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名臣张养浩碑系新出土文献资料,碑文《遂闲堂记》可对《全元文》录文进行校勘。该碑充分展示了元朝书法名家李泂楷、草书艺术的高超绝妙水平,堪称不可多得的书苑珍品。张养浩碑为今人呈现了一件进一步认知张氏其人及李泂书法风貌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和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晋祠翰香馆碑廊东壁镶嵌着一通大碑,题为《黄文节公书太白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宋代文人黄庭坚草书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平定张穆摹勒上石,并作跋[1]. 本文试图从诗文解读和书法两方面谈谈我对此碑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北宋“契丹出境”碑,座落在濮阳县城内御井街路西。碑上刻着宋真宗赵恒所作“回銮诗”,所以也称“回銮碑”。因年久风雨剥蚀,碑首已毁,仅存碑身,而且下部字迹多已脱落,上部文字还能分清。碑体高2.3米,宽0.84米,厚0.26米,碑文系阴刻行草书,字体秀丽流畅,题曰:“契丹出境”。这一碑是记载宋、辽“澶渊之盟”历史事件的唯一实物。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此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11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河南,接见豫北各县县委书记时,曾询问过宋真宗所登的  相似文献   

4.
古代书论中多篇文章直接赞颂草书之美,唯有东汉赵壹的《非草书》站在儒家经世致用的立场上否定了草书的价值。从康德美学的角度而言,赵壹的《非草书》恰恰反证了草书的艺术价值,并演绎出草书在艺术本质上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5.
翁同龢的碑画诗大多抒写国家忧患和人生浮沉,真挚典雅,有强烈的抒情性。翁同龢碑画诗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内容以抒发个人志节、感慨时事为主。另一种抒情方式是托物寄兴,主要是慨叹宦海浮沉。翁同龢碑画诗的抒情性不仅折射了晚清的文化记忆,并且是我国传统诗歌纵向演化的投影。  相似文献   

6.
吕明 《文物天地》2021,(3):66-68
在南京浦口区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庭园内,有一座亭,亭内有一方以玻璃框罩保护起来的石碑。这亭匾曰"白马亭",这碑,便是《白马庵联句》诗碑。碑的中下部有裂缝,显然曾经断裂,后经修补。碑内的字迹大多清晰可辨,书体为草书,其笔锋汪洋恣肆,如游龙惊蛇,自由洒脱而又合乎法度,显然是一位书法大家的作品。在碑前伫立观赏,给人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转而又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正>古莲池内清代皇帝御制诗碑共七通十首诗,包括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的御笔,计有乾隆御制碑四通七首诗,即赐直隶总督周元理一通两首(碑阳、碑阴各一首)、赐直隶总督袁守侗一通一首(碑阴有赐直隶总督刘峨诗一首)、赐直隶总督刘峨两通三首(一通碑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岷县文化馆藏有文徵明行书大字诗碑二石。二碑同高182厘米,一碑宽81厘米,一碑宽98厘米,皆两面镌刻,每碑各刻《上巳》、《九日》诗一首。行书大字,字高13至18厘米,宽11至15厘米,书法苍劲雄秀。《九日》"雨晴"一首碑末有小字篆书跋一段:"《上巳》、《九日》诗四首,长洲文徵仲书也。因岷州字学不传,命曹生伯  相似文献   

9.
黄慎,清代康乾间人,后世称誉为“扬州八怪”画派重要人物。擅长人物,山水、花卉、禽兽,并擅长狂草书法,一直以卓越的绘画艺术名扬海内,自古至今无人目为书法家,长期被画名所掩。鉴此,笔在研读黄慎绘画时,注重搜集其遗书墨迹,考察先生之书法源流、美学观点,辨别草书结体、用笔方法,庶几有助于认识中国草书发展规律,获益良多。 黄慎出为布衣职业画家,诗、书、画三绝、但在清代绘画史论中很少提及,同时代人述评也是平平之谈,与白衣名士相比多有距离,显然在人价值取向上不公平。今天当用艺术尺度实事求是加以论述,以利发扬光大祖国传统化。本着重就黄慎草书艺术作一探讨,倘有谬误和不妥之处,祈望不吝嘉惠赐正。  相似文献   

10.
吴振清 《文献》2007,2(4):119-126
罗香林①原藏《岭南三诗人②墨迹》册页,内中所收黄遵宪的手迹,有致胡晓岑的书函一件,手书赠诗一件,手录《山歌》十五首及题记,以及草书《遣闷》诗一首.  相似文献   

