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玩寇新书》是晚清的一部长篇小说,五十六回,主要描写咸丰四年至六年之间贵州农民起义情事及官府的种种丑行。不过,这部小说的全文现在已难以见到,仅见回目如下:第一回蜀道人惑众造妖言杨皂隶揭竿举大事第二回桐梓城小霸王劫狱仁怀县容贤令归天  相似文献   

2.
据《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有满文本《圣孝鉴》藏于故宫博物院。经考证,此书实为清初汉文拟话本小说集《生绡剪》的满文译本。本文对该小说目前存世文本及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梳理,从音韵学角度对满文书书名加以分析,从皇帝名讳等方面,考证满文译本成书年代为清顺治七年至康熙初年,且仅存写本。而后,作者从入话、回目、内容等各方面分析了满汉文本的不同之处,论述了该满文本的珍贵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在清代大大有名,被时人称为"幽默大师"。他生来有点玩世不恭,写的《不亦快哉》趣文至今让人读来捧腹。他最大的爱好还是文学批评,也就是抱着人家的大作挑刺儿。金圣叹评点"六才子书",愣是大刀阔斧动手术,一笔抹倒50个回目,咔嚓掉了《水浒传》的后半部,直把个施耐庵气得要从棺材里坐起来。金圣叹生性疏狂不羁,即便是参加科考时,也是随心由性任意发挥。有一年生员考试,考题是"如此则动心否乎"。  相似文献   

4.
新编《桐梓县志》终于成书了。手抚巨帙,感慨良多。艰辛修志中的一切,都一齐涌上心头。其间甘苦,不言自明,无非一句话:奋斗之苦,苦不堪言;成书后甜,回味悠悠。仅将得失体会聊举一二,以供来者借鉴与研究,或许能对他人有所稗益。一部志书希冀成为佳志、良志,除了资料翔实、文字雅驯、观点正确、印制精良等常规之必要外,必得在质量与特色上见功夫。新编《桐梓县志》在力求实现总体全方位高质量的大前提下,努力在追求特色上做了一些尝试,是谓刻意追求。至于成败如何,则有待于同行论定。篇目设置见特色首先,我们认为修志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5.
地方志中关于炭疽病的最早记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梓县志》收录谈亮《蟠龙水长歌行(有序)》一文,描述了17世纪80年代蟠龙水大疫的情形,据现代流行病学的理论可知,此场疫病是炭疽病。这使人类历史中记载人兽炭疽病流行情况的历史提前了70年。至于炭疽病在自然条件下累及野生肉食动物和鸟类的实例,是已发现文献未曾报道过的。此项发现对炭疽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古夜郎国城址所在问题,由于古籍文献对夜郎的疆域及兴衰记载不详,导致近千年来不少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的考证互有抵牾。笔者近从兴仁县交乐古墓的发掘获得一鳞半爪资料,仅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见解,或可为研究者提供一点考证依据。一、对近现代古夜郎城址研究的看法古夜郎城址,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曾被一些史、志学者公认在贵州桐梓,但清咸丰初年辑成的《兴义府志》及民国中期编修的《兴仁县志》,则援引雍正、道光时期靖道谟、阮元所著的《夜郎  相似文献   

7.
贵州桐梓系军阀集团是继兴义系军阀之后统治贵州的另一主要军阀派系。关于这个集团兴起、发展和解体的过程,过去已发表过不少文章。但由于资料的局限,无论是当事人的回忆或有关学术论文,往往多侧重于叙述这个集团早期组合及后期统治的情况,至于桐梓系从一九二三年参与川战到一九二四年虎踞黔北这段时期的历史,却鲜有述及。而这两年,恰恰是桐梓系势力快速膨胀的关键时期,对该集团一九二六年入主黔政,影响颇大。本文欲根据  相似文献   

8.
荆州古城,有如一部摊在荆襄大地的三国历史。乱世英豪在这里粉墨登场,演绎了借荆州、还荆州、守荆州、失荆州、回荆州等脍炙人口的典故,挺起了荆楚风骨。荆州,大概也是最能激发罗贯中灵感的那个源泉,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竞有七十二回的回目直接或间接写到荆州,扣住荆州这个“诗眼”.  相似文献   

9.
日本双红堂文库所藏弹词本《金瓶梅》,在语体形式、结构布局、回目、文字表述、篇幅、故事情节、人物结局安排、人物姓名等诸多方面,都与学界熟知的“词话本”、“绣像批评本(崇祯本)”、“第一奇书本”等三种《金瓶梅》版本系统有很大差异,具有自身明显特点,应当承认其《金瓶梅》研究体系中的独立版本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方敏 《旅游纵览》2015,(4):183-184
乡村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延续。遵义市桐梓县气候凉爽、交通便利,毗邻火炉重庆,大量重庆游客涌入桐梓避暑,在被动中发展起来的桐梓乡村旅游问题凸显,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桐梓乡村度假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岱峻  朱斌 《旅游》2004,(4):66-69
小说家昊敬梓钟情镇远,《儒林外史》中有三个回目描写这里的风情与故事。尤其是书中那些古地名,至今尚能一一对应。镇远位于黔东南,有“湘黔咽喉”之谓。从陆地掸尘登舟,走水路弃舟上岸,这个连接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留下了无数历史名人踉跄的脚步和孤独的背影。特殊的地理环境,给镇远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后,即向敌人兵力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红军回师黔北成功,打乱了敌军部署。川军慌忙由扎西调头向东追击,黔军急冲冲地抽调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中央军由黔西、贵阳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遵义一带。红一、三军团在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在红五、九军团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是重占桐梓、二取娄山关,继又再克遵义城。这样,从2月24日至28日的五天之内,共歼  相似文献   

