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鼠在中国历代的形象可谓复杂而多元。既有《诗经》硕鼠一类讽谏之作,又有民间喜闻乐见带有吉祥寓意的"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等故事传说,还有藏传佛教中象征财富的多闻天王手中的"吐宝鼠"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东方十二生肖文化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一进入新年,当年的生肖动物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十二生肖以鼠为先,而马上来临的一年就是生肖鼠。十二生肖来自于汉代,广泛地流传于我国民间。一直到现在,我们发现,生肖的形象遍布花钱、铜镜、字画和文学传说等。在花钱中,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生肖鼠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赵昕 《文物天地》2020,(1):30-33
生肖对于每一个华夏儿女来说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怀,十二生肖属相每隔十二年轮回一次,每一个炎黄子孙生来就对应一个属于自己的属相。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对应的属相是鼠,是新一轮十二生肖的开始。这里我们通过欣赏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来了解关于生肖鼠的传统文化。一自然标本篇鼠类动物一直与人类历史如影随形。鼠,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动物。其进化的历史能追溯到上亿年前。  相似文献   

4.
鼠年 鼠俗     
大张旗鼓走来的2008年是农历的鼠年——戊子年。鼠为十二生肖之首,与十二地支相配,称"子鼠",因为有了奥运,"子鼠年"有被"奥鼠年"替而代之的趋势。小时候,我们在幼儿园里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不下来……"的儿歌,老鼠是鬼鬼祟祟的代言,想起来耳朵里就灌满了吱吱喳喳的一片细碎啃咬。长大一点,我们学着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学着看昆曲《十五贯》,那贼眉鼠眼的娄阿鼠脸上画着一支丑鼠,扮相如人地缩手缩脚,见不得光,加重了我们对这啮齿动物的不屑。  相似文献   

5.
鼠,十二生肖之二鼠的第一个象征意义是灵性,又包括它的机灵和性能通灵两个方面;鼠的第二个象征意义是生命力强。鼠之所以排在生肖榜上的第一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  相似文献   

6.
正雀鼠谷《周书》记载为调鉴谷。北魏时候《水经注》记为"冠爵津"。北朝之后叫"爵津谷",民间始终称为"雀鼠谷",简称"雀谷"。1、雀鼠谷,极言地形之险。雀鼠并不是两种动物,而是一种。《诗经·魏风·硕鼠》陆机注: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两足于头,跳舞善鸣  相似文献   

7.
董寅生 《湖南文史》2013,(12):70-70
古往今来,刺贪的诗篇何啻千万,《诗经》里的《硕鼠》《伐檀》,骂贪官是硕鼠,是吃白饭;《诗经·廊风·相鼠》咒他们寡廉鲜耻、不得好死:“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似文献   

8.
近期,恒源祥的一则贺岁广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争议,网民甚至评价它如一条"魔咒",在春节期间折磨了观众大半个月。在这则长达1分钟的电视广告中,北京奥运会会徽和恒源祥商标组成的画面一直静止不动,画外音从"恒源样,北京奥运赞助商,鼠鼠鼠",一直念到"恒源祥,北京奥运赞助商,猪猪猪",中国的12个生肖被轮番念了个遍。开始,  相似文献   

9.
漫话鼠文物     
老鼠,亦称耗子,属哺乳纲哨齿目多趾科动物。老鼠,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位居首位.因之,鼠文物中,生肖鼠的数量也居第老鼠,也是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老鼠虽然可增可恶可恨,但经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形象则讨人喜欢。从考古发现和传世品中的鼠文物都充分表明这一点。一、鼠的用途鼠,有良,但聪明的人类往往能变害为利,所以鼠也有多种用途。如:食用鼠类肉是人类最早的食物来源之一。我们认为自地球上有了人类,鼠即是人类捕抓充饥的食物之一,因它在地球上出现比人类早得多。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先民过着攫取经济生活,人们也捕捉鼠类作为食…  相似文献   

10.
徐森 《收藏家》2020,(3):57-62
2020是中国农历庚子鼠年,为十二生肖之首。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其行动敏捷,嗅觉灵敏,善攀爬,擅游泳,性聪明,智力成熟度似乎能与人类匹敌。在甲骨文中,"鼠"字像一只尖嘴、大耳、长尾的动物在啃啮,点代表了啃碎的物屑,形象跃然纸上。《诗经·塘风·相鼠》云,"相鼠有皮""相鼠有齿""相鼠有体",即观察老鼠,要从皮毛、牙齿和肢体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