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戏剧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祭祀有关,无论是欧洲的神院戏剧,还是东方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从原始社会至历史时代的早期,"鼓乐歌舞一直是沟通人神两界的重要手段."[1]因此,它们及晚出的戏剧成为后来庙会及娱神活动中的组成部分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诞日,即“北帝诞”。 佛山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活动,由佛山市祖庙文物管理所主办。  相似文献   

3.
透过佛山祖庙的楹联内容,从歌颂助战神绩、酬谢庇佑恩德、彰显尊崇地位、赞美可贵品格、赞叹法力高强、祈愿消灾佑福六个方面来探析和解读佛山北帝信仰和崇祀。  相似文献   

4.
真武大帝,又称北帝真武帝君、荡魔天尊(又名黑帝、玄武),是道教大神之一,全国各地皆有真武庙,但以北京永乐十三年所敕建的帽儿胡同真武庙、湖北均县武当山和广东佛山祖庙的真武大帝庙较为闻名。我国民间信仰真武神年代已非常久远,特别明朝以后,民俗信仰尤甚,近代以来,南方民间信仰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6.
吴大清 《神州》2013,(32):38-3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为社会大众所世代相传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思维活动,是构成中华民族深层文化的基因,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加以分析阐述,以期给相关部门改进自己的工作以有益借鉴,进而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何林香 《神州》2013,(6):40-4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是简单的呵护,而必须在继承中创新,保护中发展。保护和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而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保护,就要探讨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和发展规律,只有懂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做到正确的、有效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资源,对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断消失的现状,如何保护这些遗产资源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力途径,故本文试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宏观战略制定、旅游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宝铭 《丝绸之路》2009,(16):61-63
本文主要阐述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保护意义及保护面临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乔秀艳 《满族研究》2013,(1):111-113
蒙古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蒙古族文化的民族聚居区,现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多样性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呼吁要注重全面普查工作、鼓励民间参与、落实和保障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以及加大人才培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燕 《东南文化》2005,(5):76-79
苏州古典园林和南京明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由以传统方式的文物保存上升到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建构基于传统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有模式多建基于文化"管理"或文化"经济"的认识之上,因此,从文化治理的观点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保护主体单一、公众参与不足、忽视"文化纽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力推"公益性保护",才能充分挖掘其公益价值、丰富其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绝对不仅只是为了以赚钱为目的的旅游或娱乐,而是对历史记忆的学习重温,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遗产涉及国家的文化身份认同,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它们被视同为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文化角色和身份,是国家或城市的核心情感和象征。  相似文献   

14.
刘容 《东南文化》2012,(2):16-22
东方主义思维正借全球化浪潮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蔓延。东方文化遗产保护除匆忙应对来自西方的质疑外,当务之急应根据东方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实际联合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东方立场。东方文化遗产除应保护以《威尼斯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惯例中强调的有形文化遗产物质基础外,还应更加突出保护文化遗产蕴含的人类集体记忆、文化基因、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等精神内涵。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东方立场,有利于通过保护东方文化遗产,继而保护面临西方强势文化同化危险的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5.
庙会、传说与历史--对费县龙王堂庙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统菊  李然 《民俗研究》2005,(4):239-257
阴历六月初六,山东民间称为“过半年“.在临沂市费县的东部和南部,这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大节.这一天,不仅家家户户祭祖、敬天,各个村庄的村民还要敲锣打鼓到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龙王堂“送驾“①.庙宇前一片长不过3公里、宽不过1公里的小山坡上,每年庙会,都能聚集上万之众,人们在这里敬神、娱神、求神、游挝艺、交易,盛况空前.即使在文革期间,六月六去龙王堂烧香送驾的情景也从未间断.2005年7月8日至12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师生一行7人,②对费县的龙王堂庙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我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正式启动。江苏是拥有大运河的最早航段,又是运河流程最长的省份,运河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以“申遗”为契机,认真做好江苏境内的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吕宁 《中原文物》2013,(1):91-95
本文介绍了在文化遗产保护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由物质遗产转向物质与非物质并重,作为二者之间的联系者、非物质的传承者、遗产地精神建构者的"人"愈发凸显着其重要作用和地位;文中通过对具体保护案例的分析,探讨基于价值观发展而带来的认知变化,指出"人"在其中具有的重要价值,以期在今后的保护实践中,将其纳入更完善的体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
考古学与文化遗产是两个独立的事物,两者是一种互为依托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制约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是发展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