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朝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7~9世纪唐与朝鲜半岛在文化领域交往频繁,唐在儒学,佛教,道教,律令典制,科技等方面对朝鲜半岛影响深远,同时朝鲜半岛也在文化方面影响唐朝  相似文献   

2.
粉青砂器是朝鲜半岛生产的一类传统陶瓷,与朝鲜白瓷并称为朝鲜王朝两大代表性瓷器,其在高丽王朝末期出现,以高丽青瓷为发展母体,在象嵌青瓷的原型基础上加以完善,用化妆土进行粉妆,施釉后烧制呈现出灰青色,被誉为“温馨的瓷器”。近年来,学术界对粉青砂器的关注不断加大,但对粉青砂器铭文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梳理考古资料,尝试对粉青砂器铭文进行分类,并总结分析其铭文特点,讨论铭文与器型、纹饰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对粉青砂器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代以前山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山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文化交往始于秦代.本文从考古实物出发,在韩国出土的考古实物中辨别出来自战国时期齐国的铜剑和铜鼎等遗物,从而以确凿的考古证据证明山东和朝鲜半岛南部的人员与文化交往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战国时期齐国亡民应是从山东半岛出发,经海路直接东渡到达朝鲜半岛南部的,这对于纠正学界认为这条航路开通于南朝刘宋时期的传统认识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王朝的400多年间,是中国和朝鲜半岛交往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两地考古发现的城址,竖穴土圹墓、竖穴木椁墓和瓮棺葬等墓葬,瓦当、铜镜、钱币以及盖弓帽等出土遗物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汉王朝与朝鲜半岛的关系,既有政治上的联系,又有文化上和经济上的交流。公元前2世纪后半和公元前后,是交往的两个高潮时期。这种交往,是通过辽东半岛路线和渤海及黄海等海上通道实现的。汉文物的流入、技术的传播、文化的交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于朝鲜半岛国家的形成有着某种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艳丽 《神州》2013,(35):38-38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酒与文人以及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酒”不仅是作为一种消遣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作为一种催化剂而存在在文人与文学作品之中。饮酒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一种寄托,同时它也作为一种文化记载在文学作品中为后世所知晓,文人在畅饮之时创作出了寄托他们精神的传世之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成为这一时期文人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6.
山西浑源窑"镶嵌青瓷"与高丽象嵌青瓷、朝鲜"粉青沙器"在外观上很相似。朝鲜半岛的这些瓷器品种受到过磁州窑类型化妆土装饰技法的影响,而浑源窑镶嵌青瓷则是化妆土装饰的直接沿伸。它们工艺同源,但看不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淼 《湖南文史》2014,(7):52-52
《三国演义》篇首词下阕说:"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阕词明白如话,笔者少时初诵时不免有了疑问: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是"白发渔樵",而不是其他人呢?  相似文献   

