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陸機《擬明月皎夜光》:"服美改聲聽,居愉遺舊情"。吕延濟释"服美"云:"位高則衣服美。"按:"服"字不僅指衣服。《説文·舟部》:"服,用也。"衣服之外,器用亦得称"服"。《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齊慶封來聘,其車美。孟孫謂叔孫曰:‘慶季之車,不亦美乎?’叔孫曰:‘豹聞之:"服美不稱,必以惡終。"美車何爲?’"是車得稱"服"。《説苑·反質》:"趙簡子乘弊車膄馬,衣羖羊裘。其宰進諫曰:‘車新則安,馬肥則往來疾,狐白之裘温且輕。’簡子曰:‘吾非不知也。吾聞之:"君子服善則益恭,細人服善則益倨。"  相似文献   

2.
<正>宋代先皇帝無子,以繼子身分入承大統者,北宋有英宗,南宋是孝宗和理宗,繼位之路都不乏曲折驚險,理宗之立則尤爲突然。嘉定十四年(1221),寧宗立宗室子爲皇子,賜名竑,除寧武軍節度使、封祁國公,後授檢校少保,封濟國公。理宗原本爲寧宗弟沂王之繼子,授右監門衛大將軍,在趙竑封濟國公後,除邵州防禦使。因趙竑與宰相史彌遠及楊皇后的矛盾,遂有理宗之立。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嘉著名學者錢大昕認爲宋元祐時翰林學士趙彦若爲宗室人士,近年則有人以趙彦若之父趙師民爲宗室文人。今考趙氏父子雖曾先後任職管理宗室事務的機構宗正寺,然宗正寺長貳在元豐改制前以國姓(宗姓、同姓)充,僅指趙姓,非宗室,而在《宋史·宗室世系表》中,雖列有師民和彦若之名,但彦若爲太祖弟魏王廷美七世孫,其父名公鑑,師民爲太祖八世孫,無子。是宗室之彦若比師民高一5,與字周翰之趙師民及其子彦若無涉。錢氏等誤矣。  相似文献   

4.
《文物》1975,(5)
昭通县文化馆最近征集到三方一套印(俗称三套印)铜印(图一)。母印白文篆书"孟(玨完)之印"(图二:1),辟邪纽,印面2厘米;子印白文篆书"孟(玨完)"(图二:2),亦为辟邪纽,印面1厘米。从子印中又取出一方,白文"伯称"(图二:3),篆书,笔法近隶,龟纽,印面0.8厘米。三方印层层套合,辟邪纽、龟纽刻工精致,显示了当时手工艺的高  相似文献   

5.
《对曹操宗族墓砖铭的一点看法·补记》稿寄出后,承李灿同志又以元74号砖铭见示。今《文物》1980年7期已发表《补记》。特再补正之。元墓74号砖铭第二字是"佞"字,不是"倭"字,也不是"壁"字,铭末一字是"否"字,不是"下"字。全铭为"有佞人伙□盟否"。《说文》:"佞,巧调高材也。"《广雅》:"佞,才也",是有才者称"佞"。《盐铁论·刺议》中指"以邪导人谓之佞"。是知当时社会谓发动造反的人,为"佞人",亦社会制度使之然也。据此,揣砖铭的意思,大概是指刑隶中有才能之人结盟企图反抗主人的虐待,未知盟否?是与制墓砖人的反抗情绪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6.
西新邑考     
目前探明甘肃礼县大堡子墓地仅有两座中字型大墓,它们应是一代秦公及其夫人的墓葬。对照《秦记》可知襄公或文公夫妇均不可能葬入其中,再加上出土青铜器有春秋早期偏晚阶段的特征,可推断他们是秦宪公及其夫人的墓葬。目前流散海外的"秦子"诸器很可能出自大堡子山墓地,"秦子"乃宪公之子出子。这又从全文的角度证明大堡子遗址是宪公的葬地"衙",同时也是宪公和出子的居地"西新邑"。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载 :“城阳恭王祉 ,字巨伯 ,光武族兄舂陵康侯敞之子也。”按 ,此处标点有误。《后汉书·光武帝纪》载 :“世祖光武皇帝 ,讳秀 ,字文叔 ,南阳蔡阳人 ,高祖九世之孙也 ,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 ,买生郁林太守外 ,外生巨鹿都尉回 ,回生南顿令钦 ,钦生光武。”据此 ,光武帝刘秀这支的世系如下 :刘邦—刘恒—刘启—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刘秀。自西汉高祖刘邦至东汉光武帝刘秀 ,凡九世。又据《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城阳恭王祉 ,字巨伯 ,光武族兄舂陵康侯敞之子也。…  相似文献   

8.
丘逢甲 (1864-1912)字仙根,又字仲阏,号蛰仙,笔名仓海,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豪和爱国诗人,曾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之巨子”,关于他的籍贯,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广东蕉岭人;二、台湾彰化人; 三、台湾苗栗人。  相似文献   

9.
庞朴 《文物》1977,(10)
荀况在《非十二子》篇批判子思、孟轲学派说: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 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 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于思,孟轲之罪也。荀况这一段话的辞句很激烈,可是所批评的五行说究竟有些什么内容, 却只字未提。或许在他当时;因为思孟的原书具在,"受而传之"的"俗儒"又不少,并无说明的必要吧?他决不会料到,时过境迁,人言言殊,莫衷一是;尤其是所指的思孟五行说,对于后人,竟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河南上蔡郭庄王金鼎1号春秋楚墓出土有儿簋铭文中"洹"字读法及相关问题。簋之时代,从其铭文字体和有关辞例,同出铜器、陶器等看,似以定在春秋晚期前段为宜,而非春秋早期。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所见两周金文中"桓"字,或写作"■"、"■",而未见有写作"洹"者。相反,金文和楚简中却有"宣"写作"洹"的例证。因此,将"洹"读作"桓",谓"陈洹公"即"陈桓公",不当,应读为"宣","陈洹公"即"陈宣公"。由此可对洹子孟姜壶"洹"字的读法重新加以审视。以往多读"洹"为"桓",谓"洹子"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的"田桓子"。据簋铭及清华简《系年》等新出材料来看,壶铭的"洹"应即"宣","洹子"即"宣子",而非传统认为的"桓子"。  相似文献   

