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洪涛是陕西米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他是“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也是“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开创人之一”。立志革命和狱中斗争郭洪涛考入榆林中学时,校长是著名的西北民主革命人士杜斌丞。当时  相似文献   

2.
西北民主斗士杜斌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7年10月7日凌晨,陕西西安,玉祥门外。随着一声“新中国万岁!”的呐喊,响起一阵密集的枪声,一位高大魁梧的长须老人倒在了血泊中。他,就是“彻底的民主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最忠实朋友”杜斌丞。“革命的教育家”杜斌丞,原名丕功,字斌丞,1888年5月10日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城内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895年,7岁的杜斌丞进入私塾,开始接受旧式封建启蒙教育。1905年,他随姨父、时任陕西绥德中学堂督监的高又尼到绥德中学堂读书。这是一所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的新式学校,多年以后,杜斌丞仍对该校的校训记忆犹新:“勤学进取,崇文…  相似文献   

3.
王富春  乔建  阎宏东 《文博》2006,(5):89-90
榆林民俗博物馆位于榆林城内北大街田丰年巷3号,该院原为榆林中学美术教师郭宪清祖宅,始建于清代中期,由郭氏祖先亲自设计督修而成。宅院坐北面南,占地面积427平方米,建筑面积261平方米,为北方民居四合院式,该院是  相似文献   

4.
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剑桥大学毕业的英国传教士安礼逊(A S More.Anderson)创办泉州培元中学,解放后改名泉州二中,我是1954年从洛阳镇小学,经统一招生考试录取入读泉州二中的。鉴于培元中学的同盟会组织学生队,在泉州辛亥革命中作出突出贡献,民国9年(1920年)1月,孙中山先生带头向培元中学捐资助学,并在捐助  相似文献   

5.
正1921年,18岁的刘志丹(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和陕西省吴起县楼坊坪乡17岁的同桂荣结婚。刘志丹在榆林上过中学,是个知识分子,但他没有嫌弃一字不识的同桂荣。1929年,他们的女儿刘力贞出生。直到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牺牲于东征抗日前线,他们虽然结婚15年,但是离多聚少。据刘力贞生前回忆:父亲在渭华起义失败后,重回陕北搞武装斗争。1934年陕北红军壮大了,有  相似文献   

6.
正我因患目疾,现正住在医院。在医院里接到"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的通知,满怀兴奋,感到有许多话想说。六十年前,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战斗旗帜。他的理想和行动,教育了清末民初的年轻一代。直到如今,中山先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仍然是爱国青年的鼓舞力量。首先,令我最难忘记的是中山先生一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热烈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就以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组织革命政  相似文献   

7.
1979年12月9日,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知名爱国人士梁漱溟先生在是受之龄深情地回忆说:“革命先驱李大树先生是我的故交,是至熟至熟之友……”先相知后相识梁漱溟,名焕鼎,“漱溟”为其字,另字“寿铭”,生于1893年,比李大钊小4岁。他是广西桂林人,却因父亲梁巨川在北方任职、治学的缘故,长大于北京,在北京顺天中学读的中学,后来又得以就读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他曾投身辛亥革命运动,加入同盟会,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当过天津《民国报》的编辑和外勤记者。到1916年夏天,倒袁斗争胜利,内阁重组后,他由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8.
说起曾宪溥先生,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说起《死屋手记》,便众所周知了。而曾宪溥先生正是人文版《死屋手记》的译者,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俄语翻译家。《死屋手记》是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服苦役期间的见闻。  相似文献   

9.
民主斗士杜斌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明 《炎黄春秋》2003,(12):15-21
1947年10月7日,卓越的民主运动活动家杜斌丞同志,在蒋介石、胡宗南匪帮的屠刀下壮烈地牺牲了。翌年10月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反攻的隆隆炮声中,陕甘宁边区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隆重举行追悼杜斌丞殉难一周年大会。边区政府副主席杨明轩报告杜斌丞生平业绩,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先后讲话。大家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对为和平民主事业英勇奋斗、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杜斌丞沉痛哀悼,衷情赞颂。中共毛泽东主席亲书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笃信赤帜志弥坚杜斌丞,原名丕功,字斌丞。陕西省米脂县城人,…  相似文献   

