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榆县西六十里日戴家河.明季海运帆樯波属,今为京奉支轨尾输地,而北戴之名特。背倚联峰,拔出水平线四百尺。渤海襟其前,晴日当空,水山一碧。长城东峙,奔牛矗北。萦袅天际.嵌奇蔽亏。游履乍经,曷止忘暑,凡可忘世。联峰多奇石,翠薇眺瞩,柑萼偃伏,轮困若房,怒目若的,擎立若盖。倚筇四望,直万顷芙蕖,凡忘其为石也.是名为莲花石。半山以上,万松交摩,鳞鬣隐坑谷,苍翠作殊态,入耳疑涛声。林  相似文献   

2.
立冬后的朝阳今年依旧映照太平山下的繁华都会;无奈此际今年的阳光,仿佛已不再似昔日十一月的晴空。毕竟,这个季节,我们去过一处阳光虽然稀少、但生趣盎然的地方。那里没有污染、没有灾害、没有战争;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澎湃的瀑布、清澈的溪流,沃泽的梯田、壮健的牛马和千百年来在雨雾中默默耕耘的不同民族。翻着写生画稿,我重拾贵州的珍贵回忆。  相似文献   

3.
4.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为岱庙现存唯一一通满汉合璧碑刻,碑文为乾隆皇帝御制御书,对清代未行封禅之举的原因做了交代;在考证岱庙创建历史的基础上,高度评价了岱庙在历代皇家的地位,并阐明了重修岱庙的原因。岱庙所在地区并非满族集聚区,也不是政治权力中心,乾隆皇帝在此敕建满汉合璧碑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民族交流,而且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意图,折射出满族统治者的民族心理、民族意志、民族关系策略等多方面的信息。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清朝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5.
明清两季,福建省各府县在北京纷纷建立科举会馆,总称为北京闽中会馆。民国31年,李景铭编著的《闽中会馆志》则较全面地介绍了闽中在京23所会馆的概况,是研究福建地方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本文以《闽中会馆志》为基本材料,结合多方文献,拟对福建会馆即省馆的沿革、职能等状况作一粗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黄宗洛  赵德春 《旅游》2002,(10):44-45
到了北京.人们都得逛长城.游故宫。顺便还要去胡同里转悠转悠。我说。您还应该到会馆瞧瞧去。  相似文献   

7.
岑永枫 《贵阳文史》2010,(4):104-109
<正>在贵州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传承着多元文化、至今仍留存于各地的会馆,作为记录贵州历史与文化的经典符号,无疑是见证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是研究贵州历史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依据。会馆真实地记录和见证了自明代贵州建省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外省移民大量进入贵州的状况,同时也记录了历史上的贵州不断广纳中  相似文献   

8.
9.
<正>云龙山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城南,是古迹相接、人文荟萃之地。北宋熙宁、元丰之际,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常登此山,并与山中隐士张天骥结为挚友。隐士饲鹤,并建有放鹤之亭。苏轼寄情于此,为撰《放鹤亭记》,极叙放鹤饮酒之乐,以寓出世隐逸之怀。该文久经传诵,后又收入《古文观  相似文献   

10.
清江浦楼记     
淮安河下至马头之古运河日清江浦,东接邗沟,贯淮扬而南达苏杭;西连清口,汇黄淮而北极京津。虽长不及六十里,然明清两朝,三千里运河莫险于此,其关键亦莫重于此也。清江浦楼始建于清雍正七年,位于洪门街尽头,踞岸俯河,不宜登临,唯横额“清江浦”三大字,备往来舟楫之标识也。  相似文献   

11.
四舅还乡记     
初回大陆四舅从台湾回大陆,第一站是北京,到了北京才通知定云表哥,说不日将回武汉。四舅回来只能呆一个整天,头天下午到,第三天早上就走了。我想四舅回来,一定会提出看我母亲,那怎么给他说呢?我有些犯愁了。  相似文献   

12.
租房记     
韦杰 《南方人物周刊》2012,(29):108-108
初到厦门,借住于老友家,同时开始大海捞针.在各大网站搜寻合适的出租房。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霖 《江淮文史》2003,(3):101-113
一、在安徽合肥地区首次发现孙中山佚文1993年5月,我在研究工作中发现《合肥阚氏家谱》(民国十年刻本)残卷数册,该谱有序文二,一为合肥耆宿王揖唐作,一为孙中山作,写序时间皆为1920年4月上旬,地点皆在上海。从现有资料看,孙中山一生只为两部家谱写过序,第一篇即此序,《孙中山全集》未收。第二篇是1923年应湖北人詹大悲之请作《五修詹氏宗谱序》,已收入《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孙中山何以写此序?序中有说明:“阚君兰溪,从余治军有年,劳于国事,口不言功,有冯异大树之风,顷偕其族人……呈其新纂谱稿,请为弁言,余欣然嘉许。”原来,孙中山是应部属…  相似文献   

14.
清宣统《重修泾阳县志》是一部具有典型特点的志书,它包括的时代刚好止于清王朝的最后一年,即1911年,有一个完整的时代断限。它提供的引泾工程资料,比任何一部书都丰富;有关泾阳传统书院与转型的记载,很好地反映了泾阳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关晚清同治元年关中回汉激烈冲突与泾阳县所蒙受的巨大损失,揭开了一个时代的疮疤,很有助于我们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总之,该志书所留下的珍贵资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鹏 《陕西史志》2000,(2):61-61
会馆,是古代某同一行业或同一籍贯的人,在京城或一些城市中自行组织的机构,建有场所房舍,供同行业或同乡人士聚会、寄寓之用,旅外同乡有困难,会馆往往提供帮助;在外同乡到京城,往往前往会馆食宿或会友。这种形式创于明代,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载:“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如嘉(靖)隆(庆)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凡出入都门,籍有稽,游有业,困有助也。”  相似文献   

16.
韩全红 《旅游》2005,(8):26-37
多年来,一直行走在中原广袤的土地上,感悟和体会那深邃得令个人不得不将思绪驻留的厚重历史文化。无论是从黄河进入中原的三门峡古城,还是到中华第一龙的故乡濮阳,无论是古都开封,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巩义.都使我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7.
今日的镇山村,已公布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远近闻名,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挪威国外务大臣、驻华大使和生态大臣也前来参观过,并与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共同投资兴建了“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现已成为贵阳近郊的旅游热点,中外游客不期而至,人来车往,一派热闹景象,促使村民脱贫致富,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18.
奇石园记     
柴宝成 《世界》2005,(8):60-61
有人问我:应该怎样评价奇石园?我说:奇石因是投资6亿多元,藏石4000多块,占地200多亩,存石200多种的集奇石、古树、艳卉、亭榭、长廊、拱桥、碧水、锦鱼、珍禽、名犬、佛塔、木化石、古建筑……于一体的园林之大成。  相似文献   

19.
北平图书馆旧藏正德《崇明县重修志》,旧有正德八年刻本、正德九年刻本诸说,都是不正确的。该书当修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其后不久即付梓刻印。  相似文献   

20.
《重修隆德县志》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修隆德县志》于民国18年(1929)6月开始编修,民国25年(1936)11月告成,由平凉(今属甘肃)兴元书局石印。《重修隆德县志》共4卷13志,约18万余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