11.
正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登第后,专心画学,熟不甜,生不涩,极富书卷之气,王鉴见之谓王时敏曰:"吾二人当让一头地。"王时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黄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让,若神形俱得,吾孙其庶乎!"康熙时以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画,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直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篡辑官。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
清朝爱新觉罗皇族是满族的一个氏族。由于具有本民族的一些特殊因素,内部等级区分较严,在宗支亲疏的划分及其封爵、等级区别上,都有不同于往代汉族王朝的特殊体现。以封爵等级而言,有所谓“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这两种不同封爵的宗室成员,在等级上就有较大差别。但在清中叶以后,人们对这类概念已不甚了了,如认为所谓“入八分”,是指得以享用八种特权性饰物或待遇,有宝石顶戴、双眼花翎、府邸、官属、团龙补服、朝马、紫缰、阿呼喇枪(豹尾枪)等等。宗室封爵中还有“入八分公”与“不入八分公”(或称“未入八分公”)。这…  相似文献   

13.
正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嗜画,得二王教授,肆力模古,遂为一代作家。尝奉诏作南巡图称旨,圣祖赐书"山水清晖"四字以宠之,因以自号。时有"画圣"之称,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石谷是虞山派开山之祖。初师王鉴,后拜王时敏门下。二人丰富的家藏历代珍品,为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与前辈相比,王  相似文献   

14.
赵孟頫 《百骏图》着色绢本,全长7.20米,宽0.60米。其中画芯长3.7×0.40米。上画名马百匹,皆各具情态,是一轴十分引人注目的宏幅巨作。现珍藏于什邡县文化馆。 赵孟頫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宗室,秦王赵德芳之后。诗大人赵孟坚之弟。入元后,官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诗文书画,皆为一代之宗,称雄一世,冠绝古今,尤以书画称著,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7,(10)
<正>傅山(1607~1684年)初字青竹,后字青主,又字侨山,别署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号啬庐;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晚称老蘖禅。山西阳曲人,一作太原人。傅山诗书画印俱佳,书法真草隶篆尽皆上品,尤精篆刻。傅山的作品目前最多见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其行草书巨幅立轴,据传有350余幅,然其精致的手卷和册页并不多见。天津博物馆收藏有一本徐世昌旧藏的《傅山四体书册》,将傅山的四体书法尽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一起义前后(一)朱元璋的阶级出身:根据元璋自撰的朱氏世德碑说:「本家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五世仲八公娶陈氏,生男三人……其季百六公,是为高祖攷,娶胡氏,生二子。长四五公,次即曾祖考四九公,配侯氏,生子曰初一公……娶王氏,是为祖父母,有二子:长五一公,次先考五四公,讳世珍,元籍淘金户,非土产,市于他方以供岁赋,先祖初一公困于役,遂(?)田庐,携二子迁泗州盱眙县。……置田产。及卒,家道日替。由是五一公迁濠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異"與歷史的邊界《春秋》繫年的最後一年,即"魯哀公十四年",其下記載:"(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1)《公羊傳》給出了這樣一段解釋: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獸也。然則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則微者也,曷爲以狩言之?大之也。曷爲大之?爲獲麟大之也。曷爲獲麟大之?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  相似文献   

18.
曾侯乙墓遣策中的■车、乘■和■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侯乙墓遣策中多处出现了含有""字的车名,如、轩、乘。车见于简31号、60号、62号、143号、162号、163号、171号,乘见于简4号、170号,轩见于简26号、28号、172号以及竹签1号、2号。""字,简26号作"",62号作"",馀均作""。"外"是""的根书,[1]""当是""的异体。"()字以及含有""()的字不见于历代文献,所知唯江陵天星观一号墓遣策中有""字,也用为车名,文例如"苛(驭)乘车"、"-乘"等,""当是""之省。[2]关于""字,袭锡圭先生在《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一文中注曰:"《汗简》卷之上二肉部引《尚书》'字作,与简文所从'相似,当…  相似文献   

19.
一地理环境和发现经过七子山一号墓,位于苏州城西南横山山脉的九龙坞中。根据《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二载:"入九龙坞,坞中有山脉九支,自乾元寺派分而下,聚于坞中,坞之得名以此。"九龙坞,当地俗称七子山,即山颠上有七个烽燧墩,传为吴越争霸时留下的遗迹。据《吴县志》载:"山下九龙坞正中,是吴越王钱元璙墓所在地。"七子山一号墓,即在钱元璙墓的西边、祝家山的山坡上。该墓北  相似文献   

20.
数年前,我在<金文所见之益公、穆公与武公考>一文中曾指出,从现有金文资料来看,西周时期应当至少有两位被称作益公的人,第一位益公为单氏家族的第二世先祖,此人名叔,字或谥称益公,其主要活动在成王时期.第二位益公很可能就是毕益公,此人为毕氏,字或谥称益公,其为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裔,主要活动在恭王和懿王之世,但此人的私名目前尚不清楚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