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涑水源头考     
<正> 历史上关于涑水源头的记载不同。《水经》认为:“涑水出河东闻喜东山黍葭谷。”郦道元注日:“俗谓之华谷”。《明史·地理志》与乾隆《绎县志》以为涑水发源绎县东南的陈村峪。按绎县东南地汉魏时属闻喜县,陈村峪又正在华山一带,与郦注华谷相当。即上述陈村峪源头说与水经观点一致。明代有人提出另一观点。据《山西通志》,闻喜人李汝宽万  相似文献   

2.
杨远  董睿 《文博》2006,(4):30-32
河南省文史馆藏有一张由元代画家高克恭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书丹的石刻拓片——《玉清观碑》,高264.5cm、宽85.5cm。碑额二行,行二字,篆书(图1);碑阴额二行,行四字,楷书(图2);碑文十七行、满行四十七字,楷书(图3)。王之纲  相似文献   

3.
《康熙御书碑》(图一)原为朱裴墓遗物,现藏于山西省闻喜县博物馆,此碑立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碑长116厘米,宽42厘米,厚14厘米。该碑四周阴线刻云龙嵌珠,碑文分诗、志两部分,左部为康熙御书中唐诗人常建的《三日寻李九庄》诗文,行书7行,每行4字。  相似文献   

4.
左邑县是秦因晋都曲沃而置,故址即今山西闻喜县所在;闻喜县则是汉武帝升左邑之桐乡而设,其地望在今闻喜县东北、涑水南岸的东王村附近;东汉时并左邑入闻喜,县治则由桐乡迁到左邑故址。北魏时,闻喜县改属正平郡所辖,县治由汉晋故址迁于甘谷口,即今闻喜县东北之东镇稍东;北周武帝时,闻喜县与州、郡一并移治柏壁城,在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处;隋开皇十年(590年),县治又迁回甘谷口;唐元和十年(815年),再西南迁于桐乡故城,亦即西汉闻喜县故址;五代时,闻喜县又移还左邑故城,历宋、元、明、清至今未变。  相似文献   

5.
<正>在莆田元妙观三清殿东厢庭院碑园内,有一方宋绍兴八年(1138)勒石的《祥应庙记》石碑(图一),是研究我国宋代对外交通贸易和地方史等的重要实物史料。该碑为灰砾岩质地,色墨黑。通高140、宽87厘米。碑额隶书,碑文楷书。全碑计34行,满行63字,全文计1876字,除13字磨损无存和16字略损外,余完好无缺,清晰可辨。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苏州城中景德路城隍庙工字殿墙上,有一块著名的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现已断裂成8小块,亟待抢救.该碑分正反两面,正面刻《重浚苏州城河记》,记载了清代嘉庆元年(1796)8月至次年5月,苏州城内全面疏浚河道的经过.反面刻有《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图的上部刻有《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引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芥 《东南文化》2006,(2):43-43
三国孙吴碑刻传世的仅4块,数量虽少,其书法价值和地位却很高。人们将这4块碑谓之“吴碑四种”,即《国山碑》、《天发神谶碑》、《谷朗碑》、《葛祚碑》。其中《葛祚碑》在我国碑刻、书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现存第一块楷书碑。碑高177、宽74厘米,圭首,有穿,穿下刻“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3行12字。碑在葛祚故里江苏句容访得,1965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晋人干宝《搜神记·葛祚碑条》卷十一记载了葛祚为衡阳太守时,为民除妖,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葛祚碑》书体为标准楷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隶书碑盛行于汉代,可传世的西汉碑却极为…  相似文献   

8.
江苏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文物普查中,在蠡口乡朱庄原陈孝子祠堂废址上,发现一块《宋陈孝子祠堂之碑》(图一)。该碑汇集著名书画家沈周、文学家邵宝、名臣吴一鹏手迹于一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宋陈孝子祠堂之碑》,青石质,高167、宽71厘米,圆首。碑额阴刻篆文"宋陈孝子祠堂之碑"八字。碑文分为四部分:右上方为《苏州志纪异》,抄录了《苏州府志》中关于陈孝子事迹的记载。这段碑文为楷书,共7  相似文献   

9.
东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以下简称《乙瑛碑》),是我国古代碑刻中素负盛名的优秀书法作品之一。宋代以来迭经著录,唯欧阳修《集古录》称《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洪适《隶释》称《孔庙置百石卒史孔龢碑》,郑樵《金石略》称《司徒吴雄等奏孔子庙置卒史碑》,均是异名同碑。碑高约2.6、广1.28、厚0.24米。碑文为隶书,阴刻,十八行,满行四十字,第八行首"制日可"三字提高一格。文终刻"宋嘉祐七年张稚圭按图题记,后汉锺太尉书"楷书跋文。碑两侧刻有缠枝花纹间以灵芝形纹。碑载孔子十九世孙孔麟,请置百石卒史一人,掌管孔庙礼器。鲁相乙瑛书言于朝,  相似文献   

