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环境变迁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环境变迁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王守春塔里木盆地东端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在古代曾是塔里木盆地中人类的重要居住地区,也是联结东方和西方的通道——丝绸之路所必经的要冲之地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是中原王...  相似文献   

2.
徐纯 《丝绸之路》2013,(9):37-46
有海就有以海为生的渔民。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也有"海",那是由塔里木水系尾闾及河流漫溢出的湖泊群,比真正的大海小太多太多,于是就被称为"海子"。在遥远的过去,海子间也就生活着以渔猎为生的土著渔民——罗布人。在塔里木盆地诸多土著人中,罗布人无疑是最独特的一支。罗布人的命运兴衰、生存方式的改变,更是见证了塔里木河水系,以及尾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汉晋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被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下游绿洲归属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再次畅通,是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湿润: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再次变干,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治、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4.
胡其伟 《历史地理研究》2023,(4):87-95+149-150
明清时期漕运受黄河夺淮影响,先后有“借黄行运”“避黄行运”“束水攻沙”“蓄清敌黄”等一系列治黄保运措施,尤其潘季驯治河之后,大筑堤防,将黄河河道固定在归德—徐州—淮安一线,采用“束水攻沙”之法,导致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原进入泗水的沂、沭、濉诸河流出路受阻,致使水系紊乱,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的环境产生了剧烈变化。受黄河泛滥及汛期影响,鲁南、豫东、苏皖北部的耕作制度在黄河泛淮期间出现了“逆变”,即稻作农业变为以麦、豆为主的旱地农业。  相似文献   

5.
从南疆城市库尔勒出发,在塔里木盆地北缘一路南行,就能看见大片胡杨林掩映的罗布人村寨;穿过寨子,就是塔里木河;跨过架在河上的木桥,就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相似文献   

6.
张鹏卜  王妙发 《历史地理研究》2023,(3):99-114+157-158
对东北地区229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时空变化和类型分析发现:早期遗址稀疏分布于千山山麓地带和松嫩平原东部地区,约57.1%的遗址所在海拔低于200米,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型和岗丘台地型;中期遗址集中分布于东部山地的中小河流两岸,约58.8%位于200—400米区域,主要为河谷阶地型;晚期遗址拓展至半个东北地区,在嫩江中下游、辽河下游、千山山麓地带、牡丹江下游、穆棱河上游、布尔哈通河流域、绥芬河流域等地区密集分布,约49.4%数量在200—400米区域,主要为河谷阶地型,少数为岗丘台地型和山地丘陵型。遗址分布总体由东南部向西北部、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拓展,这一变化可能是人类通过革新石器技术、保持高流动性、改变狩猎方式、强化资源利用等多样化策略以适应气候环境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兴衰与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历史上 ,塔里木河下游改道主要有 5次 ,每次改道都引起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剧变 ,绿色走廊的衰退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能否得到保护 ,关键是看有无保护它的水量。现在南疆之水量完全可以维护南疆的生态 ,塔里木河下游之水量完全可以维护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目前南疆严重缺水、塔里木河下游严重缺水 ,根本原因不是水量不足 ,而是没有管好用好现有水源。文章提出了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 1 8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疆指的是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广大地区。在两汉及隋唐时期,南疆是内地汉族人口主要迁入的地区。清前期,中央政府建立各种制度和采取措施,引导、鼓励内地居民向东疆和北疆流动,而对汉族迁入南疆地区并不积极,以致形成汉族北多南少居住格局。近代以后,英、俄西方殖民者对新疆地区渗透和蚕食与南疆社会动荡加深了中国的边疆危机。出于移民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剧烈变动。工业(包括手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大致经历了1840-1894、1895—1913、1914-1936、1937-1949年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其间,中国近代工业虽然从无到有,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很有限,其地域分布也始终没有突破偏于沿海沿江地带的基本格局,这种状况限制了其社会影响,有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峰 《旅游》2009,(10):84-87
塔里木河中游.渭干河下游地带的沙雅县城,是古丝绸南北两道中的交通干线。在这里,逝去千百年的胡杨树躯干,跨越了时空直指长天。  相似文献   

11.
清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人的生活及其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布人是生活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地区的土著民族,以渔猎为生。300年来,不仅他们的语言、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罗布泊一带的人口数量也有非常大的变化。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分析了罗布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地域环境及其变化,认为罗布地区河流湖泊的变化是罗布人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考古发掘资料和零星的史载资料表明 ,在约 4~ 5世纪时期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变迁 ,很多古城在此时期衰落与消亡。同时塔里木盆地及其相邻地区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成果表明 ,在 1.9ka BP~ 1.5 ka BP(公元 2世纪~ 6世纪 )期间 ,气候为一相对的暖干期 ,而在 4~ 5世纪时 ,其暖干的气候达到了峰值。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规模变迁与古气候的暖干化在时间上的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气候环境的暖干化可能是导致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在 4~ 5世纪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变迁的根本原因 ,气候环境的暖干化导致水量的明显减少、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恶化、生存资源减少、生存空间缩小等一系列变化 ,最终导致古城的衰亡 ,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古遗址、古交通线路的多年考察以及沉积剖面分析,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南缘汉代以来在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下交通线路变迁的特点。历史上,在汉、唐两个最为兴盛的时期,气候湿润,国家统一,中央政府统辖西域军政事物。自然与人文环境有利于发展。塔里木盆地南缘各绿洲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交通往来频繁,线路稳定、通畅。在此两个时期之后的阶段,自然环境干燥少雨,中央政府衰败,难以顾及和控制西域,地方政权相互角逐争斗。绿洲受多种因素影响迁移、废弃或消失过程中,交通线路变迁快。空间上,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在和田河与克里雅河之间向南移动了200km左右;克里雅河与车尔臣河之间向南移动了100km左右;和田河以西移动了10-50km;而车尔臣河以东变化不大。南北向的交通线路中,沿和田河的交通线路自古以来一直有人通行,而沿克里雅河的路古代也曾是连接盆地南北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4.
杨永春 《人文地理》2003,18(4):42-47
本文主要根据社会调查结果资料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的环境变化趋势及其成因,认为中国西部干旱区各流域下游几乎都存在环境恶化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沙漠化、土壤盐渍化、植被衰退过程加快,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造成环境变化的人文原因主要是全流域人口增长过快所引致的耕地扩张所造成的农业用水需求无节制的增长,导致中上游截留下游淡水资源,使得下游地下水利用规模逐年扩张引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和水质迅速恶化。后者又导致盐渍化过程加剧以及农业产量的急剧下降。农业产量下降又成为盲目开垦荒地的主导因素之一。这些都导致了植被衰退和破坏,共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突变。  相似文献   

