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建设 《收藏家》2011,(9):3-11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蒙元时期,这里是统治者早期经略制约北方并用兵南方的重要基地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土了几批元代陶俑,主要有西冯封元代墓陶俑、新李封元代墓陶俑和东王封靳德茂墓元代陶俑等,这批陶俑对元代社会风俗及文化艺术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钰 《南方文物》2014,(2):116-120
匜是先秦礼器中的水器。元代开始,瓷匜大量出现,涉及景德镇窑、龙泉窑和钧窑等著名窑口。本文以墓葬、窖藏和窑址等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与前人研究成果,对元代瓷匜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源于元代同形金银器,性质应为酒器,同时兼具祭器之用。  相似文献   

3.
2005年7~11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在位于景德镇市西南21公里处的丽阳乡丽阳村碓臼山元代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在T2的西北角发现了一座明代纪年墓,编号为2005JLLD M7(图一)。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5年3月,为了配合山西医科大汾阳医学院改扩建二期工程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吕梁市文物技术开发中心、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联合发掘了该工程范围内发现的22座古墓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元代的墓葬形制、葬俗等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材料,出土的器物为研究当地元代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登封观星台元代大殿基址是河南唯一一处经科学发掘的元代大殿基址,基址的位置、构建方法、包含物以及构件特征均表明其为元代建筑,是观星台天文观测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大殿基址的发掘,对复原元代天文建筑并揭示其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7,(5)
落马桥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华南路404号红光瓷厂厂区内,西距昌江约0.6公里,南距南河约1.9公里。2012~2015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落马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672平方米,揭露了大量北宋至清末的制瓷业遗迹,并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器标本。其中,宋元时期遗存主要包括南宋灰坑5个、元代储料池4个、元代房址5座,出土瓷器和窑具可分为三期五段,即北宋后期、南宋中后期和元代,元代又可分早、中、晚三段。本次发掘为研究宋元时期景德镇窑的制瓷业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2014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清理了一座元代壁画墓。这座元墓在建造材料、形制特征、壁画内容以及随葬品等方面均与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元代墓葬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壁画题材主要是墓主夫妇坐像、二十四孝图、备酒图、备茶图、伎乐图等。该墓形制完整,壁画精美,为研究元代社会生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200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皇城南门第一发掘区进行了考古发掘,从而确定了皇城南门的准确位置,解决了皇城南墙与宫城南墙的间距问题。出土的琉璃建筑构件,说明城门已经建成。简略的城门形制作为皇城正门,也较为少见,在元代考古发掘中属首次发现。此次发掘为研究元中都的布局、建设进程,以及元代的城门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城门南部勘探发现的夯土遗迹为下一步工作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梳理山西地区元代壁画墓,从墓葬形制、壁画布局和题材、随葬品等方面进行了考古学的观察和探讨。山西地区元代壁画墓常见长方形或方形砖石墓,壁画题材主要有墓主人并坐图、日常生活图、孝行故事图、宗教题材图、宇宙星辰图、题榜类等。山西地区的元墓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从侧面反映出了元代山西社会主流文化——蒙汉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度香港西贡沙下遗址C02区和DⅡ02区考古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2年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香港发掘西贡沙下遗址 ,发掘面积达 70 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和宋元代的遗存。遗迹中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有房址、灰坑等 ,青铜时代有房址、灰坑、石器制造场、灰沟等 ,宋元代有灰坑。遗物中有不同时代的石器、陶器、硬陶器、瓷器、釉陶器等。  相似文献   

11.
李玉年 《安徽史学》2007,8(3):38-44
元代法律由以大札撒为核心的蒙古法和为了满足统治需要不断立法而形成的条格组成.蒙古法为元代地位最高之法,延续于蒙古国,称之为札撒,具有"以刑为主,诸法合一"法典的性质.条格,为元代立法所有成果,是对唐格的借鉴,对蒙古法的必要补充,具有"以行政法为主,刑法为其重要内容,诸法合一"法典的性质,含狭义条格、断例、制诏.在对元代法律组成解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元代法律体系由札撒、条格构成,在条格内又有亚系--狭义条格、断例、制诏.此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全面掌握元代法律,也有利于反思元史学界对元代法律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2.
高茂松 《东南文化》2011,(2):50-54,彩插三
1975年,江苏溧水县永阳镇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以青花瓷、哥窑瓷、龙泉窑瓷及枢府瓷等瓷器为主的19件文物。比较发现,窖藏瓷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均为元代晚期器物,为研究元代制瓷技术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窖藏形成原因可能与元末溧水的战乱有关。  相似文献   

