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开的旅行     
<正>本期的主题是"开启花样旅行"。花,女摄影家,摄影创作,户外游,这些元素使本期的内容成了花的海洋。花香,总能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花开的地方,总是有欢声笑语;如花的女人,是春天最动人心弦的美丽风景。定位"女人花"的原因,一是刚刚过去的国际三八妇女节。100周年算是大庆,全国  相似文献   

2.
永生之花     
杨金荣 《铁军》2022,(6):19-22
<正>1949年的秋天,一位年轻的诗人写下了他人生最美的诗《花》,从重庆渣滓洞铁窗流出后,被广泛传诵,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诗的前两段如下:我爱花。我爱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花,带着霜露,迎接朝霞,不怕严寒,不怕黑暗,最美丽的在漆黑的冬夜开放;它是不怕暴风雨的啊!风沙的北国,盛开着美丽的矫健的百花。我爱花。我爱在苦难中成长的花,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一朵花凋谢了,但是更多的花将要开放,因为它已变成下一代的种子。花是永生的啊!  相似文献   

3.
<正>迈克尔·布洛克有行吟小诗:春天的第一只蝴蝶身披橙色和紫色从我的路上飞过一朵飞行的花改变了我生活的颜色旅游就是这样,所观所品,全在路上。行程是牵引,像春天里的第一只蝴蝶;品味是人生,像感觉"蝴蝶"是"一朵飞行的花"。因此,生活需要色彩,旅游杂志就更需要诗意、情趣和游、购、娱、吃、住、行的五彩斑斓。从这期开始,我们为读者增设了互动栏目《趣说  相似文献   

4.
井石 《中国土族》2012,(3):32+80-81
老爷山上的刺玫花,刺玫花把人的手扎;人前头见了嫑说话,大眼睛一闪了回答!老爷山上的刺玫花,扎哩嘛扎是折两把;只要尕阿姐说句话,死哩嘛活哩在一搭!说起"花儿",我就会想起大通。想起大通,我就会想起出土于大通上孙家寨的舞蹈彩盆。那舞蹈盆上五人一组手拉着手儿的古人,不就是得了大通灵山秀水的启迪踏歌而舞的吗!  相似文献   

5.
白炽灯下那张把时光凝聚于此的泛黄相片,那张相片深藏着童年的花与梦;那张相片饱含着儿时浅浅的痛和深深的爱。定格在相片上那个可人儿早已笑靥如花,熟悉的面容在香草和阳光混合的甜甜香味下,似乎这一切都变得甜蜜  相似文献   

6.
肖育文 《旅游》2009,(7):72-75
朋友说,《花腰新娘》拍得实在太美了,孰不知,故事的发生地石屏更美。我们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石屏,它所蕴含的美,实在太丰富。洁白的、浅黄的,是温润的豆腐;红色的,是五月成熟的杨梅;碧绿的,是夏天里异龙湖上那一望无际的荷花;橙色的,是秋天里的桔;书香的,是雕梁画栋的老房子,那扑面而来的典雅,以及融化在岁月里的读书声;浪漫的,是海菜腔和彝族花腰舞,浓艳,甜蜜……  相似文献   

7.
<正>"大陆花嫁"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1931-1945),入殖中国东北的日本"满洲移民""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的配偶(相庭和彦等:《満州大陸の花嫁はどうつくられたか》,东京:1996年版,第11页)。与日本男性"对土地的渴望"的移民动机不同,"大陆花嫁"充满对新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相庭和彦等:《満州大陸の花嫁はどうつくられたか》,第469页)。目前日本学界关于"大陆花嫁"的研究多集中在"政策"分析,探讨"大陆花嫁"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作用与角色(铃木裕子:《従軍慰  相似文献   

8.
杨春 《世界》2005,(1):14-14
过年是鲁迅先生家乡上空送灶的爆竹和空气里幽微的火药香;过年是“在炮火中行了宪,在饥饿中民主,有人花一万块钱吃一碗阳春面,有人花几十亿争取一个国大或立委”的痛苦记忆;过年曾经是物质生活匮乏时的一席“盛宴”;过年曾经是孩子小小心中的一件新衣、一个红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江西考古工作中,获得古代瓷器一批,其中有景德镇窑、吉州窑及其他民窑的产品;就釉色纹饰来看,有宋代的影青印花,画花,墨绘,剔花,洒釉;元代的影青,青花;明代的影青,青花等数十余件。为陶瓷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现择其精致美观的和具有出土年代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在福建,有两大水仙,一是漳州水仙,一是漳平水仙。前者是花,后者是茶。但漳平水仙不是花却胜似花,它如兰似桂,造型独特,是独树一帜的乌龙茶类紧压茶。漳平水仙茶传统制作技艺不仅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就在几天前,还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我们在征集磁州窑文物过程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白地黑绘花酒坛,同时也搜集记录了有关这类酒坛的一些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其生产的窑口、年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简略的探讨与分析。 邯郸市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者收藏有数10件磁州窑白地黑绘花酒坛。经过比较,酒坛的  相似文献   