15.
以清代永定河芦沟桥志桩尺寸记录为骨干资料,结合近现代器测水文资料,使用分段建模的方法恢复了1766-2004年永定河芦沟桥断面的汛期径流量序列,序列表明永定河径流量在逐年尺度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但其洪峰规模自19世纪以来不断减小,19世纪中期与20世纪初期是最为明显的丰水时段,而1920年代后径流量便明显萎缩,枯水期一直延续至现代。进入1920年代后,流量变化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存在的30年准周期消失,水量变化呈现无周期特征。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标PDO的比对发现,两者在30-40年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天然状态下,太平洋温度升高对应于永定河流域较为干旱的时段。海温异常造成的季风强度变化会导致华北地区降雨格局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永定河芦沟桥以上河段的汛期水量,表明处于季风区北部边缘的永定河水系对于太平洋海温变动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The deposits of the Toruń Basin are dominated by a few-metre thick sand series which fill up buried valley-like depressions. In many cases they underlie the Weichselian till which builds up the ice marginal streamway (pradolina) terraces or they are exposed at the basin slopes. As the results of the geolog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studies, as well as of the dating of the deposits at the sites in the Toruń Basin indicate, the deposits include two fluvial series accumulated before the advancement of the Leszno Phase ice sheet, i.e. in Middle Weichselian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Late Weichselian. The oldest fluvial series connected with the Saalian Glaciation was found at the mouth section of the Drwęca Valley. The fluvial system of the Toruń Basin during Middle Weichselian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Late Weichselian developed in two phases of the sand-bed braided river. During the first one the river channel were dominated by large mid-riverbed sandbars, while during the second phase the water flow was smaller and, as a result, low transverse sandbars and two-dimensional dunes developed. Other active river channel also showed low-energy flows, more intensive meandering than in the case of the braided rivers, as well as sandy side-bars. Analysis of the rounding and frosting of the quartz grains indicate that the studied series of the Weichselian sandy deposits represent alluvia of a river which were fed from two diverse sources. The first one might have represented the alluvia of a warm river which transformed its load, while the other one might have mainly carried the underlying Quaternary deposits.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北边疆史地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 ,清代中后期达到极盛 ,二十世纪初年 ,利用敦煌、楼兰等地出土的文书、木简等新材料 ,又掀起了一股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热潮。黄文弼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并有所创新 ,他运用简牍新资料 ,结合文献记载 ,加上实地考察所得 ,对西北边疆史地中的一些问题 ,如高昌国历史、罗布泊位置、塔里木盆地南河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作了详细考证 ,开创了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中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武夷山及南岭一线以北的生态脆弱带,始于距今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诱因,解决人口增长的压力是稻作起源的直接动因,而人类的生产力及技术水平的进步则是稻作起源的动能.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催生了稻作农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L. Jiang  W. Pan  C. Cai  L. Jia  L. Pan  T. Wang  H. Li  S. Chen  Y. Chen 《Geofluids》2015,15(3):483-498
Permian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 the Tarim Basin may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the invasion of hot brines into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to explain the origi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genetic fluid present during this hydrothermal event although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it. We present a genetic model resulting from the study of δ13C, δ18O, δ34S, and 87Sr/86Sr isotope values and fluid inclusions (FIs) from fracture‐ and vug‐filling calcite, saddle dolomite, fluorite, barite, quartz, and anhydrite from Ordovician outcrops in northwest (NW) Tarim Basin and subsurface cores in Central Tarim Basin. The presence of hydrothermal fluid was confirmed by minerals with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ing >10°C higher than the paleo‐formation burial temperatures both in the NW Tarim and in the Central Tarim areas. The mixing of hot (>200°C), high‐salinity (>24 wt% NaCl), 87Sr‐rich (up to 0.7104) hydrothermal fluid with cool (60–100°C), low‐salinity (0 to 3.5 wt% NaCl), also 87Sr‐rich (up to 0.7010) meteoric water in the Ordovician unit was supported by the salinity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δ13C, δ18O, and 87Sr/86Sr isotopic values of the diagenetic minerals. Up‐migrated hydrothermal fluids from the deeper Cambrian strata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ot brine with high sulfate concentrations which promoted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TSR) in the Ordovician,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12C‐rich (δ13C as low as ?13.8‰) calcite and 34S‐rich (δ34S values from 21.4‰ to 29.7‰) H2S, pyrite, and elemental sulfur. Hydrothermal fluid mixing with fresh water in Ordovician strata in Tarim Basin was facilitated by deep‐seated faults and up‐reaching faults due to the pervasive Permian magmatic activity. Collectively, fluid mixing, hydrothermal dolomitization, TSR, and faulting may have locally dissolved the host carbonates and increased the reservoi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which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20.
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西北历史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 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 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 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三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 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三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 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三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三角洲 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 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 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