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做梦的女孩     
我小时候生活在肯尼亚南部一个名叫伊努萨恩的村子里。那里没有公路,没有电,但女孩子们还是选择留在村里。在我五岁时,家里人把我许配给一个六岁的男孩.约定好等我13岁就嫁过去,过传统的生活。但我想要不同的人生。我喜欢学校,梦想长大后当一名教师。母亲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她不想让我重蹈覆辙。我们在别人家地头帮忙种植甘蔗.挣钱给我买校服和课本。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气象部门.提起假拉,几乎是无人不知.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西藏青年五四奖章”.1998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鲜花、荣誉把他捧成了一个传奇人物.然而.当你走近他,却发现他是如此的平凡.在默默地奉献中写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3.
朱红  谷岳 《旅游》2009,(11):28-31
在网上看谷岳的博客.觉得他胆子大,很有冲劲儿,性格应该是特别开朗外向的。他敢把美国一个不错的工作辞掉,背着行囊走世界.而且还是以一路搭陌生人车的方式。另外.他还应该是很滔滔不绝的人,他在电话中告诉我.路上遇见了很多好人和好玩的事.似乎不说不快。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茶的鱼水之需.产生了世界最庞杂繁复的茶叶之路,把藏区与川滇产茶地结台为一个生理上的整体。茶叶之路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个有机的组织.用细致的分工网?渗透到各阶层的经济与文化中。  相似文献   

5.
《华夏地理》2007,(11):70-93
在记忆的海洋里,埃利.肖维尔找到了生命的意义。14岁时.她离开卡斯特罗执政的古巴,成了一名饱受惊吓的难民。43岁时,她参与创建了一家慈善机构,以帮助生活困难的儿童.并记载1960年到1962年间没有父母陪伴而前往美国的1.4万名古巴儿童的人生历程。她说:“苦难记忆是同情的来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刘思祥 《江淮文史》2003,(1):154-167
严茂林,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自称是“一名庸俗平凡的老百姓”,但他有棱角、有阳刚气。他十七岁应招当了战车兵,随即去了台湾,退伍后考大学,毕业后当中学教师至被迫辞职。因为遵守父教,做一个诚实人,为此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曲折。  相似文献   

7.
在泰国北部山区的丛林中,一栋高脚小茅屋一同住着两位坚强的女性。其中一位叫娇吉雅,42岁,重达3吨。另一位叫桑迪,也是40多岁,重79斤。一个是母象,一个是女人,她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桑迪准备大象食物的时候,娇吉雅站在地下,抬起巨大的象鼻,把鼻子像粗壮的巨蟒一样沿着竹子地板游走,直到桑迪递给它一些蔬菜或水果。在这两位相遇之前,娇吉雅在一家非法的伐木场干活。它怀孕时仍然被迫继续拖运木材,挣扎着将沉重的木头拉上陡坡,以致流产。于是娇吉雅开始“罢工”,结果象夫用弹弓打它,让它起来干活。这种做法被象夫称为“使用遥控器”。  相似文献   

8.
安乐山村寿星多安乐是临桂县茶洞乡的一个边远山村.这个行政村有11个[9f3村,总人口825人,其I-I。6O岁U上的老人有109个,占总人口的13.2他有6I至80岁问老人100人,81岁至10O岁儿8人,104岁的1人,当地人把这个村称为长寿村.据...  相似文献   

9.
余春玲 《世界》2004,(10):76-76
80多岁的玛利亚是个孤寡老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她很有兴致地到临近一家麦当劳餐店用早餐。招待小姐看她岁数大.主动破例走出柜台,安排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然后把她要的热咖啡和一个汉堡包端到她的桌上。一股可可香味扑鼻而来.玛利亚心动了,她端起咖啡。毕竟是上了年岁的人了,由于端得太急,她手抖动得厉害,热咖啡泼到她身上.转瞬间漫透薄裙.让她感到了疼痛。这时已经有侍者过来安慰她.问她是否要帮忙。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的生活。当然,我们可以刻意营造一个过去的古代的生活场景,或者把餐厅和其他一些休闲场所设计得古色古香,布置得如梦如幻,使人一走进去,就感觉是回到了另一种生活里,民国的、清朝的、明朝的,甚至更久远,恣意纵横地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11.
我们太需要精神来牵引我们走向一个彼岸未知的生活——地.是如此让人着迷。我们想找寻到历史的重要线索,把我们带到那里去完成生命的一次次体验。那里是一个美妙的世界,是我们想拥有的世界。那里森林密布、溪流潺潺、山岚静默、生命安然……那里的生命享受尊敬、令人仰止。  相似文献   