10.
茂钦 《文史春秋》2006,(3):M0002-M0002
日本友人犬养毅曾问孙中山:“我每次看望先生,先生话不离革命,请问先生于革命之外,有否别的嗜好?”中山先生答道:“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而外,只有读书。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 《通典·州郡》银州条下载银州领榆林、抚宁、真乡、开光四县、《元和郡县图志》记银州四县则为儒林、抚宁,真乡、开光,榆林作儒林,与《通典》不同,二者当有一讹。今王永兴先生等人校勘《通典》(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对此亦末察及,因特为考辨,以明正讹。  相似文献   

12.
在抗战期间,何其巩正好担任中国大学的第八任校长。中国大学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后(即1912年),为了培养革命力量而创办的一所包括附属中学的大学。校址是在北京前门顺城街13号。后来,中大学生人数猛增,大学部迁址西单皮库胡同郑王府,附属中学仍留原址。这样,中国大学附属中学,就成了北京二十九中学的前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名誉院长史念海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3月27日凌晨3时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0岁。 史念海先生,字筱苏,1912年6月24日出生于黄河之滨的山西省平陆县。1918年至1932年先后在平陆第三高级小学、运城第一职业学校、太原进山中学高中部读书,1932年至1936年在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辗转北平、平凉、榆林、西安、重庆、兰州等地…  相似文献   

14.
华侨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中,华侨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华侨乃革命之母”——这既是孙中山先生对华侨参加辛亥革命全过程的切实总结,同时也是孙中山先生对华侨在  相似文献   

15.
胡风事件中何干之幸免被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潮》1997,(5)
谈到干之与胡风的关系,还要从三十年代上海文艺界那场笔墨官司说起。当时胡风作为党外进步作家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同鲁迅先生交往甚深。周扬当时是上海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领导人。1936年,鲁迅、冯雪峰和胡风等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受到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党内文学工作者的“围攻”。干之知道周扬与胡风的私人关系不好,但始终认为这桩“公案”应作为革命文艺队伍内部的分歧来解决。干之时任上海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的党组成员,周  相似文献   

16.
博文 《纵横》2008,(4):16-20
白驹过隙,屈指算来三原于右任先生乘鹤西去已逾44载。1906年,于右任先生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后,即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后举凡有关西北革命大计,孙中山先生总是多所倚重。近年来有关这位"西北奇才"的革命事迹,不少报刊皆有披露。至于于右任先生的草书艺  相似文献   

17.
李强 《纵横》2010,(4):57-60
称呼也是一门学问 先从有关称呼的事情说起。 启先生在世时,大家在启先生的当面,大多是称呼启先生。启先生教了70多年书,这“先生”,是学生——先生的意思,不是女士——先生的意思。也有称启老的,透着更加尊敬和一些生分。启先生有时会回以“岂(启)敢”,这是启先生的说话风格,客气,还风趣。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是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凡是曾经追随中山先生参加革命的人们,回忆中山先生毕生致力革命不屈不挠的精神,莫不感到无限的尊敬。孙中山先生诞生于19世纪末期,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期,在那个时候,中山先生目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霸道,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于是决心革命。从兴中会、同盟会到辛亥革命,卒致推翻了清朝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了新的共和制度。这是中山先生和同盟会革命先烈的辉煌功绩。但没有  相似文献   

19.
彭润平 《纵横》2011,(10):24-28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华侨功不可没。孙中山曾以“华侨为革命之母”评价华侨对革命的贡献。他们解囊相助不遗余力,他们投身革命义无反顾,他们参加武装起义不惜生命……从组建同盟会到参加辛亥革命,从海外声援到回国参战,他们一直坚定地追随着孙中山先生。我的父亲彭泽民一生尊孙中山先生为革命良师和领路人,他是爱国侨领,亦是孙先生的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20.
贵州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中国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运动,贵州辛亥革命,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由贵州同盟分会即贵州自治学社发动的推翻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的伟大运动.贵州辛亥革命所建立的政权为时仅三个月,就被宪政预备会勾结滇军入侵所篡夺,致使革命政权崩溃,是贵州人民的一大不幸.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抚今追昔,探讨贵州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是研究贵州历史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