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而赛里木湖,绝对是新疆伊犁风景线上最耀眼的存在。进入6月,赛里木湖畔花海无边,雪山壮丽,风光如画。广袤的草原在雪山掩映下,处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构成一幅优美和谐的天然画卷。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蒙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这个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地方,雪山、草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后,石楼县城唯一的广场———解放台广场(地处县城中心)背后有一所年代久远的旧式四合院落,人称“楼房院”,也叫“道台院”,上百年里闻名遐迩。“楼房院”以其院内砖砌窑洞之上筑有二层木楼而得名。1938年8月日本军队进入石楼,实行“三光”政策时烧毁木楼及一层木门窗。至今正窑面出檐处尚留有撑栏(走栏)椽空三个。20世纪70年代,县广播局在此院大门外建水泥预制件厂房时,曾挖出外墙根基,其砖厚6厘米,宽16厘米,长32厘米,干砖个重5公斤,与现旧居用砖规格一致。原居有围墙两道,分为前后两院,两院相加,占地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规模不凡,…  相似文献   

3.
赛里木湖是高山湖泊 ,又称三台海子 ,位于博乐市西南。湖面南北宽约 2 0公里 ,东西长约 30公里 ,靠周围坡地集水 ,湖面降雨、降雪及地下水补给 ,水域面积 40 0多平方公里 ,最深处 90米 ,湖面海拔 2 0 73米 ,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湖呈卵圆形 ,为封闭的内陆湖。赛里木湖碧波涟涟 ,幽深缥缈。每年 6月开始 ,湖面黄鸭群集 ,水鸟鸣叫 ,天鹅掠水而过 ,湖畔马群、羊群、牛群嬉戏 ,尤其到了黄昏时分 ,星罗棋布的毡房升起了袅袅炊烟 ,孩子们追逐游戏 ,到处是一派田园生活景象。赛里木湖一带 ,在辽金时 ,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古人…  相似文献   

4.
赛里木湖溶冻奇观陆易农赛里木湖恰好坐落在乌鲁木齐至伊宁市的312国道上。不论是由乌鲁木齐西行,穿过富饶的石河子—乌苏绿洲、荒漠和五台戈壁而来;还是从西边的伊宁市北上绕道霍城,然后翻越70多公里的天山深谷果子沟而来。每次来到这“四山吞浩瀚,一望拭空明”...  相似文献   

5.
仡佬族饮食习俗“三幺台”在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以神秘面孔呈现于世人,随着民族交流范围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使鲜为人知的“三幺台”处于危局。为使“三幺台”这一民族特色得以传承保护,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价值,文章以道真仡佬族“三幺台”为主,结合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实地考察结果,从仡佬族的形成发展以及其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研究,力图得出实际可行的对“三幺台”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塔城纵述     
塔城源于塔尔巴哈台和绥靖城的简称。塔尔巴哈台蒙语意为“旱獭”,又异译为塔儿巴合你、挞拉巴哈合台和塔尔巴噶台等。同时,蒙语又称这里为“楚呼楚”(意为“木碗”)、“屈固卡克”、“奇古卡克”等,均为音译的异写。在历史上,塔城曾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作出过应有的贡献,也曾有一本血泪史。本文拟就塔城地区沿革史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考察,粗疏与错误难免,祈情同行爱好教正。  相似文献   

7.
遥远的天山上有个湖,她的名字叫赛里木。她,横空出世,凌然千古,阅尽西域沧桑,但是她的名字在中国和世界却鲜为人知。正像一些初到新疆的人一样,我对她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我早就想到赛里木湖一游。记得初到新疆任教时,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心情激动地向学生...  相似文献   

8.
木座初探     
靳彦乔 《收藏家》2002,(12):39-42
当我们欣赏玉器、瓷器、竹木牙角器、珐琅、金银器等艺术品时,往往忽视为它们配制的座、几、台、架。这些木制的小器物,作用是托起它物,因而在口语中人们习惯称其为“木托儿、木座儿”。一、木座的产生与发展木座的产生源于生活。人类的生活总是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正>“木里实古”在南京方言中经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迟钝、不知轻重、莽撞糊涂,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木里实古”还可以说成“木里木箍”“木的实姑”,这些其实都是“木古(木骨)”的生动式。对于这句土话的意思和由来,民间有三种说法。(1)“木鼓”:树木包着石头生长,二者都是没有知觉的东西,所以用“木里石鼓”形容人反应迟钝,继而引申出“不知轻重、莽撞糊涂”的意思。(2)“木固”:“木”指麻木,“固”指办事固执、缺少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清代清水江木业市场的形成发展引来了省内外“三邦”、“五淘”、“十八帮”木商云集“内三江”。随之,也暴发了清代清水江木业断断续续200余年的“争江”斗争。“争江案”的断决,既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更有军事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11.
马王堆三号汉墓共出有7块木牍,它们较之同墓出土的竹、木简,不仅尺寸较宽,文字较多,而且内容亦很丰富。是研究马王堆汉墓和汉代葬丧制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图一、二)。这7块木牍中,有5块曾先后在《文物》和有关书刊上介绍或言及过,但迄今尚没有专文对之研讨。为有裨于对这7块木牍及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简牍的全面整理和研究,笔者不揣浅陋,择释木牍中的部分语词,以就正于同道。一“移”“家丞奋移主(臧贝)郎中,移(臧贝)物一编。”(图一:1) ——“十二年”木牍此句曾有不同的断句法。一种断为:“家丞奋移主(臧贝),郎中移(臧贝)物一编。”  相似文献   