13.
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早在我国古代有之。2000多年前的《诗经》就载有我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人们植树的情况:如《定知方中》就写有“树之榛粟,椅桐梓漆”,说的是卫文公徒居楚丘,打造宫室,就种有榛、粟、椅、桐、梓、漆。那时人们植树除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使用方便。后魏《齐民要术》记载:三国时一个叫李衡的人,在五陵郡龙阳盖了所住房,种千棵柑桔,临终前告诉儿子:  相似文献   

14.
周西成作为桐梓系军阀的开山鼻祖,又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历史人物,在西南史、贵州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人物,本文仅从经济这一层面对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考察,论及其在贵州经济发展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遵义府划归贵州的时间,当前学界说法不一。作为黔北重镇的遵义府,其划归贵州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考证清楚的。一当前学界关于遵义府划归贵州时间的三种说法(一)雍正五年说。《贵州古代史》:"公元一七二七年(雍正五年),划四川遵义府并所辖遵义、绥阳、桐梓、仁怀、正安五州县隶贵州。"~((1))《人文遵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归流至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遵义府划归贵州。"~((2))  相似文献   

16.
蔡晶 《神州》2013,(2):12-12
提到中国新派武侠,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新派武侠的开山鼻祖梁羽生;他将"新"与"旧"融合,在其小说中大量运用古典诗词,形成独特的风格。陈墨在《重读梁羽生武侠小说》中曾写到"梁先生小说如同一座古典诗词的碑园,联语回目,开篇词章,终场诗赋,中间还有主人公大量的吟诗酬唱。如此  相似文献   

17.
一、川、黔两地崖葬的分布与时代四川的崖葬的分布和时代,在《四川悬棺葬》、①《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②《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悬棺葬之间的关系》③等文章内皆有详细的论述。根据上述文章,大体可以知道四川的崖葬主要是分布在长江、金沙江及其支流的溪流沟谷畔。目前还存崖葬遗迹的主要是川东的奉节、巫山、巫溪三县④,川南的宜宾、高县、珙县、兴文、筠连等县⑤。文献记载有崖葬遗迹的是川东的巫溪、奉节、云阳、黔江,川南的南川、泸县、合江、綦江、彭水、秀山、高县、珙县、兴文、筠连等县以及中江、简阳⑥。年代则从川东的约当于战国时期渐次到川南的明代万历年间⑦。目前发现的贵州崖葬遗迹主要在黔东北的松桃、岑巩,黔北的桐梓,贵阳的花溪,安顺地区的  相似文献   

18.
《天妃娘妈传》的娘妈是福建话,即妈妈、娘娘的意思.《天妃娘妈传》者,就是一部天妃娘娘的传记体章回小说.它在我国早已失传了,连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也未著录,到近年才知道日本双红堂收藏有1部明刻孤本.全书分上下两卷,题有“锲天妃娘妈传”双行大字的内封面占1页,回目2页,正文156页,半页10行,行16字,上图下文,文字总共不到5万字光景.上卷卷首题“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逸士余德孚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梓”,下卷卷尾有“万历新春之岁忠正堂熊氏龙峰行”双行  相似文献   

19.
张焕霞 《贵阳文史》2006,(5):I0002-I0002
7月18日,由桐梓县政府、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专业委员会、贵阳市志办、桐梓县政协联合举办的“贵州近代化进程中的周西成”学术座谈会在桐梓县举行。贵阳、遵义、桐梓等地有关领导、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先是开幕式,开幕式由桐梓县政协副主席周传俊主持,县政协主席赵再权致开幕辞。县长罗其方介绍县情,贵阳市政协副主席杜云峰讲活;开幕式后转入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由贵阳市政协办公厅副调研员杨立成主持。会议对周西成任省长期间对推进贵州近代化的作为形成了共识,对进一步研究周西成开了头、起了步。会…  相似文献   

20.
小西湖情思     
距贵州桐梓县城东北约六公里处,有一片山环水绕、河谷幽深,被称做小西湖的地方。这里不仅因地形独特、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而远近闻名,更由于它曾是蒋介石拘押过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地方而越来越让世人感到神秘起来。蒋介石幽禁张学良将军的地方,在贵州一共有四处,桐梓县城东北的小西湖,是除贵阳黔灵山、修文阳明洞、开阳刘育乡的又一处所在。据说张学良来此之前,特务头子戴笠就曾亲自来这里仔细地考察过。很难想象,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少年将军,在处于国难当头之时,从1944年冬到1947年春在这里仅度过了他两年又三个月的无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