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于2004年被盗时发现。经报请山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2004-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和绛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北距下庄村1.2公里,东距绛县县城约  相似文献   

2.
南普恒 《文物世界》2012,(2):8-14,7
一、前言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以西约11公里的横北村之北,南北约长200米,东西约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1]。2004-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西周鼎、簋、甗、盘、盉、鬲、觚、爵等铜礼乐器180余件。从铜器铭文、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级别可知,该墓地为西周时期佣国国君、夫人及其国人的墓地^[2]。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在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绛县公安局破获了雎村墓地被盗案。雎村墓地位于山西绛县卫庄镇雎村北500米的台塬地上,西距绛县县城约5公里,距著名的横水倗国墓地约20公里。2011年6月,墓葬因被盗而首次发现。2013年墓地再次被盗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和勘探,勘探面积7万平方米,发现了近1500座墓葬。2015年7月开始考古发掘,这时墓地被盗已经非常严重了。发掘至2018年1月,共清理墓葬800余座,其中大型墓葬全部被盗。墓地时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  相似文献   

4.
陕西宝鸡市关桃园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桃园是陕西省宝鸡市西部深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属陈仓区(原宝鸡县,2004改制)拓石镇,位于渭河东北岸一块发育较良好的黄土台地北部,北依骆驼山,南面渭河和西秦岭群峰,东距宝鸡市83公里(图一),西距甘肃天水市110公里。在南北长约700、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可见到多处古文化遗存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唐薛儆墓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一墓葬位置和发掘经过唐代薛儆墓位于皇甫村南约1公里处,在运(城)万(荣)公路34.5公里处以西约200米,隶属于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皇甫村,墓葬编号为95万皇M1(以下简称M1)。墓葬之西为孤山,之东为稷王山,北有汾河(...  相似文献   

6.
辛宇  辛怡华  胡望林  王颢 《文物》2023,(3):28-37
<正>旭光墓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马营镇旭光村东南,墓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东侧为东沙河,西距石鼓山墓地约5公里,与渭河北岸戴家湾墓地相距约4公里(图一)。为配合城市建设,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旭光村开展了两次考古发掘: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发掘墓葬8座,其中西周墓5座、战国墓3座;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发掘墓葬69座,其中西周墓40座,东周墓25座,汉、唐墓各1座,  相似文献   

7.
友好村墓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镇友好村西约1.5公里处一较高山梁的顶部,西北距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约10公里,东距乌尔吉木伦河3.5公里(图一)。2011年7—8月,为配合集通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联合对友好村西北的二道梁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过程中于遗址西侧一山梁的顶部发现近期遭盗掘的10余座古墓葬,墓葬周围发现遭盗掘出的烧过和未烧过的人骨、新石器时代泥质红陶片等,遂对该处墓地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清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勐  王策  李永强 《文物》2022,(12):30-41
<正>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玲珑巷发掘了一处明清时期的宦官墓地。墓地位于海淀区东南部,东距二环阜成门桥约5公里,北为玲珑路,南临恩济街,西为蓝靛厂南路,东临北洼路,分布于明代寺庙摩诃庵(现为八里庄小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的东、西两侧,可分为两个墓葬区(图一)。其中,  相似文献   

9.
宋建忠  南普恒 《文物》2012,(3):79-86
西周倗国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部,北距绛山5公里,在这里出土了铜器、漆木器、玉器、陶器等大量的珍贵文物[1]。在出土青铜器的表面,发现了4件纺织品残片,编号为样品1至样品4。其中样品1位  相似文献   

10.
一、墓地地理环境及概况 蘑菇山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北约4公里处的台地上。西北距满洲里市区约21公里,北距中国与俄罗斯国境线约5.5公里,南距蘑菇山(662高地)0.5公里,东南距乌勒革宁河3.5公里、距扎赉诺尔鲜卑墓群10公里(图一)。墓地东南是一道隆起的山岗,  相似文献   