8.
王文元 《丝绸之路》2011,(13):48-51
街亭,甘肃天水市秦安县的一个小乡镇。但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以街亭之战而闻名古今。马谡,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但最终因街亭之战而被砍头,小小的乡镇也就成为一个文人梦想破灭的地方。诸葛寨中国民间公认有大智慧的人,曾四次出兵陇右、北上伐魏,但最后却出是由未捷,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9.
周军 《文史月刊》2009,(10):37-41
现代文坛大家、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郁达夫一生给文学爱好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同时,他在爱情和婚姻上的传奇经历,也为后人瞩目。他留在杭州市大学路场官弄63号的“风雨茅庐”,虽然历尽沧桑,却风韵依旧,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东汉文人的入幕经历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幕府特征的演变,入幕文人的士风发生了从忠君到忠主的变化,这一变化深深地影响到东汉文学精神的变迁。东汉前后期,入幕文人的书写内容经历了从规谏幕主到歌颂武功的变化,写作方式也从依经立义转向了自骋其词。文人入幕是影响东汉文学嬗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蓉 《黑龙江史志》2013,(17):76-76
宋朝留给世人的印象是难以理解的,后人对于宋朝所给予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它上承开放包容的大唐王朝,下接和中原文化格格不入的草原帝国。宋朝虽然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高峰时期,但是却挡不住草原民族的铁骑;宋朝是刻板的朱程理学的发源时期,是文化大繁荣时期,大家辈出,文化兼容并包,种种因素之下孕育出了宋朝繁盛的文人政治,文中主要就宋代文人政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谣谚,是典型的民间文化,但无论创作、记录还是传播皆与文人的参与密不可分。从宋代记载的谣谚传播现象分析,宋代文人不仅记录口传谣谚,使其留于碑刻、墙垣,载于各类典籍,增强谣谚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参与口头谣谚的创作与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考察宋代谣谚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揭示宋代文人在谣谚传播中的作用,有助于对文人在民间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影响做出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有清一代是城市私家园林发展的极盛时期,构园及园居生活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已成为文人官僚们所追求的社会时尚,私家园林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的个性与他们内在的思想境界,是造园者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得以尽情发挥的一个地域空间。而园林,特别是一些名园,往往还是士人官僚们交游、论诗抒怀的主要空间。但是,私家园林却极少历百年而不衰者,除了建筑物的自然损坏之外,其兴衰之变与园主的政治际遇紧密相关。总之,私有园林以一种无序状态消长于城市空间,但它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私有财产在各种政治因素影响下出现的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4.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东南文化》2004,(4):47-50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文人的心理结构产生过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宋建立与士族文人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宋重建皇权政治 ,其社会基础虽有所扩大 ,与北方士族文人的合作最终仍成为诸多关系中的主体内容 ,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义熙北伐”这一事件却起了促成作用 :京口集团的内部分化与斗争导致了一部分“情非造宋”的将领被清除 ;前期总领全局的关键人物刘穆之的早死 ;加上南人“谦退” ,放弃权力。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权力真空 ,成为填补历史必然性缝隙的偶然因素 ,世家大族中的少壮派遂亦藉此而起  相似文献   

16.
终唐一代,唐政府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太宗和高宗时期,唐军先后灭掉百济、高丽,后又出兵新罗,以战为主。高宗时期,采取退守政策,新罗也基本统一朝鲜半岛,此后双方进入到长期的和平相处时期。在本文中,笔者在学习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政权与朝鲜半岛的和战形势的由来及其影响再作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隐逸文化自古以来为文人提供了精神自由的可能。吴中文人之隐逸传统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明以前,吴中文人已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貌,出现了家族隐逸的趋势,文人或以学隐,或以艺隐,并兼重孝道。明代的吴中文人隐逸,或为避祸,或为自娱。虽避隐一地,仍积极参与家乡活动,影响地方士气。同时,吴中文人亦以不同艺术形式表现个人隐逸生涯。或借助隐逸图绘,以画作表现隐逸生活与隐士高节。或誊抄前代隐逸文学作品,以表现隐逸之好。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管理选拔考试制度。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使士大夫阶级被颠覆,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结构随之解体。士大夫没有了,读书人依然存在,但没有科举制的牵引他们与为官为绅失去了必然的联系,被逐出了政治权力的中心,也找不到相应的社会定位。随科举制革废带来的国家体制内读书人(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和传统士人有着紧密的联系,折射着古代文人的某些情怀,影响着文人的心态观念。宋代文人尤其偏好茶,他们在品茶中品味人生,追求清雅脱俗、淡泊悠远的精神世界,形成了深沉内敛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晚明到清代中期的二百年间,江南地区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画舫。江南水网纵横,深宅高屋里的青楼故事在这里转移到水上。不过,艳游的画舫却隐藏着求仕无门的深深悲哀。是时代的无奈,才把这些大好青年的年华虚度,将治国齐家的远大抱负,驱赶成了桨声灯影里的窃窃私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