12.
(一)木活字明代木活字印刷比元代大为流行,尤其万历年间(1573—1619年)印本更多。明胡应麟(1551—1602)云“今世欲急于印行者,有活字;然自宋已兆端,……今无以药泥为之者,惟用木称活字云。”清魏崧云“活板始于宋……明则用木刻。”清龚显曾云“明人用木活字板刷书,风乃大盛。”从以上三人的说法,以及流传的实物来看,明代的木活字确是比较普遍的。  相似文献   

13.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木牍共7枚,陈松长《马王堆三号汉墓木牍散记》(以下简称“陈文”)对其中两枚木牍的个别词语进行了考释,读后有一些不同意见,写出来供大家参考。陈文考释的两枚木牍摹本,见陈文所附的图一:1、图二:1。为了便于称引,我们暂且  相似文献   

14.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遣策共410支,其中两块小结木牍分别记载有“右方男子明童”、“右方女子明童”,还有一块木牍记载着“右方车乘”,随葬物中找不到可以与之对应的具体实物,发掘简报称“这些侍从和车骑,大都见于棺室东西两壁的帛画,没有具体的实物”。  相似文献   

15.
四川木偶戏     
木偶戏即傀儡戏,四川民间亦称“木脑壳戏”、“木肘肘”“棒棒戏”。四川木偶戏的历史,从文献检索,最早可以上溯到唐代。宋代李畴主编的《太平广记》卷122引《逸史》“华阳李尉”条:“唐天宝后,有张某为剑南节度使,……遣蜀之众工绝巧者,极其妙思,作一铺木人,声音关戾在内,丝竹皆备,令百姓士庶,恣观三日。”“一铺木人”即一套木偶...  相似文献   

16.
远古时候,人们生活在地上,用的是金锅银甑,三天只吃一顿。一天,玉皇大帝派天上的牛王君到人间采访,人们告诉它说:“金钢银甑,三天吃一顿。”它回到天上对玉皇大帝说:“人间铁锅木甑,一天三顿。”所以现在人们用的就是铁锅木甑。过了几个月,玉皇大帝又派大北星君到人间采访,只见人们饿得头昏眼花,奄奄一息,问了人们,知道是怪牛王星说错了话,金锅银甑说成铁锅木甑,三天一顿,说成一天三顿,所以人们不够吃了。太北星君把情况回报给玉皇大帝后,玉皇大帝气极了,立即把牛王星推到地上,并且对它说:“人们不够吃了,你下去耕地种粮给人  相似文献   

17.
<正>几次去赛里木湖,都没有赶上花海的美景,去早了,湖边是零星的小花,没有花海的气势;去晚了,短暂的花期已过,仅能看到湖水,十分可惜。从赛里木湖管委会和山友那里了解到,往年湖边的花从5月6日前后陆续开放,花期可以持续到5月底。这一次,卡着时间去赛里木湖,总算是赶上了花期。  相似文献   

18.
昌都地区古称“康”或“喀木”,以区别于卫、藏、阿里等地区。唐代为吐蕃王朝的一部分,元朝统一西藏后,在甘孜地区和昌都地区一带设立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则在这一带设置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长和大头人与寺庙的大喇嘛管理。明末,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灭白利土司后,“喀木”地区归入其治下。固始汗去世后,清朝在这里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辖其地,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领导。清朝还在昌都设立粮站,委派粮台、游击等文武官员驻守,并从四川、云南派有制兵130名驻扎,传递谕旨奏折,保护昌都寺大活佛和粮…  相似文献   

19.
胡德生 《收藏家》2003,(4):17-19
黄花梨是世界名贵木种之一,为海南岛特产。木屑可作香料,并能治疗高血压,又称“降香木”和“降压木”。广东人称“香枝木”。1980年正式定学名为“海南降香黄檀”。民间惯称“黄花梨”。早期记载多作“花榈木”,是一种错误认识。有人称其为海南檀,也是不确切的。海南檀是一种心边材区别不甚明显的材种,因此不能与降香黄檀相题并论。按现代植物分类学降香  相似文献   

20.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件纪年木牍,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虽然文字不长,但它为认定马王堆三号汉墓的确切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经学者研究,已一致认为所谓“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应是颛顼历中的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二月二十四日。但对这块木牍中所记录的内容性质的认识,则不尽相同。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将其称为“告地策”。认为是当世官吏致阴曹地府的过所放行条,并认为木牍中的“主藏郎中”与“主藏君”是杜撰的地下官吏,分别相当于地下丞与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