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孩子幸福是每位家长的美好心愿,幸福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来自于良好的心态,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体验快乐、理解幸福、感受幸福。让我们在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与孩子共同分享生命中的每一份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这一代孩子“高智商、高敏感、高脆弱”,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是新新人类,如果延续传统的居高临下家长式的教育,一定无法与孩子沟通。家长只有赏识孩子,怀有“花苞心态”才能让孩子快乐,让教育变得轻松。“花苞心态”让家长豁然开朗周弘总是听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毛病越来越多,真难管!”在他看来并不是这样,他说:“以前是一个大人挑六个孩子的毛病,忙不过来;现  相似文献   

3.
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具体怎么做,说一说我的经验供参考。要点有三: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长。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相似文献   

4.
孩子视唱练耳教学并非等同于成人视唱练耳教学地简化版,而是拥有着其自身地独特性和要求。在孩子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以外,还应积极思考拥有效地教学方法,孩子地心理变化以及家长大人老师地配合心态等等因素对于教学实施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具体怎么做,说一说我的经验供参考。要点有三: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长。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6.
知足     
丁杰 《文史月刊》2012,(6):78-79
近些年来,人们常常讨论现代人眼下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实际上,人们生活得幸福不幸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很高,但他也可能会感到生活得不幸福;反之,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他也可能会感到生活得很幸福。其实,人们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取决于每一个人有没有知足的心态,而并不在乎你挣了多少钱、你当了多大的官、你的生活水平有多高。  相似文献   

7.
正"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一如书的名字,孩子你慢慢来,这段卷首语带给我更大的是震撼和思考,不自觉会在书店吵杂的环境中沉静下来,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驻足读完,一种温馨的感觉萦绕在心间:感受做妈妈的幸福,回忆做孩子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在同龄孩子中表现出“不优秀”,而这“不优秀”通常会体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不优秀,只有调整方法,力争使每一个孩子不掉队。作为家长,你面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时时让你体验挫败的孩子,你应该做的也许只是下面几方面的内容。面对“事实”,调整心态。面对孩子的“不优秀”,我们总能看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家长的挫败感就越强。主要原因可能来自几个方面:“不优秀”的学生家长群体中,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儿童教育,犹如用湿手去抓肥皂,松了抓不住,紧了也要滑掉。"这是新加坡一位教育家打的比方。意思是:教育孩子要找到适当的"分寸",严慈相济,顺其自然,越贴近孩子越好。以下是我一贯倡导的8条建议,让各位家长从中找准贴近自己孩子的"分寸"。真没想到,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许多家长反映:按照这些原理,找准教育"分寸",真灵!孩子能接受,乖乖地服从,快乐地进步起来。1.享受生活,要贴近孩子父母愿把最大的幸福快乐还给孩子,这本来是健康有益的。但是,有的超过了家庭条  相似文献   

10.
宝宝上幼儿园,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要想让幼儿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必要的。家长要让孩子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把幸福还给孩子,因为没有幸福的童年,就不会有幸福的人生。老师没有教育的幸福感,就不会好好教孩子。所以应该把幸福还给教师和孩子  相似文献   

12.
余光祥 《神州》2012,(13):348-348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似乎怨声载道,老师们老足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的守纪,老说孩子顽皮;为了孩子的仔细,老说孩子粗心……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究其原因就是老师没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3.
宝宝在幼儿园受委屈了,身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们要不要就孩子的情绪和心态跟老师沟通一下呢?妈妈经验:哪些情况需要父母介入沟通丁丁妈:幼儿园严格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抵触幼  相似文献   

14.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从他呱呱落地开始就有了这种人性的需求。孩子自然也不例外。有了爱,就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成长的道路充满阳光。而这种爱又并非是简单的关爱和呵护,它是以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促进幼儿幸福成长为目标的"爱",  相似文献   

15.
"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可真想要把孩子夸好,还要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奖的艺术。夸孩子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某种心理需要,而是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思想行为。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  相似文献   

16.
张玲 《神州》2012,(7):305-305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如何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确引导,细心呵护,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于冬雪 《神州》2014,(3):122-122
<正>在当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性的旗帜下,我们的首要工作是让孩子在语文课堂幸福成长,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为此,语文教学应还孩子以"梦"的快乐与自由。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儿童"梦"的生成也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当情境——这一儿童乐于亲近的胶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的形态呈现于面前时,他们内心的潮汐开始涌动了: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喜欢的角色让她们关注;蝙蝠怎么能在漆黑的深夜自由飞行呢?与既有经验的冲突让他们好奇进而探索;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诗  相似文献   

18.
范圆圆 《神州》2013,(7):99-99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确实在物质上也用不着偏激地刻薄自己。在这一代孩子的身上,再想让他们体验吃不饱、穿不暖、学会勤俭节约,已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教师就是利用合理的教育,让孩子们能用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不仅让孩子们学会在物质上能积累财富,同时还能在技能上发挥潜力。  相似文献   

19.
第三章 唤回天真无邪的童心美国孩子不比中国孩子幸福太多,甚至还有中国孩子不多遇到的痛苦。迪斯尼乐园如果被我买下,我将贴出一张告示:拒绝胖墩入内……  相似文献   

20.
1948年4月,重庆女子杨妹“九年不食”的报道见诸报端。随之,全国各地相继有自称不食者出现,社会各界及政府对此异常关注,全国范围内一度掀起了为期数月关注杨妹的热潮。“杨姝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得以迅速扩大是当时国统区恶劣的经济环境及生存条件之下民众心理与关切的集中反映。人们对“杨妹不食”的极大兴趣及杨妹等不食者“不食反为食”的矛盾心态及动机,无不从一特定角度描绘出国统区民众当时真实的生活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