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简述了冯夏威自杀殉国与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联系及其民族英雄形象塑造的过程和重要意义。1905年华侨冯夏威为抗议美国排华政策,在上海美国领事馆门口服毒自尽,奏响了抵制美货运动的序曲,并以民族英雄的形象贯穿运动始终。冯夏威的民族英雄形象是个体自塑与社会他塑的复合体。自杀殉国与遗书自述,完成了个体自塑的描摹;各方悼念与报道宣传,实现了社会他塑的目标。其自杀动机与反美抵制行为,契合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潮流与认同需求,个人意志表达呈现出社会化、国家化、民族化的趋向。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急进发展,不仅为社会他塑提供了空间与动源,而且也认可了个体自塑的存在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甲午战争中,邓世昌、林泰曾、刘步蟾和丁汝昌等海军将领宁死不屈、战败自杀,其事迹可歌可泣,更发人深省。从他们成长经历和战斗事略,不难洞悉其自杀原因在于传统的忠君思想和荣辱观以及脆弱的国民性格。中国军人特别是各级将领应当知耻而后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论五四思想家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杀现象是五四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从这些自杀现象中暴露出的种种社会弊端,比如社会的动荡、社会的黑暗、社会制度的缺陷、危险人生观的倡导等等,引起了五四思想家们的关注。他们对自杀现象作了多次讨论,分别从自杀的趋势和原因、自杀的道德和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提出了以提倡新的人生观和改造社会制度两种手段对自杀进行救济。同时,对自杀现象的研究使五四思想家深刻认识到新思潮中可能有危害人的思想的成分,绝对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人们无所适从。他们明确提出反对这些偏向,对新文化运动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世昌,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可歌可泣、万世留芳的民族英雄。他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所表现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1994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邓世昌诞辰145  相似文献   

5.
李孝玲 《神州》2012,(28):143-143
教唆、帮助自杀对他人的生命存在现实侵害,对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严重破坏作用,教唆、帮助自杀行为人主观存在恶性,社会生活中此类案件也频繁发生,我国刑法应将这种行为纳入刑法的规制中来。由于教唆、帮助自杀与故意杀人罪在犯罪构成方面存在诸多的差异,以故意杀人罪处理教唆、帮助自杀,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利于发挥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借鉴国内外的立法经验,我国应设立单独的教唆、帮助自杀罪。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自杀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杀事件古今有之,但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之际,自杀现象尤为突出.这是因为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模式转变和价值取向更换,往往容易引起人们思想的紧张和行为的冲突,寻求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些无法摆脱这种思想紧张和行为冲突的人,由于各种原因而走上自戕生命的绝途,就成为严重的现象在社会转型时期频繁发生.五四时期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翻阅当时的报刊杂志,有关自杀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例如,据上海《民国日报》上“本埠新闻”栏的报道,1919年自杀的人数为21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官员自杀事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地官员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自2013年初到2014年初就两度出现“官员自杀潮”,自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特征明显、自杀方式多样、自杀原因错综复杂。从中央到地方或从地方到中央,官员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为何会出现官员“自杀潮”?舆论就曾感叹在持续进行的高压反腐运动中,中国才出现“官员自杀潮”。难道官员自杀与反腐败有关?官员自杀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官员自杀潮”并不是偶然出现的社会病态现象。众所周知,官员自杀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是负面能量。因此,官员自杀事件频发后的舆论质疑发人深省。各界理应对这类部分特殊群体给予高度关注,本文将以客观的态度探析官员自杀的原因及提出对应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学校与社会的生死教育有所不足。对个体的生命的准确的认识,可使个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准确,这种理解又可以指导个体在未来的生活中积极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谢军 《神州》2012,(20):239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每个个体的自杀背后都有除了个人原因之外的社会原因。如何正确的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不论对个体、家庭还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杀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重视,很多国家的心理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研究。文章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对自杀的研究。从自杀的概念、成因和防治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邓世昌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港商 过去一些宣传材料中的邓世昌其实并不全面。真实的邓世昌是一个人情世故通 达的高级军官。邓世昌是那批赴英留学生中年龄最大的,而最小的是后来大清最后 一代海军军门:萨镇冰。同时,他也是惟一有社会经验的。在加入马尾学堂成为军 人之前,邓世昌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港商,他的人情练达超过了他所有的同学。 他在北洋水师中,本来有着先天的不足。邓世昌是北洋水师舰长中惟一的非闽 籍汉族军官。而福建人的排外,是连丁汝昌也头疼不已的事情。后来,直到抗战胜 利,中国中央海军始终被冠为"闽系海军",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而邓世昌就能  相似文献   

