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一、幸运的"接待办主任"1992年1月,中国发生了在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邓小平南巡"。当时我正任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兼市接待办公室主任,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2.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发表了一系列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讲话。当年小平同志南巡的一锤定音,让特区人和改革者如释重负。时隔20年,我们不禁要问,小平同志的讲话为何不选择在北京?其背后又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卢荻 《百年潮》2002,(3):4-14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10周年前夕,<百年潮>杂志社副社长姚鸿、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汉卿和记者一起,专访了当年亲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现任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同志.陈开枝满怀深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翔实而生动地回忆了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广东期间的情景,畅谈了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相似文献   

4.
正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一生先后担任过党和国家以及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谱写出光辉灿烂的人生篇章。这些经历,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邓小平传(1904-1974)》一书中多有论及,在有关邓小平的研究中也多有论述,但其担任国(政)务院代总理这一段历史,目前还鲜有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笔者依据相关史料,结合《邓小平年谱》并参照毛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他身体力行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稳定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蒋益文 《文史精华》2011,(3):10-14,1
一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7.
邓蜀平的死亡经过 ,对六枝老百姓来说 ,始终是一个谜。30多年过去了 ,有必要让真相大白天下 ,以告慰亡灵。邓蜀平在六枝度过6年零9个月的艰苦岁月。1967年3月16日被迫害致死 ,年仅54岁。邓蜀平 ,邓小平的同父异母兄弟。曾用名邓肃初、邓徐初、徐初。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人。1913年11月生 ,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镇长、县财政科副科长 ,安顺县财政局局长、贵州省政协委员。1960年2月 ,贵州省政府批准 ,郎岱县政府从郎岱城迁至下云盘。同年5月27日 ,国务院决定撤销郎岱县 ,改建六枝市(县…  相似文献   

8.
乾隆南巡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曾经六次巡视江南。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一曰南巡。”可见他是把南巡当作自己一生中除西部用兵之外的另一重要活动。封建文人把乾隆南巡称为“巍巍盛典”、“熙朝盛事”,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南巡盛典》一类官书所录,也都是溢美之词。当时文禁森严,没有人敢于在文字中留下非  相似文献   

9.
唐健 《贵阳文史》2008,(6):91-91
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手艮》发表了该报副总编辑陈锡添采写的长篇报道炼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0.
巡幸,即皇帝离京到各地省方观民,是古代帝王一项重要礼仪。从商周起,历史上各代皇帝都举行过类似活动。《旧唐书·玄宗纪上》:“命巡幸所至,有贤才未闻达者,举之。”而清代康熙帝的几次南巡,实际上又是他安邦治国的一项措施,体现了他杰出的统治才能。因此,康熙南巡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舜帝最后一次南巡是否到过苍梧九嶷山,这直接关系到舜帝是否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北方某地,出于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提出舜帝生于斯葬于斯的命题,说舜帝根本没有到过衡山、九嶷山。本文以极为翔实的事实,从传说故事,史实依据,考古发现三个方面,结合舜帝老来南巡动因以及路径的分析,得出“舜帝南巡,不容置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传统戏剧不太像生活——读者别误会,我只是说“不太像生活”,没有说它不反映生活——古代戏曲虽然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来源干生活,但它不像生活本身那么平淡无奇。特别是在形式上,戏曲绝对与生活迥异,它是仪式化了的生活。中国戏曲注重服装、脸谱、说白、唱腔、动作乃至一招一式的美术化和故事情节程式化,以及大团圆的结局,这些都与现实生活有别。  相似文献   

13.
1962年6月,我随毛主席出巡南方 专列奔驰在江南的大地上.在杭州至南昌的途中,毛主席把我叫进了公务车厢,他正躺在床上看一本线装书,见我去了,放下书,挥挥手:“坐坐!”毛主席叫我去谈什么,我心里没有底.但我早就知道毛主席对调走的战士很怀念,是不是要谈这件事情呢?于是我先向毛主席作检讨,我说:“主席,1959年上级要我们一中队的人减少一点,我当时没有请示主席,把主席熟悉的同志调走了.”我说:“像曾文这样一些同志调到什么地方了,我现在也不知道,若当时请示主席,就不至于发生这事!”  相似文献   

14.
<正>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扬州天宁寺山门殿后有乾隆《南巡记》碑,1.27×2.63米,长方形,周边有线雕的13条龙纹边框,其落款为乾隆御笔,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完成了六次南巡后,亲自撰文,亲自书翰,加之精美的雕刻,是十分难得的三绝碑,"文革"幸免于难,为扬州文化保留了浓重的一笔。其中最关键的观点是"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他一是从"敬天明理"的高度深刻阐述治水关系民命:"河工关系民命,未深知而谬定之庸碌者,唯遵旨而谬行之,其害可胜言哉,故予之迟之又迟者,以此而深惧予之子孙自以为是,而后之司河者之随声附和,而且牟利其间  相似文献   

15.
阎崇年 《文史博览》2014,(11):40-40
康熙皇帝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一共六次下江南,往返都算上,共12次到扬州。那为什么康熙四十六年以后他就不南巡了呢?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皇帝经常出京巡行,其中令人注目的是南巡江南、东巡盛京,现就其出巡目的试加论析。(一)南巡1684年康熙皇帝颁诏天下:即位以来,“懋求治理,以富以教,靡敢怠遑。犹虑蔀屋艰难,罔由上达”,故巡行山东。因临阅河工,以至扬州,遂谕江宁巡抚汤斌曰:“朕欲周知地方风俗,小民生计”,先后到江南名城游览。以后五次南巡的谕旨,大致与此相同。其南巡的主要的是:笼络汉族官绅与治理黄淮工程。  相似文献   

17.
康熙帝玄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君王,秉政时期,先后六下江南,足迹遍及京、津、鲁、苏、皖、浙等地,横跨大江南北。康熙南巡不仅于官方档案文献、野史笔记中多有记载,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扬州市档案局编纂的《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及《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等相关文献资料,试就康熙南巡期间关注扬州水利治理的史实略以述评。  相似文献   

18.
赵东升 《南方文物》2007,(4):136-141
一文献典籍中有关虞舜的传说和记载,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随着近年来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结合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传说,有可能作出一些新的探索。关于有虞氏的地望,史书大致有四种记载:《孟子·离娄》下篇: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  相似文献   

19.
金运昌 《收藏家》2007,(6):37-38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期间,曾六次远赴江浙地区视察游历。高宗弘历事事步趋乃祖,故亦有六下江南之举。他们祖孙二人的十二次“南巡”轰轰烈烈,前无古人,成为“康乾盛世”最为夺目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蒲津桥始末     
古蒲津桥,在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它是横跨在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有1900多年的桥史。历代许多帝王将相,都十分关注它的兴修、改建、使用。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履行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卓绝的造型艺术,光辉灿烂,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