10.
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现藏清乾隆二十三年镌河南省开封、归德、陈州、汝宁四府三十六州县水利图碑(以下简称《水利图碑》)一通,高88、宽162、厚20厘米。碑体基本完好,图、文清晰。其内容分左右两个部分:右边是开、归、陈、汝四府所属各州县的河渠综合图。包括西起密县,东至永城,北自黄河,南达新蔡,广袤五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主要河道和沟、渠,并各注明  相似文献   

11.
尹东郊《重新凌云寺记》碑跋语干树德去乐山古城之东隔江一里许的凌云寺中,在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右后侧天王殿外空坝的左前端,矗立着的石碑就是尹东郊《重新凌云寺记》碑。该碑高约3米、宽约1.5米,为一回首方跃的石碑。碑额为篆文,正文为楷书。因立碑已有五百年,...  相似文献   

12.
从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看北朝道教造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原石已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曹琦同志有旧藏拓本。碑通高1.47、宽1.12米。碑额十五行,行四字,字径7厘米。阳文楷书。题作"此周文王之碑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树其碑元年岁次丁丑造"。碑文凡四十行,行三十四字,字径2.5×2.8厘米,共一千三百余字(图一)。碑早经《舆地纪胜》、《舆地碑目》、《金石苑》、《金石目》、《十二砚斋金石  相似文献   

13.
贾双喜 《文献》2005,(1):238-251
《北凉沮渠安周造像记》又名《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北凉承平三年(445)刻,清光绪间在我国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今新疆吐鲁番东七十里的哈喇和卓)出土.①北凉中书郎中夏侯粲撰文,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七字,每字界以方格.  相似文献   

14.
邹县元代李裕庵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5年3月,在邹县火车站扩建工程中,发现了一座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的墓葬(图一)。过去,这一带有封土堆数个,石碑两块。因长年雨水冲刷及耕作取土,封土渐消,碑刻也已破坏。这两块碑一是李裕庵墓碑,据《邹县新志》载:"元裕庵李先生墓碑铭,西门外车站东。"一是李之英墓碑,据《邹县志》载:"李之英墓在城西北三里有碑,元锦州同知。"清朝光绪年间文献记载,李姓是土居世族:"李氏自元、明至今有显传者二十一代。"由此推测,李姓家族的祖茔文,也就在这个地段附近。我所清理这座墓葬时,在封土中发现了几块破碎的碑石,其中一块刻有:"……山县儒学……府君之墓"(图二)。在附近苗圃内  相似文献   

15.
<正>《平江图》是一幅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市)碑刻城市地图。图碑高270厘米,宽140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石刻地图。该图现存于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国家测绘资料档案馆存有该图拓片。《平江图》在1917年8月重刻过,主要在原碑基础上加深,没做任何增减。学术界在《平江图》的研究中取得丰富的成果,梳理对《平江图》的研究,对于深化苏州城市史、地图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成碑时间及其监制者从清代开始关于《平江图》的成碑时间就有很大的争议。张勇坚《平江图与古代苏州》1概括了20世纪之前《平江图》成碑时间的五种说法,一是绍定二年  相似文献   

16.
南宋《平江图》碑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即宋代苏州文庙旧址内,它与《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合称“苏州文庙四大宋碑”,在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称为“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平江图》碑刻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是苏州城(当时为平江府治所)的一幅石刻平面图,由郡守李寿朋主持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济源县位于豫北西部,其南临黄河与洛阳相望,北依太行与山西为邻,扼晋、豫孔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85年我们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两块明末碑、碣,现介绍于下,并对碑碣中反映的明末农民起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布政使司右参议荆之琦》碑(以下简称《碑》): 该碑现存济源县王屋乡阳台宫玉皇阁东侧,高约2米,宽仅0.68米,厚0.18米。该碑圆首正中楷书“钦差”二字,两侧阴刻双  相似文献   

18.
司马芳残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五二年西安市整修下水道时,在市内西大街广济街口挖出司马芳残碑,仅存上半段,且断裂为三块,即日运回西安碑林保存(图一、二)。这碑原立于汉长安城中。按《水经注·渭水明渠》条:"明渠又东径汉高祖长乐宫北,本秦之长乐宫也。……故渠北有楼,竪汉京兆尹司马文预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南平市有一块南宋绍兴丁卯年(十七年,1147年)立的巨碑,碑身用黑砚石(产于福建将乐,俗称将乐石)雕就,高3.125、宽1.64米,下奠花岗石龟趺基座。碑额双行竖写篆书"南剑州重建州学记"8字。碑文真书28行,满行49字,全碑连额总共1115字。篆书婉丽,楷书严劲,刻工精谨,虽历800余年仍芒铩如新,全碑损泐仅17字,亦仍依稀可辨(见图)。北宋大规模兴学,始于庆历四年(1044年)。据《宋史·职官志》载:"仁宗庆历四  相似文献   

20.
方城县城关镇民权街市民赵文章家院内现存放着一通《双忠祠记》石碑,碑文记载了明代中叶刘六、刘七农民起义转战河南的业迹(见图)。《双忠祠记》碑,额身一体,残高1.55、宽0.90、厚0.30米。额篆书双忠祠记,碑文楷书,22行,满行44字。碑刻于嘉靖十二年。碑文内容虽系封建统治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