12.
明红 《炎黄春秋》2002,(6):62-63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他于1904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1936年,巴金在大上海已是声誉卓著,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深深唤醒了年轻一代。此时巴金收到了许多的书信,追求他的人很多,来信中,有一女生写的信最多,言词却不多,落款总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相似文献   

13.
致谦声明     
《旅游》2006,(9):8-8
尊敬的编辑: 您好! 我是连续第三年订《旅游》杂志了,虽则没有时间全部内容细读,但每期的核心内容.精彩文章均拜读了.至少每篇文章的题头、简介均没有漏掉.可以说让我爱不释手,杂志内容实在太好了,令人难忘。至今我把前几年订来的《旅游》杂志,按月一本不少地珍藏着.作为我藏书的重要一部分留在我的书柜里.时不时还常拿出来浏览一下。  相似文献   

14.
哈扎布 草原上的长调歌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东  徐安 《中华遗产》2005,(5):94-98
1947年的一天夜里.内蒙古草原上布里雅特旗乱兵掳掠了当地的王爷和乡民,打算第二天杀死一批人。有一个25岁的青年.不想让自己郁闷而死.于是将心中所有喜爱的歌.一首一首地唱给自己听。不管是被掳掠的人,还是处于敌对状态的乱兵.在黑夜里第一次聆听这些发自生命深处的歌声.都流下泪来。乱兵们没有杀死这位青年.而是让他每天晚上唱歌给他们听。后来.解放军的骑兵追上来把乱兵歼灭了,这位青年被误认为投敌者.即将被处决.他又一次在生命的尽头唱起了歌,解放军骑兵被他的歌声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成为革命军队中的歌手.草原人民热爱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山茶》2010,(11):8-8
不见森林文学青年都知道.曾在云南插队的阿城写过一部小说《树王》.其中写及当年的真实往事:知青们响应党的号召.把大片的原始林烧掉.腾出空地来种粮食。同样在云南插过队的陈凯歌.在1987年把阿城另一部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孩子王》拍成了电影.  相似文献   

16.
雷文彬 《旅游》2003,(5):2-5
这是一个以岩为家、繁衍生息了近四个世纪的神奇部落,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原始森林中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岩居聚焦地…….  相似文献   

17.
顾久 《贵阳文史》2010,(6):8-11
重提李端禁.不因为他曾位居高官.不因为他是贵州走出去的历史名人;更绝非是要把他塑造为神坛上一个僵化的偶像。而是希望今天的人们看到这样一种精神理念.感受李端禁的精神境界、他的见识、他的人格。如何把李端菜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让他真实地活在这个时代.把他视作我们身边的一个长者、一个朋友.把他的信仰内化为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人格力量.是我们重提李端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腊鱼香异乡     
离开家乡这些年,除了对亲人的挂牵,最让我想念的恐怕就是故乡那香喷喷的腊鱼了。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石首市的一个小镇上,依堤而居,堤外就是滚滚的长江,长江九曲回肠的一段就从这里经过。这一带也是江汉平原上最肥沃的土地,是真正的鱼米之乡,近邻洪湖就是因为一首《洪湖水,浪打浪》而闻名全国。在我的家乡,每年临近冬至,到处都要干塘,到处都要开湖,把水塘里的鱼全部打捞起来,把湖泊里的成鱼尽可能地打捞起来。一到干塘开湖时节,到处都成了鱼的世界,一年一度的腌鱼就隆重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日本,是吴清源漫长一生身份认同的两个主题.他在中国成长至14岁,印上了挥之不去的文化胎记,又在日本较好的专业与生活环境中成才成名;但两国近现代史上的交恶与战争,一度给他造成了持续的心理紧张,并波及其生活。政治;麦驾于一个以棋艺为天职的天才头上时,确乎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20.
高原足球队     
我是一个球迷.成为一名足球健将是我儿时的梦想。7岁的时候我就加入了校足球队,后来随父母来到拉萨.但从没放弃过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