里的诸村一带作了一次考古调查。从侯马出发行约三公里,到牛村东北约三百公尺的地方,在一条路沟的两旁,偶然发现了一段约八十余公尺长、一公尺多高的夯土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