12.
<正>花釉瓷器又称"花瓷",以花釉瓷鼓而闻名。唐代南卓《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羯鼓录》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及大中四年(850年),是有关花瓷的最早的文献记载,也是人们把花釉瓷器称为"花瓷"的缘由。花釉瓷器唐朝初期创烧,鼎盛于唐朝中期,唐末逐渐减少。花釉瓷器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窑变釉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陈峰 《旅游纵览》2010,(11):48-53
<正>儿时有一首流行歌,歌词是:"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从歌词的字里行间能读出约束和趋同。当年,只有在参军或者被表彰的时候,才有机会在胸口佩戴一朵红纸做的红花。佩戴大红花在那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在  相似文献   

14.
蘭萼花     
普洱县城外东门山岭中,相传过去生长着一种美丽的花草,人们称它为“兰萼花”。兰萼花没有绿叶陪衬,只有二尺多高,笔直的一根花茎,颜色绿得莹莹欲滴,每一支花茎顶端只开一朵小红花。红花周围,有八瓣四季不凋的萼片托着,就象一只碧玉碗里盛着一颗红玛瑙,红光闪灼、鲜艳夺目;一阵山风吹来,翡翠般的枝干轻盈地摆动起来,红花散发出阵阵沁人的幽香。兰萼花有个特点,就是怕采摘。若是被人摘下,转眼间就成片成片地落花了;兰萼花不能移植,又没有花籽,花秧好象是从地里自己冒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吴若峰  阿芳 《旅游》2004,(5):68-72
面花,在我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花馍”、“花馒头”,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中国北方“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花选料考究,制作精巧,用色鲜丽,大多通过气息纯正的乡土语言,巧妙地用面粉和颜料手工组合出令人愉悦的形态和风貌,既有能吃的实用性,又有可看的观赏性。其中“秦艺六绝”之一的“合阳面花”就是艺术性颇高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在合阳乡村,面花就是村妇们的精神世界,她们靠制作面花来展示风采,更是用面花来寄托感情。几百年来,黄土高坡上的婆姨们就是这样为自己、也为全人类创造了独一无二的“面花奇葩”。  相似文献   

16.
庆阳剪纸,堪称庆阳文化“四绝”之首。它象旷野里的山丹丹花,包含着粗犷奔放的黄土高原气质,散发着爽心怡神的古拙质朴的清香。郭沫若先生曾称赞这种剪纸艺术“其味天真而浑厚”,“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是庆阳劳动妇女抒发感情的重要方式,也是她们表露艺术才华的最好园地。每逢年节、娶媳嫁女,在黄土窑洞里都得换上新剪的窗花、炕围花、顶棚花、角花;在迎娶新娘的洞房里,要贴象征幸福美满、子孙繁衍的“喜花”;还有箱柜花、粮囤花、纸缸花、灯笼花;馈送的礼品上要贴礼花、寿花等等。一个普通的农家屋舍,总是被她们  相似文献   

17.
爱情诗十首     
赞美爱情诗二首花与绿叶你捧着一束花笑了,你成了花,花成了绿叶,我的目光不由的从绿叶移到了花上。(作于2005年)秋水夕阳前的柳枝,你的睫毛;柳枝后的夕阳,你的瞳仁;粼粼秋水,你的眼波。秋风吹过,掀起你的睫毛,打湿了我的睫毛。你的美,让我哭了。  相似文献   

18.
改变生命轨迹的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拍摄作品《对话》我花了20多年时间。第一张1988年珠峰脚下的《对话》四个画图画的人;第二张1998年四个准备漂流雅鲁藏布江,不知天有多高江有多长的家伙;第三张2002年四个进藏漂泊的女孩。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拍一组照片,回答当然是:不知道。要知道这组照片也就拍不出来。就像“’98雅漂”。  相似文献   

19.
刘旸 《沧桑》2014,(3):227-229
觚早在商周时期便以用作一种盛酒之器而出现。随着觚的功能演变,到宋以后,觚逐渐被称为"花觚",花觚的器型也逐渐发生变化,先后经历由繁到简、从简到华美的蜕变过程。其装饰手法也由单一到变化多端,穷出不末。本文以清代花觚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清代花觚的造型、装饰及其艺术特征,探究不同时期的花觚艺术风格及使用功能,体会花觚的形体美、装饰美。  相似文献   

20.
谢凡 《旅游纵览》2014,(4):28-31
<正>花一样的季节,花一样的年华,人生如同盛夏的花朵;任凭岁月蹉跎年华流逝,心中只要有阳光雨露,迎风怒放,香气满枝头。登陆皮皮群岛出于对泰国南部皮皮群岛(PhiPhi Island)的喜爱,我5次投入它的怀抱。其独有的泰国南部海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让人痴迷沉醉。当然还有清澈的大海,整洁的环境,淳朴好客的当地人,以及四季绽放全然盛开的花儿……当提起皮皮群岛,人们定会想起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