13.
明洪武时期内迁蒙古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武时期 ,明朝廷对北元采取积极的招抚政策 ,被认为是蒙古人的故元官兵大规模南下 ,直接导致了北元复国失败和分裂瓦解。作者通过对南下故元官兵的由来、民族构成和蒙古人特点的分析 ,认为所谓南下蒙古人 ,实际上绝大多数是改朝换代时北退的元朝官兵。他们中汉族占有相当比重 ,其中的蒙古人也具有久居中原、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内在因素的存在 ,才使明朝的招抚政策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元代长社县尹袁英之碑是一方刻立于元代至正年间的记功颂德碑,记载了袁英入仕为官直至调任长社县尹后的政治经历。袁英其人史书无载,碑文详细记载了袁英的仕宦经历、为官作为及政治交游情况,是元代县尹群体的时代缩影。碑记铭文关于袁英任县尹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从侧面反映了元末长社地方风貌,对元代中原地区居民民族构成情况也有相关涉及;袁英及撰额者冯梦弼的出仕经历,体现了元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巩固自身统治所采取的人才选拔措施,所表现的元代统治者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亦值得深思;志文所记载的长秋寺知符节一职亦有助于对元代长秋寺职官设置的考证和研究;关于云南王出行之事反映了元代宗王的政治特权。  相似文献   

15.
双城总管府是蒙古在高丽东北部地区设立的统治机构,一直存在到元末。双城总管府主要由归降蒙古的高丽人世袭管领,元廷派达鲁花赤进行监临控制。双城总管府的设立对元丽政治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元青花纹饰题材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将其归纳总结为四大类,对这四大类题材做一初步的综合研究,有助于对元青花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困学纪闻》是宋末元初学者王应麟撰写的札记考证之文,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书在元代有两种刻本,一种是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完备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一种是没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不完备的刻本。清代藏书家多怀疑他们手中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为明刻本,而无序跋本才是真正的元泰定刻本。但是通过考察、分析中日藏书家的藏书志,《困学纪闻》在元代确有前述两种刻本,二者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只是刊刻时间、版本形式不同,真正的元泰定刻本现藏日本,国内所藏元本只有无序跋本,而所谓的“元泰定本”其实是明翻刻本。  相似文献   

18.
《元史·百官志》认为元代录事司在中统二年到至元二十年曾设司候一职,这一记载有误。金代的录事司与司候司为不同等级城市的行政管理机构,互不统属,蒙古建国之初,承袭金制,司候不应设于录事司之下;此外,至元三年定官员职田数和至元八年规定录事司捕盗事皆不见有司候一职,故知《元史·百官志》录事司下设司候一职为误。  相似文献   

19.
纵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发展,其规模、结构、雕刻均有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对昭穆制的遵循从严格走向了松散。腰坑葬俗是宋元明时期播州境内比较盛行的丧葬习俗,墓志亦是播州杨氏礼制遵循和身份等级体现的一个方面。墓前神道或拜台有自南宋中期的繁复到宋元明之交的简单到明末又归于复杂的发展轨迹,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墓葬装饰自内向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王裕明 《安徽史学》2015,(3):123-128
宋元时期徽州商人十分活跃。徽商萌芽于两宋,兴起于蒙元。徽商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由徽州经济结构决定的,而非所谓的地理、文化因素。宋元时期徽州商人的活动,加快徽州地方物产商品化,促进徽州人口流徙,推动徽州社会阶层分化。该时期的徽州商人属于专业商人,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大量财富,改变了徽州人的职业观,激起时人对四民观的审思;改变了自身和徽州经济面貌,形成区域经济中的徽州模式。宋元时期的徽州商人是明清徽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