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在中西交通考古学上具有突出的意义。从古代丝绸的出土地点、年代、数量、品种、纹样、技法及共出器物等来研究中西交通的时间、路线及其影响,是中西交通考古学不可忽视的领域。斯坦因(A·Stein)、普菲斯特(R.Pfister)、西尔凡(V.Sylwan)、鲁金科(Rudenko),夏鼐等的研究和著作、从不同的国家向人们揭示了考古发现的丝绸对于中西交通考古研究的意义。1980年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艺术与考古:古代黄金制品中的中西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9月4-6日在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的主题为"科技、艺术与考古",旨在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探讨早期欧亚大陆的物质文化交流,早期黄金工艺的技术传播。近年来,由于大量考古材料的出土,使得国内外学者对早期黄金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大为关注,也促进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是西北工业大  相似文献   

3.
汪高鑫 《史学理论研究》2022,(3):66-80+158-159
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史,必须要有大历史视角。这种大历史视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史视角,具体考察王朝更替与以史为鉴、王朝建立与神意史观、政治危机与以史资政、国家统一与大一统观之间的关联,揭示史学与王朝政治的联动关系;二是四部学视角,虽然中国古代学术存在着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但四部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经子集在史学思想、历史编纂以及史料采撰等方面都对古代中国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考察经子集与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多民族视角,古代中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古代中国的史学是多民族的史学,古代中国的史学史也应该是多民族的史学史,构建“完整”的中国史学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中西比较视角,主要从学术地位、编纂特点、记述范围、求真理念、功用认识和学科特点诸方面,具体考察古代中西史学存在的差异,进而揭示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4.
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史,必须要有大历史视角。这种大历史视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史视角,具体考察王朝更替与以史为鉴、王朝建立与神意史观、政治危机与以史资政、国家统一与大一统观之间的关联,揭示史学与王朝政治的联动关系;二是四部学视角,虽然中国古代学术存在着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但四部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经子集在史学思想、历史编纂以及史料采撰等方面都对古代中国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考察经子集与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多民族视角,古代中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古代中国的史学是多民族的史学,古代中国的史学史也应该是多民族的史学史,构建“完整”的中国史学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中西比较视角,主要从学术地位、编纂特点、记述范围、求真理念、功用认识和学科特点诸方面,具体考察古代中西史学存在的差异,进而揭示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5.
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区段;不仅河西走廊,整个甘肃从陇东泾河流域到渭河流域以至洮河流域,都是丝绸之路上中西交通的要道。丝绸之路甘肃段有着独特的时空背景和价值内涵,其现存的典型遗址在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内涵构成方面充分佐证了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寻古代中西法律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揭示中国传统法律刑事化的深层文化原因,指出各文明选择的应是适合自己价值取舍的制度,而无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史学源远流长,是与西方传统史学不同的另一种更高的发展形态。中西史学在其形成和发展阶段(即中国为先秦、秦汉时期和西方的古典古代)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显示出各自的特征。但也应该看到,中、西的古代史学也有其共性。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中西史学的异同时,不能唯西方史学家的历史观念是从(事实上,西方史学家的历史观念也并非是一致的,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照搬西方的  相似文献   

8.
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学术界以张星、向达、方豪等一批学者开创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中西交通史,解放后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史,到了80年代,这门学科又发展为中外关系史。但与此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外交制度史,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黎虎教授所著由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长达50万字的《汉唐外交制度史》(下简称《制度史》),第一次将我国古代外交制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并加以全面系统的论述①。这门新学科,可以视为30年代中西交通史诞生以来发展演变的又一新阶段。这部巨著是以建立中国古代外交制度史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外交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从而与内政等共同构成古代政治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特别是汉唐时期以其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而雄踞于欧亚大陆东部,成为古代东亚"外交圈"的中心,因而很早就孕育、积累了一整套全面系统的外交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外交制度史本来应该是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它的发展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与此相关的学术领域包括两个,首先是中西交通史、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或中  相似文献   

10.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渊薮。因此,在长安来自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虽历经二千余年的兵燹摧残,自然剥蚀,人为破坏,但保存至今天的仍然为数不少。这些历史文物,是古代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珍贵纪念品。中西人民在二千余年中历尽千辛万苦所缔造的这一友  相似文献   

11.
尤宝铭 《丝绸之路》2009,(20):25-2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甘肃近年来出土的一些文物为我们重新认识四大发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也证实了甘肃是古代科技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  相似文献   

12.
焉耆位于汉唐时期中西通道上,扼天山南麓丝路之咽喉,"四面据山,道险易守"(《大唐西域记》),位置十分重要。汉—唐时期有焉耆国,唐贞观时又于此地置焉耆都督府和焉耆镇。因此弄清楚焉耆国都、焉耆都督府治所和焉耆镇城的确切位置,对于研究汉—唐时期西域的历史,研究古代中西贸易的历史,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中西民族特征溯源——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在地理位置上各据东西,在社会制度上迥然相异。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等,中西两大民族的性格、气质各具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西方民族的冒险精神。本文想就中西古代(上古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各自对这两大民族特性的形成所起的不同作用作一个粗略的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科技档案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因此,中国古代科技档案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本文从地图档案、天文档案、医药档案、建筑工程档案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科技档案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刘家和先生出入经史,在中西史学比较的视野下提出,中国经史之学的根本特征体现于与欧洲古代不同之历史理性取向,中国史学具有独特而持续的通史精神,并曾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史,中国史学求真致用之说蕴意深远。这些看法相互关联,将相关思考引入哲学与比较文化层面,从而使得中国史学根本特征及中西史学异同昭然若揭。先生融会经史、通贯古今、纵横中西,其学术气象及一系列学术主张,足以对今日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研究构成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6.
冷东 《岭南文史》2012,(1):49-51
西洋钟表作为世界近代文明与科学技术的代表之一,是清代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广州十三行在西洋钟表引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广州钟表业的发展,并在中西钟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变迁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措科 《攀登》2006,25(4):133-134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之一,地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不适于发展种植业,但依靠单一的畜牧经济又无法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地处中西交通要冲的吐谷浑最终走上了发展商业型畜牧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重要商路。这条商路,不仅沟通了中国对中亚、西亚、欧非等地的贸易往来,对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九朝故都”的洛阳,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既是全国漕运交通的中枢和经济集散地,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国际市场,当然也应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  相似文献   

19.
刘欣 《神州》2011,(1):78-78
东西方艺术泾渭分明,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中国艺术表现出一种写意性,而西方艺术则强调写实性。在此,我们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对中西艺术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于中西艺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这种比较同时有助于两种伟大的艺术的交流和发展。不管哪一种艺术,只有相互交融和吸收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东南亚与我国隔海相望,地处中西方交通要冲,是中西贸易货物转运、集散中心,也是古代中国陶瓷外销的主要地区。从考古发现看,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很可能与东南亚就有了陶瓷交流往来,并一直延续到明清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