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历史悠久,文化辉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民族文物与近现代文物。改革开放以来,凉山的文博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凉山文物的优势,发挥凉山文博单位的群体力量,把凉山建设成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同时发挥文博单位在开发凉山旅游上的作用,让凉山的文物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提出建立凉山人类社会发展史博物馆系统工程的初步构想,供有识者探讨。一、凉山拥有建立凉山人类社会发展史博物馆的优越条件凉山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没有看四川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没有观卫星发射基地,那不算到过凉山。而我认为,没有亲眼目睹凉山最有特点的古代文化遗存大石墓,也不算到过凉山。  相似文献   

3.
在凉山从事文博工作是一项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凉山文博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凉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给予了我州文博工作者广阔的驰骋空间。辛勤的劳动必将在凉山文博这片土地上收获丰硕的成果。但凉山经济欠发达的现状制约了凉山文博事业的发展。只有充分了解我州文博工作的基本情况,正视我州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我州文博事业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凉山的文博优势,调动我州文博人员的积极性,克服困难,开创我州文博工作的新局面。一、凉山州文物工作的基本情况凉山州文物…  相似文献   

4.
一、凉山文物事业简况及发展优势凉山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历代中央王朝都在凉山设置郡县进行管理。据史料记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西汉武帝使司马相如“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邓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宋、元、明、清历代王朝在凉山都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凉山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汉、藏、回、蒙、苗等十余个少数民族,族是凉山的主体民族。凉山各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在加强民族地区文物保护工作中,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  相似文献   

5.
陆铭宁 《旅游纵览》2013,(11):170-171
文章盘点了凉山地质地貌过程形迹旅游资源,深入分析了其资源禀赋,提出市场定位与开发思路,并提出根据资源特色分类设计打造本类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以期为凉山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智力支持。一、凉山地质地貌过程形迹旅游资源盘点凉山地质历史复杂悠久,留存的地质地貌形迹有14种基本类型,并有诸多代表性单体景观。(一)数不尽的山峰风光无限凉山的碳酸盐类岩石区常有凸峰、独峰、峰丛景观是重要旅游景观。地表水流沿着碳酸盐类岩石表面流动,溶蚀和侵蚀  相似文献   

6.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土近两千年来,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复盖面基本上遍及我国绝大部份地区,并留下了众多的佛教文物。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佛教至少在唐代已传人凉山地区。因为历史沿革与文化地理的原因,凉山地区的佛教曾较多地受到来自云南的影响,特别是在南诏和大理两个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凉山的时期,主要流行于云南的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对凉山的影响尤甚,所遗留下来的同时期佛教文物也带有浓厚密宗阿叱力教派色彩。本文拟对凉山地区南诏大理至元代的佛教密宗石刻作一次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凉山地区古墓葬多样性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文化尚未进入凉山地区之前,是凉山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最复杂的时期。迄至目前,在凉山地区发现属于这一时期的古代墓葬已有七八种之多(图一)。这些墓葬除礼州新石器时代土坑墓时代较早外,其它类型的墓葬虽然各自延续的时间长短不一,但从战国至西汉初可以说是各种墓葬在凉山地区的共存时期。为什么在凉山地区这个不大的区域内,会同时存在着若干种代表各类不同文化的古墓葬,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 一、凉山地区古代墓葬概述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学界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机制的系统化研究。为此,本文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以四川凉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凉山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协同现状,提出党建为导、文化为根、项目为重、农旅融合为法、居游共享为向五项策略,以期促进凉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凉山地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9.
《巴蜀史志》2012,(5):31-32
《凉山方志》是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州级地方志内部刊物。于1989年7月1日创刊。刊名由中共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刘绍先题签。刊有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1988年2月10日题词。开辟栏目有《重要文件》《领导讲话》《会议通讯》《邛赢史志》《凉山人物》《探索与研究》《修志动态》《小风土志》《凉山风情》《凉山要事...  相似文献   

10.
凉山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接触地带,是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区。数条穿越其间的河流峡谷为凉山地区与横断山脉及中亚东部的早期文化交流提供了通达途径。根据凉山地区已有的考古材料,可识别出安宁河谷、会理山区、盐源盆地与凉山东北部这四个不同的文化亚区,它们在文化因素组合、文化发展方向以及各自与外部文化联系的通道、距离、范围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文化关系网"及其作用都不尽相同。而各文化亚区之间的关联动因,则可能缘于地理环境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平衡与经济平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还是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之一。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在凉山的贯彻执行,更是让凉山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凉山彝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彝族文化。这些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朴实生动的艺术特色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彝族文化这个宝库中,漆器,象一颗晶莹的明珠,闪烁着璀灿的光芒。 凉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彝族漆器伴随着凉山彝族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年代,不断丰富提  相似文献   

13.
宋明 《中国西藏》2003,(6):34-37
初识木里寺。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木里大寺在康区一带很有名气,木里寺位于重重叠叠的大山深处,外面的人对其了解不多。即便是生在凉山长在凉山的我,对木里寺也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4.
依据血缘关系形成的族家支,是凉山族会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下,凉山族的家支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产生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在凉山族奴隶社会,由于奴隶制没有建立完整统一的政权机构,奴隶社会的统治等级的家支组织,实际上已经起到了政权作用,所以现在只要说到家支问题,往往与血腥的械斗,无休止的血亲复仇,或者聚众闹事等相联系。本文拟从凉山族新旧社会家支的特征以及社会作用,试作浅要的探讨,以供参考。家支是汉语对语“此伟”的意译。按照语对“此伟”准确定义是:即同一个文系血缘,并且同属一个等级…  相似文献   

15.
8月26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结果揭晓,由凉山州史志办编纂出版的《凉山年鉴》(2012年·纪念建州60周年特刊)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聚居大小凉山的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慧。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劳动、繁衍生息,在改造自然中,创造了丰富的族文化。凉山漆器,即是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凉山族文物漆器艺术更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发掘、发扬光大的一门独特的民族艺术。根据考古发现,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薄胎朱漆出现,证明我国漆器艺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而凉山族,在民主改革之前,尚处于全国少有的奴隶社会。由于原始落后与外界的封闭,致使族漆器、餐具的造型上还保持着华夏民族战国时期青铜器造型的某些特点;从色彩上也还保…  相似文献   

17.
秀丽的泸山西坡,小城西昌有一座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这里是凉山彝族历史,民族文化的缩影,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与其他民族迥异的场面——  相似文献   

18.
地处康藏高原东缘的四川凉山彝族居住区何时有佛教文化的传?传播途径如何?这是从未有人正式探讨过的问题.本文作者从西昌市文博部门所藏的大量考古实物中发现4例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材料,并据以提出至少在东汉晚期,佛教文化已传入凉山地区,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神仙思想相结合.文章还认为,凉山地区的佛教文化可能经“西南丝路”传入.  相似文献   

19.
《巴蜀史志》2017,(4):64-64
泸州、内江、南充、宜宾、凉山陆续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近日,泸州史志办、内江史志办、南充地方志办、宜宾史志办、凉山史志办相继召开工作会议,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彝族自称"诺苏"。"诺"是"主","苏"是"人"。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直至1956年民主改革,才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此,凉山彝族人民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飞跃。凉山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即在这里设置郡县。聚居在大小凉山的彝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不断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这些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漆器和银器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