11.
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这是见微知著的一种判断。故宫博物院近年来搜集到一件明初人宋广的书法作品——《行草书诗轴》(封底),亦犹如为书法艺术之林增加了一片林木之叶。然而,这零星一叶如何报秋,它能够给予我们什么艺术信息,这却是值得研究的。 在这幅作品中,书者以行中兼草的书体写了一首七绝诗。文曰:“心期仙诀意无穷,彩画云车起寿宫。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款署:“昌裔为仲起书”,并钤“宋广印”、“昌  相似文献   

12.
佛教造像碑     
古人借助类同碑揭形式的石质材料雕刻佛像,创造出适用于地面寺院的佛教造型艺术造像碑。在印度次大陆,中国中原北方与南方,以及朝鲜半岛均有造像碑遗存,印度次大陆造像碑产生与建筑造像构件有密切关系,中国造像碑自有渊源,朝鲜半岛则继承了中国模式。中国造像碑拥有众多个体、丰富内涵和鲜明地域特征,是世界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造像碑的产生与供养中国中原北方与南方广大地区,东汉、三国时期已出现了地面寺院,至迟东晋、十六国时期石窟寺院也发展起来。泥塑、壁画是最初地面寺院的主要艺术形式,石窟艺术在中原北方地区兴起…  相似文献   

13.
唐代碑刻以真书与隶书为正格。自沙门怀仁集王右军书圣教序以来,继之者僧大雅集右军书刻兴福寺碑。据《铁函斋书跋》云:“古今碑刻集右军书见诸载记者凡十八家。”集王书以外,如李北海等大书家相率以行草书碑,遂成碑刻之变格。惟终属少数,行草书碑视真书碑尚不足百一之比。今于传世碑刻拓本中拈出数种以举例说明集王右军书圣教序之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驰 《陇右文博》2001,(2):40-43
这是明景泰年间宁州学正王忠咏宁州八景诗。这首诗在宁州广为传颂,狄仁杰和梁公碑受到了人们的更加崇敬和仰慕,以后历代相传,经久不衰。最近笔对《唐狄梁公之碑》的现状与历史作了考察了解,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5.
古城定州历史悠久,遗存了大量名胜古迹、碑刻。文章例举定州石刻馆内北庄子汉墓石刻、关帝诗竹碑和乾隆御碑,阐解其精妙。  相似文献   

16.
孙迟 《文物》1979,(12)
1974年秋,昭陵文物管理所筹建昭陵碑林时,把散处在昭陵陵园内各陪葬墓前的碑石集中起来,妥善保护并陈列,以供参观和研究。在搬迁孔颖达碑时,发现了碑座铆口两侧刻有字迹,右侧二十二字,左侧十八字,其中楷书共二十八字,余为行草书(图一、二)。自陈列以来,引起了研究书法者们的很大兴趣。孔颖达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高祖、太宗两朝,官国子祭酒,是李世民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唐书》有传。孔颖达墓在昭陵南偏东方向约七公里的袁家村西南约800米处,系昭陵陪葬墓之一。碑在墓东南47米处。碑高340厘米,螭首方趺。于志宁撰文,书碑人姓名不可考。书法遒媚近虞世南,过去有  相似文献   

17.
《康熙御书碑》(图一)原为朱裴墓遗物,现藏于山西省闻喜县博物馆,此碑立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碑长116厘米,宽42厘米,厚14厘米。该碑四周阴线刻云龙嵌珠,碑文分诗、志两部分,左部为康熙御书中唐诗人常建的《三日寻李九庄》诗文,行书7行,每行4字。  相似文献   

18.
《福建史志》2012,(5):45-45
位于松溪县城西虎山公园一座七级古塔——奎光塔下的一片草坪前.竖立着当地多年来收集到的历代碑刻10余块,其中有一块高2米、宽1米的青石草书石刻碑铭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经文物专家考证、认定为我省现存最早的古代交通法规实物之一——南宋交通法规碑。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清人王尔烈书札四件及其为友人遗诗所写的诗跋一件。这五件藏品,于1961年经全国知名书画鉴定家、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先生鉴定入藏。就目前所见,这是王尔烈小字草书手迹仅见的存世珍品。这些藏品的写作年  相似文献   

20.
范惠泉 《神州》2012,(2):7-7
蓬莱阁位于蓬莱北部丹崖山巅,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浓厚。阁内收藏历代碑刻一百三十余方,其中苏轼的《海市诗》诗文韵采飞扬,寓意深邃,为蓬莱阁上最久远的歌咏海市的七言古诗,蓬莱阁和蓬莱海市从而名闻天下,因此《海市诗》碑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几经沧桑、几度兴废,苏轼《海市诗》原碑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后来人们出于对苏轼诗文书法的喜爱和重视,先后三次对《海市诗》进行了镌刻。如今,三方古代碑刻静静地藏在蓬莱阁卧碑亭与苏公祠内,被人们所欣赏和传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