12.
李璐言 《丝绸之路》2013,(20):75-76
有着近十年日本留学经历的作家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留日作品中对异国形象的个性化抒写,对于研究近现代留学生对祖国对异域的双重矛盾心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本文从郁达夫自身经历出发,结合社会现实和作品形象,研究一代留学生对祖国、对日本爱与怨的复杂心理。  相似文献   

13.
自杀的历史渊源流长 ,近代以来更为激烈。西方学者早已关注自杀 ,①现代社会学创始人爱米尔·杜尔凯姆曾发表《自杀论》专著 ,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反映。②中国对自杀的研究 ,至少始于本世纪30年代③。文革以后 ,自杀研究一度沉寂。近年来又逐步引起学者关注。④本文主要以《广州民国日报》为个案 ,来剖析1920年广州的自杀现象。一在传统社会的理念中 ,男性是社会的支柱 ,也是个体家庭经济来源的创造者。他们代表着家庭的形象 ,男性自身与社会舆论都十分看重其成功的一面 ,男性精神与心理压力更大 ,一旦遇有不测就容易导致自杀。广州老…  相似文献   

14.
论汉代的自杀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汉代的自杀现象彭卫在汉代历史上,数量众多的自杀者、波及社会各阶层的自杀行为以及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引人注目。本文拟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初步探讨。一自杀方式的选择受历史环境的制约,也是文化群体心理表达的特殊呈现。从现存史料看,汉代人所采用的自杀方式有十...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国的爱国运动能发展为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与媒体参与的社会动员密切相关。1919—1928年爱国运动中,一些爱国者为了抗议外侮、动员民众,愤极自杀。在一些爱国运动组织者的呼吁下,媒体对自杀事件的信息有选择地报道,彰显自杀行动的社会动员价值,向民众传播爱国运动的思想和主张,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并将公众注意力吸引到运动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上,以此增强民众对团结御侮、一致对外的认同感,进而推动爱国运动向良性的、纵深的方向发展。通过媒体报道,自杀事件成了爱国运动中的公共事件。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也逐渐成为现代意义上爱国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1998年8月,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使我邂逅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警官,他参与了共和国许多重大案情的侦破。当我问起他是否知道王宝森自杀的详情时,他告诉我,他是当年搜索过王宝森自杀现场的刑侦人员。我恳求他将当时的情景讲出来,因为王宝森的自杀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社会上的种种传闻从未间断过。有关的杜撰出来的故事也应运而生,私下里或公开的在各种层面上传播着。  相似文献   

17.
解放初期的上海,由于旧的家庭婚姻制度的影响,家庭婚姻矛盾导致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党和政府为了使人民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颁布了新《婚姻法》。在宣传与落实《婚姻法》的运动中,媒体将受封建婚姻制度迫害、不懂《婚姻法》和干部干涉婚姻自由导致的自杀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报道,说明实施新《婚姻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要求从宣传、教育及惩治犯罪分子,改进干部作风等方面预防因婚自杀的发生。通过因婚自杀案例的剖析,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不认真切实地实施新《婚姻法》,就会导致自杀这种极端事件的发生。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新《婚姻法》就是"救命法",增强民众对新《婚姻法》的理解和认同,达到较好的宣传和社会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日益增多,并已经成为一个影响重大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自杀是个很复杂的事情,里面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但我认为我国生命教育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试着从我国大学生自杀的严峻形势出发,找出现阶段我国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据网友最新报道:"2011年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坠楼身亡;2011年01月09日,身患白血病的刁旭亮因不忍拖  相似文献   

19.
1973年10月21日晚,主持公安部工作、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的李震,突然自杀身亡,吊死在他住房地下管道上。李震自杀来得突然,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与疑问。纵观公安部在文革中的经历,不难看出李震自杀的前因后果。文革中公安部的处境文革十年浩劫,公安部是个重灾区。新中国成立时的公安部第一任部长罗瑞卿,为保卫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为维护社会治安,惩治犯罪,维护和巩固国家安全,功不可没,1959年9月他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20.
从性别上来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他者",她们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男性是主体,而她们是客体。作家方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身心深受伤害的妇女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认为她们都是男权文化影响下的无力的悲情"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