11.
<正>目次一地面封土与陵园建筑二墓道及过洞天井三墓室结构四随葬品组合五墓主身份六结语北魏由拓跋鲜卑建立,墓葬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随着考古材料不断积累,纪年墓的资料日渐丰富,为探讨北魏中后期墓葬等级、丧葬制度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发现的北魏墓葬近两千座,经考古发掘的不到一半,其中纪年墓信息较完整者有七十四座(附表)。纪年墓主要分布于平城和洛阳地区,墓葬年代则集中于北魏中晚期,其中最早的为太延元年(435年)破多罗太夫人墓,最晚是永熙三年(534年)李仲胤夫妇墓。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地面封土、墓道规模、墓室结构、随葬品组合、墓主身份等反映的文化因素讨论北魏中后期墓葬的等级规制,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e Treasury of Atreus, the largest and most impressive of the nine tholos tombs found at Mycenae, stands by itself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a bowl in the east slope of the Panagia ridg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omb was constructed on this particular spot so that it would be seen from the trackways/roads that led to Mycenae from the east, south-east and south-west and from the main pathway to the palace. The view of the acropolis hill and Mt. Profitis Ilias from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earthen mound above the tholos also appears to have influenced the choice of loc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Treasury of Atreus was, like the tomb itself, a political statement, calculated to show that the ruler who built the tomb succeeded in extending the territory of Mycenae across the central Argolid.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至9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在偃师市阎楼村清理一座封土墓冢。墓冢上部原筑封土为圆形,最大径28米。墓葬为单室土洞墓,由长斜坡墓道、甬道、长方形土洞墓室三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残存陶器、瓷器、铜器、石器等28件。据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该墓时代应为东汉晚期到曹魏时期。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为配合洛阳铁路枢纽建设,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孟津县平乐镇马村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墓葬(C10M823)。C10M823位于汉魏洛阳城西北部约6公里,西距焦柳铁路约0.5公里,东距二广高速公路约1公里(图一)。一、墓葬形制C10M823形制较特殊,由墓道、甬道、墓室和耳室组成,主室为砖室,耳室均为土洞(图二)。墓葬方向185度。墓道位于墓室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大同市大同县陈庄北魏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山西大同市大同县瓜园乡陈庄村东的高坡地段联合发掘了一座长方形斜坡墓道双砖室墓。此墓出土陶器、铁器、铜器、金器、石器、木器、漆器等40余件,并在墓室内发现彩绘壁画。根据壁画内容和器物特征分析,此墓的年代为北魏时期。  相似文献   

16.
张耘  李慧  陈庆峰  颜道彩 《考古》2012,(1):34-53,1,109,112
2008年,对山东滕州市染山汉墓进行发掘。该墓系在山坡开凿斜坡式墓道和长方形墓坑。在墓坑内用石材砌筑并排的5座椁室,椁室前部有前室和南、北侧室。出土遗物500余件,包括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等。该墓的年代应为西汉中期,墓主应是郁郎侯刘骄。该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葬制、葬俗、画像石艺术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南阳市八一路汉代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保同  王凤剑  柴中庆  马骥  张海滨  王明景  郭照川 《考古》2012,(6):14-25,114,103,106
2008年,对河南南阳市八一路一座画像石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砖石混合砌筑,由墓道、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前室两侧各有一耳室,后室为三室并列。画像石可辨画面的有33幅,图案有建鼓舞、应龙、白虎及执盾、拥彗人物等。墓内出土陶器、铜器和钱币等。该墓为王莽时期夫妇合葬墓,墓主应为地方官吏。  相似文献   

18.
俞凉亘  申建伟  高虎  胡小宝  胡瑞  高向楠  周立  王炬 《文物》2011,(8):13-21,1,98
2005年2~9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建项目在体育场路西发掘了一批东周墓葬。其中M8830未遭盗掘,保存完好。此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南北长3.7、东西宽2.1米。葬具为一棺一椁。随葬器物有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以铜礼器为主。铜器制作精美,种类有鼎、(■)、簋、方壶、(■)、舟、(■)等礼器及车马器。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初步推断此墓的年代属春秋中期,墓主为高级贵族。此墓的发掘为研究东周铜器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史杭  张翔宇  高琪 《文博》2022,(1):8-14+46
为配合城市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侧坡南村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四天井砖砌前后室墓,地面残留有封土,葬具为庑殿顶石椁,出土有兽面纹塔式罐等高等级器物。墓葬规模大、等级高,推测墓主为唐皇室家族成员。值得一提的是,该墓墓室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可能与当时的政治派系斗争有关。  相似文献   

20.
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兴县康宁镇红峪村发掘了一座壁画墓。墓葬坐西朝东,由墓道、封门石、甬道、墓门及墓室组成,墓室为八角形,为夫妇合葬墓。墓顶和墓室皆绘有壁画,包括花卉、鞍马、墓主夫妇对坐图、备茶图及孝行故事等。西壁墓主夫妇之间有一牌位,题有墓主武庆及其妻景氏名字,其后座屏上题传马致远所作《天净沙.秋思》。西南壁上题记中有元代至大二年(1309年)纪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