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屹立着一座全部用铜构件构筑的建筑物,通常称为铜亭或铜殿(图一)。它以精美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建筑材料吸引着人们,也因为体现着传统的金属铸造工艺而引起人们的兴趣。它的一些构件如柱、瓦等,是用"掰砂法"铸造的;另一些构件如塔、吻兽等,铸造时用的是"拨蜡法"。在铜亭南壁内面,可以见到刻有四个工人的名字:"拨蜡工杨国柱、张成、韩  相似文献   

2.
正定隆兴寺东北隅有一口龙泉古井及井亭,据碑文记载,此井在北宋初年奉敕修铸大悲菩萨时曾出现涌铜之灵异现象。方形井亭建于明代,亭顶为重檐顶式,现亭内供有大石佛9尊,小石佛26尊,推测与亭同为明代之物。龙泉井亭虽为隆兴寺诸多建筑中规模最小的一座,但其顶式亭顶较为独特,能保存至今的也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3.
灵台山水     
路过朝晖亭站在半山上用檐角指给你看———太阳就是从此处登高的摸摸温热的石栏———这里仅仅是歇脚的地方日月亭独坐风来走走鸟来遛遛雨点儿也想进来坐坐一双举重若轻的手掌把太阳月亮当铅球把玩夕照亭回望站在古老的城墙上其实是站在发黄的书脊上沿历史走上一遍就已满脸夕照了———垫脚的是秦砖出头的是汉瓦清心亭小立把情垢色垢铜垢都抖落到湖底去吧亮出来的心热切鲜润清明好可以上路了灵台山水@邵小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以及渴望科举功名带来的名利,因此敬重字的观念深厚。明清以来各地广设敬字亭(亦名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笔亭、字纸亭),以供焚化字纸;人们对书有字的纸张,不敢随意丢弃,一定加以捡拾整理,汇集于敬字亭焚化;焚化后的灰烬,则会选定日期,送至海边或溪边放流。敬字风俗体现民众对知识的敬重,对于民风教化、建立善良风俗、鼓励学子努力向学。都发挥很大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开元观古建筑群,属荆州博物馆馆址的一部分,是明清时期的道教建筑。殿内陈列着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史迹,殿外钟釜亭、古槽亭里陈列着收藏的传世文物,有古石槽(相传为三国时关羽的饮马槽),大铁镬(相传系三国时张飞的行军锅)和六件铜、铁古钟。共有铜钟两件,铁钟四件。这六件钟分别铸于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近来,笔者对这六件铜、铁钟进行了一些粗略的考察分析,并发现这六件钟的形制、花纹变化,铭文内容等都反映了它们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冶炼铸造技术的发展历史,还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巩固和加强专制统治提…  相似文献   

6.
周青明 《文史天地》2002,(12):58-61
渡功亭在普定县煤洞乡那芮山下,三岔河上游的落东渡口。该亭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在普定这片热土上诞生的一处人文景观。渡功亭其实就是渡工亭,为渡工修建的亭子。乡耆宿丁达三老先生在题书亭额时,嫌其名不雅,将工改为功。一字之变,这座亭子旌前励后、永志缅怀的涵义就昭然于世了。  相似文献   

7.
仰止亭与叶恭绰文图/刘维才,叶崇德东郊景点仰止亭仰止亭,位於中山陵东首二道沟北之梅岭,系孙中山先生纪念性建筑物。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后,全国各地捐建纪念性建筑物较多。仰止亭是叶恭绰先生捐建的,始建於1931年,落成於1932年...  相似文献   

8.
汉·三国佛教遗物的图像学──西王母和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三国佛教遗物的图像学──西王母和佛[日本]曾布川宽潘秋枫(译)目前,发现了许多后汉、三国、西晋时期明显与佛教有关的文物。主要有画像石、摇钱树、神亭壶、陶瓷器、铜境等。这些都是佛教初传中国时,当时中国人对佛教受容程度的重要史料。因此,我想从图像学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汉代的亭可分为边疆亭与内郡亭两大类,内郡亭又可分为都市之亭与乡野之亭。亭有多种职能,但其基本职能是治安。根据分布地域的不同,亭的职能有所偏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十里一亭”和“十亭一乡”主要是针对乡野之亭做出的概述。前者强调亭舍间的距离,在社会实际中基本得到了体现;后者强调一乡之内亭部的分布密度,它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从统属关系看,亭长属于县的官吏编制,同时接受郡都尉的管辖。  相似文献   

10.
晁亿华 《风景名胜》2021,(1):0328-0328
亭作为园林建筑之一,自古以来就在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亭虽然由一个顶和几个柱子就可以构成它的基本骨架,但是这简简单单几个柱子的组合就能营造出空间感,这种空间感可紧可松,它既能将人的行动局限在一处,又能使人的视野不局限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将有限的空间无限化。亭的风格也是变化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传统亭和现代亭两种,传统亭在古典园林中尤为常见,现代亭则较多出现在更具设计感的现代园林中。在充分阅读和查阅了关于传统亭和现代亭的相关资料和图片之后,对现代亭和传统亭的特征和异同这一主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文献及其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福德祠绿野亭概述福德祠绿野亭是新加坡具有180多年历史、且至今仍活跃于华人社会的传统宗乡社团。它由来自中国广东广州、惠州、肇庆、嘉应、丰顺、大埔和福建永定的移民所建立,既是坟山管理机构,也是殖民地时代新加坡广府、客家两个方言群,十一大会馆以及上百个血缘、地缘、业缘等团体的最高宗乡联合组织。福德祠绿野亭由福德祠庙宇和绿野亭坟山两部分组成。福德祠早期又称为海唇福德祠,以大伯公、大伯婆为主神。绿野亭坟山从大约设立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山亭发展而来。到了1839年,广、客两社群把福德祠和绿野亭联合了起来,称为福…  相似文献   

