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权是没有地区和时代标准的。你不能说,在陕北,夫妻俩在屋里看了色情录像被警察拘留,是可以容忍的,因为那个地方落后;而在上海,就不可以容忍,因为那个地方发达先进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杨玉圣一中国不是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①。这形象地道出了古老的中国在近代新陈代谢历程中的特殊之点。鸦片战争使中国不由自主地被迫从闭关到开放。在近代世界历史的急剧行程中,西方的兴盛和东方的沉沦是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的两大...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5月,日本新曜社出版了马场公彦的《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①一书,该书对日本主要杂志涉及中国的报道、评述进行分析,同时就现代日本人中国观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该书研究视角独特,对理解现代日本人对中认知的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思考如何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缺乏认同的现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是马场公彦继2010年出版《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②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中,作者就以  相似文献   

4.
美国孩子的独立性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一般采说,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绝大多数青年从此离开家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我从纽约到费城的途中,遇到—位年轻的姑娘。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王寅佳 《环球人物》2013,(18):72-73
美国海军的传统就是烟、酒、嫖、赌,而他被称为"军中圣人""小时候,我胆小是出了名的,甚至从来不敢主动开口说话。"郑一鸣说道。然而,就是这个小时候胆小到连滑梯、木马都不敢玩的人,后来居然当了8年美国大兵,跟着航母出海,打过两次仗,还成了唯一一位开美国航母的中国人。"以前认识我的人都说怎么也想不到,我说我也没有想到。"他笑着说。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书《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近期在中国面世了。  相似文献   

6.
《文史博览》2009,(9):8-8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6月27日,杜鲁门以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危及太平洋地区安全为由,公开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当时的蒋介石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以他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守住台湾,希望美国第七舰队这个“保护伞”能长期在台湾海峡存在。另一方面,他也看出美国人有分裂中国的阴谋。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09,(9):8-8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6月27日,杜鲁门以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危及太平洋地区安全为由,公开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当时的蒋介石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以他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守住台湾,希望美国第七舰队这个“保护伞”能长期在台湾海峡存在。另一方面,他也看出美国人有分裂中国的阴谋。  相似文献   

8.
9.
正本书口述者李敦白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美籍中共党员,1921年出生于美国南卡州一个律师家庭,大学期间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应征入伍,1945年9月作为美军士兵到昆明。1946年退伍后,先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分署工作,旋至张家口参加中国革命,经李先念、王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新华社从事英语广播工作,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结下不解之缘。1949年李敦白因"斯特朗间谍案"入狱,1955年出狱后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李敦白在中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一个名叫Peter Hessler的美国青年,从顶尖大学普林斯顿和牛津毕业,浪荡旅游了两年之后,加入了美国和平队(Peace Corp)。他被分配到四川涪陵一个师范学院教英语,取了中文名字何伟。  相似文献   

11.
李玉贞 《炎黄春秋》2014,(11):72-78
关于李敦白的书 1993年李敦白先生出版了他的回忆录The Man Who Stayed Behind,作者严肃认真,不讳饰,不躲避,坦诚勇敢,直面历史。但该书的叙述仅限于在中国的35年。这个版本对于了解李敦白的一生太显单薄。于是徐秀丽决定给他做一部完整的口述史。《我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就是这样出现的,虽然主人公是一个人,但两本书的内容很少重复。  相似文献   

12.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6月27日,杜鲁门以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危及太平洋地区安全为由,公开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当时的蒋介石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以他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守住台湾,希望美国第七舰队这个"保护伞"能长期在台湾海峡存在.另一方面,他也看出美国人有分裂中国的阴谋.  相似文献   

13.
江户时代日本人“华夷观”的变迁郝秉键“华夷观”是儒教世界传统的国际秩序观念。它以“孔孟之道”为价值标准,将整个世界划为华夷两极,“内夏外夷”为其文化分界,“贵华贱夷”为其基本精神,“用夏变夷”为其终极目的。千百年来,这一观念虽然屡受挑战,但直至西势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的罗斯福新政观杨玉圣罗斯福新政,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组合名词,早已成为一个为学界人士广泛认同的历史概念。这一事实本身即足以表明它在美国历史及世界历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面对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而采取...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由于地理上的相邻,所以很早就发生了通交往来关系;单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年之久。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这些记载中,了解到当时两国间来往的情况和日本列岛上的概状。尤其是在八世纪以前,中国已有高度灿烂文化时,日本列岛上还处于原始  相似文献   

16.
我曾在美国当过常驻记者,在大学里讲过15个月的学,还在小城市里以普通老百姓身分生活过一年多。然而,我今天的自我感觉仍然是:对这个偌大而又复杂的国家,有所知,但更有所不知。美国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提问者老少均有,总带几分疑惑。人们渴望了解美国,愿望却并未得到满足。我琢磨,这也许与我们国内的宣传常常要服从政治需要有关,一个普通老百姓常难以看到客观真实的全貌。 美国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它危机四伏,却又生气勃勃,这是为什么?它如此年轻,只有短短的216年的历史,却一跃而成为左右世界局势的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7.
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王立新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相互形象观曾对两国关系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自晚清以来,直至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官绅士子对美国多有好感,并屡屡抱有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在美国则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和所谓的“...  相似文献   

18.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美国一个华人精英组织,目前有会员130人左右,他们在美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许多精神特征。在这些精神特征中,爱面子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鲁迅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鲁迅:《说面子》,《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6页)渴望别人给面子,保住自己的面子,给他人面子,这在中国人是必须具备的意识,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最基本的心理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保住已有的面子,争取更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入华,中西医术相遇。最初,耶稣会士尚能对中医平等视之,但此后评价日渐走低。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兴起,医学传教士广泛批评中医医理,轻视中医业者,普遍质疑中医的价值。民国后,教会大学医学院为传教士深入研究中医提供了条件,中国西医对中医的介绍也纠正不少传教士对中医典籍的误读。尤其是一些医学传教士因在华日久并与中医同究医道,在互动中渐以同情的眼光认识中医理论、诊疗经验和中药的价值,开了西人理解和利用中医药的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