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考场作文因为时间紧迫、精神紧张而往往使考生不能轻松下笔,其实,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没有什么区别,只要你掌握三大法宝,相信你在考场上一定能轻松作文。  相似文献   

2.
200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做到了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作文命题独具特色,在贴近生活、回归人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写出个性特征的命题理念指导下,请考生就“泥土”引发的联想,写一篇作文,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题目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它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文体不限”后只能写记叙文类、议论文类的状  相似文献   

3.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一个亮眼的题目,可称之为明眸善睐第一瞥,或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或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或使人一见钟情,引起阅读的兴趣。好的题目,可以体现作文的思想主旨,展示考生的智慧与匠心,体现考生的文字功底,故不可忽视。那么,如何巧拟文题呢?我向大家推荐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沈虹 《南京史志》2009,(12):2-4
2009年中考作文题为《今天真好》,这个题目写作空间很大,可以叙事,可以写景,可以议论,只要关涉今天,能让人由衷感叹:今天真好!写作就算成功了。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重要而又艰难的教学实践活动,缺乏人生体验和真挚情感是造成学生写作障碍的主要因素,文之无"情",行而不远。因而,本文尝试抓住"体验"与"对话"这两大实践话题,培养和激扬学生情感,探求具体可操作的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华云 《神州》2013,(6):149-149
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情,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作文教学谈一些看法,寻找学生写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1983年到1984年,围绕如何对待金钱,《中国青年报》刊登系列文章,提出"反对‘一切向钱看’"。30年来,"一切向钱看"屡次遭到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但令人痛心的是口诛笔伐挡不住"向钱看"的强烈欲望,逐利对社会的侵蚀深入骨髓。当下的社会问题,无一不是"一切向钱看"惹的祸。——街头小贩用假羊肉,路边小馆用地沟油,大型超市卖染色馒头,国际连锁店用苏丹红。一串羊肉、一根油条、一个  相似文献   

8.
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称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有所变化。可是,在现已出版的志书中比较多的只记述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称谓,而没有使用国营经济、国营企业等称谓。文章通过三个方面的分析后认为,从尊重历史出发,应按照不同历史时期采用的称谓记述在志书中,并指出了各种称谓记述的时期,以贯彻方志存真求实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考试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作文之写作,将是极其重要的一役;如果将考场作文写作比作一次建筑的修缮,那以"未雨绸缪"来比考前的查漏补缺,也未尝不可。在中考即将开始的日子里,谈一谈考场作文的"秣马""厉兵"与"绸缪",对备战中考的初三学子来说,不无裨益。我们谈考前的"厉兵秣马",先要反对两种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情感的载体。2010年中考仍将语言表达作为作文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完成考场作文时全力打造语言亮点,使语言精美鲜活、出彩出新,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下面介绍几种加工锤炼语言的方法,或许会使同学们的语言有“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11.
12.
王惠娟 《神州》2011,(8X):163-163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一般的初中语文测试题中,包括中考,“写作”作为与“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相并列的一块内容,占有30%~40%的分值。因此,写作也倍受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的重视。然而,尽管许多语文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仍然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李猛 《南京史志》2022,(Z1):34-38
<正>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参加中考的关键时刻,本刊特别策划了中考作文考前专题辅导系列,从本期合刊开始,一直到6月中考结束。考前辅导主要从审题立意、结构、内容、选材、细节等方面进行。“写作文最怕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回答:“怕跑题。”诚然,一旦偏题走题,即使自己才华横溢,也会陷入“滑档”的尴尬境地。因此,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如何,决定作文的高低、成败。材料是作文的基础,它不仅是形成观点的基础,而且还是表现主题、说明观点的支柱。写作时必须注意选用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的材料,尤其要注意材料的新颖。所谓“新”,就是材料能深刻反映主题,但不平庸、不落俗套。学生的作文往往缺乏新意,这同平日忽视材料的积累和不善于选材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中考,自2008年始采用网上阅卷。近两年又有许多地区的中考加入了网上阅卷的行列。中考作文网上阅卷是如何操作的?在这一背景下考场作文写作应当注意什么?这都是考生希望了解的,而了解这些对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也大有裨益。网上阅卷是考试评卷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教育部认可、推行并经过多省市试验证明的先进阅卷方式。  相似文献   

16.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of medi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eras affected the building of new method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s well as between the people themselves. By virtue of media like Dibao 邸报 (court liaison reports), drama or novel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could reach beyond space and object restrictions. These media could thus rapidly spread particular or individual news to the general public, making those who were absent from the scene feel as if they were “experiencing” it, and at the same time allowing them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ffairs beyond their knowledge. In this way, mass media surpassed the individual living sphere, ultimately forming a “public sphe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se media, each individual could join this “public sphere” and be connected with the imagined “general public.” That is to say, mass media created an “imagined society.” In addition to a personal limited “real world,” there was an immense “fictitious world” for everyone to take part in and experience. Accordingly,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developed into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individual and the abstract society, which could cut across space limitations, and establish an immense “public society.”  相似文献   

17.
王青梅 《神州》2011,(8X):125-125
在课堂教学中,课后题的地位因教师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同而变得起伏不定,要么题题落实,浪费时间;要么略讲一二,一笔带过,无形中课后题成了课文的尾巴,附属品甚至累赘,失去了其让学生思考、领悟的独特价值。这样的实际效果,我想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研究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一方面是教师本身对语文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精神理解不够造成的,是有悖于编者的良好意图的。  相似文献   

18.
冉兰瑞 《神州》2013,(12):104-104
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源于学生本身写作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詹本翠 《神州》2012,(18):116-117
中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技能潜能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把写作的方法告诉给学生,必须加强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是教师将人世间的情和理融于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这是阅读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认识。反之,写作的核心就应该是写出意义,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至理名言的思辨,至趣机智的穿透。所以,情、理、趣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所谓“千古文章意为高”。一篇考场作文同样如此,评判者评判的第一把尺子首先是丈量文章的立意:立意的基本正确使文章获得基本等级,立意的深刻巧妙使文章获得发展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