12.
申明亭和旌善亭是明初建立的基层教化系统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它们在明代前期曾经遍布乡都,发挥着宣达政令、彰善惩恶、淳化风俗的功能,为儒家道德理想由精英层面渗入民众日常生活提供了具体的途径。本文试结合明代方志与政书材料,追溯申明亭和旌善亭的兴废历程、分析其社会职能,并思考包括申明旌善亭在内的基层教化系统的兴废,与明代世风嬗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汉代乡亭考     
乡亭是汉代在全国诸县所设的地方行政机构,隶属於县。乡亭长官为亭长,由县直接任命而受县尉直接领导。乡亭一般每隔十里一设,同时以“民稠则减,稀则旷”的原则适当增减,这使得乡亭的分布不均。乡亭的职能以治安为主,同时还兼有行宿、民事、宣传等功能,特殊情况下,乡亭还蓄养牲畜,代邮传书。乡亭与乡属於性质不同、职能有异的两套独立系统。到晋代,由於弊病很多,亭制逐渐衰败废止。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亭”“市”陶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传世的汉代陶文中,常常可见到一种"某亭"、"某市"的戳记,如"菑亭"、"临亭"、"(幸夂皿)亭"、"南乡之市"、"荧市"、"东武市"、"曹市"、"代市"、"高市"等等;有的则只单印"亭"字、"市"字,或印"都市"二字。近年以来,在很多调查、发掘工作中,又发现许多带有同类戳记的陶器和陶片,如洛阳汉河南县城遗址所出印"河亭"与  相似文献   

15.
古钟春秋     
古钟春秋林琳在广西梧州市北山的中山公园里,巍然屹立着一座古雅别致、挺拔秀丽的晨钟亭,亭内悬挂着一座约五百斤重的铜钟,总高一百二十厘米,呈垂铎形。如果用大锤扣击铜钟,就会发出十分宏亮的响声,其声言传达五、六公里之远,余音可持续五、六分钟之久。这座铜钟的...  相似文献   

16.
避暑山庄在高处筑亭,既是仰观的重要景点,又可供游人统揽全景;在山脚前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临水处筑亭,则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处筑亭,半隐半露,既含蓄而又平添情趣。可见,山顶、湖间、松荫都是布置园林建筑的地点,在这些地方建亭,使人在亭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赏,能够达到更好的园林景观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与亭     
亭在中国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为一乡。如今园林中的亭,指有顶四边无墙的建筑物,与其原意不同。自古以来,许多名人都与亭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无数有趣的佳话。北宋大文豪苏武一生与亭的关系更为密切,他爱写亭、喜建亭,后人又乐于在他寄居驻足的地方建亭纪念他。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苏武爱写亭。苏武是一位多才多艺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诗词歌赋无所不精,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于散文号称“八大家”之一,对词首创豪放派,书法列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将文人画推向高峰。在他…  相似文献   

18.
秦汉文献中的"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是真实存在的制度设计。亭的设置原则一是不能远离聚落,二是不能脱离交通。邮亭主要设置于京师与郡国、郡国与县邑的主要交通沿线,乡亭主要设置于聚落附近和郡国辖域的次级交通道路。乡亭、邮亭的辖区称"亭部",随着亭部人口的增长和耕垦的需要逐渐形成新的聚落,此即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和三国吴简中的"丘"。新的聚落称"丘"而不称"里",说明"丘"是按地域命名的,而非乡里行政组织。丘的形成既有邑居之民外迁的路径,更有移民在国家赋民草田、赋民丘地等安置政策下通过"占垦"而聚居的渠道。随着东汉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动,亭部开始对辖域内散居的聚或丘行使乡部治权,出现亭部—丘的隶属关系。亭部退出历史舞台后,丘划归所在乡或另设乡统一管理,形成乡—里、乡—丘不同的管理体系。秦汉以来以联户为目的的乡里组织在聚与丘的浪潮下逐渐松动,聚落逐渐演变为地域单位,表明国家对丘的管理已经放弃了以"里"为基础的乡里编制和多重监管的传统。乡里行政编制虽然犹存,但广大乡村行政权力弱化的历程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9.
子云亭,是纪念西汉著名文学家杨雄(字子云)的建筑物。它的扬名在于刘禹锡的小赋《陋室铭》。《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为股炙人口的名句广为流传后,大凡到西蜀(今四川)的文人雅土,总想观赏久负盛名的子云亭。但是,西蜀之地的子云亭有多处,除绵阳现存子云亭外,史籍记载成都、郸县、健为等地也曾有过子云亭。于是便出现一个问题─—何处才是刘禹锡《陋室铭》中所咏赞的子云亭呢?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至今莫衷一是。为此,笔者略抒管见,以就教于方家。(一)禹锡作《陋室铭》之时,西蜀并无子云亭。…  相似文献   

20.
申明亭和旌善亭是明初建立的基層教化系統中的兩項重要内容。它們在明代前期曾經遍佈鄉都,發揮着宣達政令、彰善懲惡、淳化風俗的功能,爲儒家道德理想由精英層面滲入民衆日常生活提供了具體的途徑?疚脑嚱Y合明代方志與政書材料,追溯申明亭和旌善亭的興廢歷程、分析其社會職能,並思考包括申明旌善亭在内的基層教化系統的興廢,與明代世風嬗變的關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