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在长期与严酷自然条件相抗争和适应中,养成了开朗乐观的性格。人们都说,这里人们的笑颜最灿烂,这里人们的性情最阳光,这里人们的舞姿最动人。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小孩,拉起手、肩并肩、翩翩起舞。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篝火晚会,人们跳呀唱呀,通宵达旦。在今天的西藏,歌舞不是表演,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笑容也不仅仅是表情,而是大家内心绽放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王凤君 《丝绸之路》2011,(22):106-107
装饰艺术自人类艺术诞生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饰艺术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人们所创造的艺术审美核心。优秀的室内设计离不开极具魅力的装饰艺术,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装饰艺术不仅仅是从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强调装饰性,以此带给人们审美愉悦,而且在不断地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夏天的记忆     
正夏天,给了人们无穷的记忆,在你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呢?在人们的记忆里,夏天是快乐的。每到夏天,人们都喜欢去海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尽情歌唱。到了夏天,人们坐在家中吹着空调,舌头黏在冰棒上不肯放下,看着电视里没完没了的《还珠格格》。夏天就是这么快乐。在人们的记忆里,夏天是炎热的。火辣辣的太阳像火球似的烤着大地,人们拼命地扇着扇子,就算戴上太阳帽,穿着T恤、短裤也会大汗淋漓,就连  相似文献   

4.
蒋聪昳 《文史月刊》2012,(Z3):27-27
龙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的图腾崇拜文化中,人们认为它是一种能够呼风唤雨并能够帮助人们消灾赐福的神物,所以,在后来发展起来的龙舞文化中,人们将龙舞作为一种蕴含着祈福、娱乐等内容的文化,并在一些传统和现代节日中经常出现的活动。在我国几千年的岁月发展过程中,龙舞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蕴含广大人民群众智慧、表现民族繁荣昌盛人们生活如意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5.
王丁玲 《旅游纵览》2013,(5):231+233
随着人们在社交上的花费逐年增加,传统的宴会形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现代人们更加追求健康、个性、奢华、文化,这些需求都应该体现在宴会产品中。同时,宴会板块的服务又区别于餐饮服务的其他板块,虽然宴会利润高,但是其服务流程复杂、现场控制困难。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湖南,伴随着交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从整体上推动着传统社会向现代化方向变迁。在生活方式层面,现代化交通加快和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扩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同时也对服饰、饮食、娱乐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化交通冲击了极端保守排外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外来文明的传播,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等陈腐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7.
余梓东  鄢莹 《满族研究》2007,(3):97-103,118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穿在身上的文化,是人们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人们穿在身上的艺术,是人们穿在身上的体验,是人们穿在身上的智慧,是穿在身上的标识。满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逐步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服饰文化。长期以来,在服饰方面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共存、共荣、共享的特点非常突出,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政治认同的符号。满族的服饰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促进了各民族服饰文化的共存、共享与共荣,影响和带动其他民族服饰的流变,促进中华民族服饰发展史的大转变,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服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休闲意识的逐步增强,旅游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品之一,人们外出旅行更趋于创意化和理性化。目前人们都积极追求个性、时新、自由,不再需要以往随团旅游"模式"化的旅游方式,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对理想圣地的参观和体验,使得旅游显得更加经济合理。因此,在这种大环境驱使下,换房旅游逐渐被人们认知和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沙活动频繁的新疆 ,人们对绿色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是因为在占国土面积 4 %的绿洲上 ,聚集和生活着 190 0万各族人民 ,绿洲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产的空间。特定的自然环境 ,决定了新疆的绿洲经济。绿洲对人们是何等重要不言而喻 ,而千百年来保护着绿洲的是森林 ,森林是绿洲的卫士和保护神 ,是抵挡风沙入侵的天然屏障。人们都懂得 ,森林维护着生态环境 ,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是人类的绿色宝库。因此 ,生活在新疆的人们对这一绿色宝库的爱要比身处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的人们深厚得多。但是我们生…  相似文献   

10.
彭小妮 《风景名胜》2010,(12):44-47
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举行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传来佳音,宁德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被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的人们,用数亿元巨资为全世界的人们打造出可供科考、科教、观光揽胜、休闲度假的世界地质公园,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欣赏她的美丽和神奇。  相似文献   

11.
赵盼超 《文博》2007,(1):60-65
在中国古代,丧葬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礼仪的演化,直接反映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这种对死亡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灵魂是否存在、以何种形式存在、灵魂与肉体是何种关系、亡人的灵魂是否对现世的人有影响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12.
正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理念。21世纪,在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人们的目光不再只是关注经济发展,而是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意识到健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此,贵州省委、贵阳市委明确,将大健康产业列为重大战略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于佳祺 《旅游纵览》2015,(4):30-31,45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教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在结绳记事的年代,人们唯一的目标是生存下来;而获得了生存,人们开始向往文明;有了文明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享受了。在现代社会,人们把金钱作为衡量享受的标准,攀比着谁的别墅气派,计较着轿车的价值,人们似乎得到了满足,然而,这真的是享受吗?曾经读过一本书,名字叫《夏天组曲》,通过一个夏天,我读懂了享受。不知是不是封面上的缕缕清风、片片绿叶遮住了夏日干燥的热风、毒辣的阳光,在作者的笔下,夏日变得宁静而清凉。在藤萝树下,荷花池旁,我醉了,我惊异于  相似文献   

15.
张帆 《旅游纵览》2015,(2):30-31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教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离不开木材,而杉木防腐、防虫、密闭性强等优越性能使其早在晋代就成为人们的生活用材之一,但因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当时杉木的使用比较有限。直到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杉木才开始得到广泛使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从物质层面看,杉木运用于建筑、造船、药材等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杉木也与宋至清朝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一定关联,如以杉木制琴,满足人们对音乐美的追求;以杉木制棺椁,体现了人们对逝去长辈的孝心。由此,杉木成为宋以后人们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木材。  相似文献   

17.
春游与健康     
“一年之计在于春。” 人们喜欢春游。春游又叫踏青。早在唐代,杜甫就写过“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佳句。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寻春、探春。春,给人们增添了无限生机和乐趣。  相似文献   

18.
《山茶》2009,(2):192-193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蛰伏过漫长冬季的人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对于农耕时期靠天吃饭的人们,如果天公作美,下一场及时春雨,意味着年末会有个好收成。所以人们设台摆宴、群歌起舞,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节日也在进行着传承和演化。宗教性的淡化,娱乐性的增强,使这些节日逐渐成为人们除旧迎新的民族盛会。  相似文献   

19.
陈振华  周曦曦 《风景名胜》2020,(1):0112-0112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对起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绿色植物在室内不再是单纯的装饰,而是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途经。室内植物作为室内唯一的绿化途径,在起居养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探讨如何通过植物在室内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协调、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李新华 《民俗研究》2006,(3):171-187
引言村落,是民众春种秋收,生息繁衍的聚居空间。村落中的信仰、禁忌、崇拜是民众思想意识形态的真实体现。走进山东的村落,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积淀形成的古老信仰、禁忌、崇拜,隐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又以对“神”的敬祀供奉形式,显性地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节日庆典等活动中。“神”作为人们想象幻化出的事物灵魂主宰,是没有具体形象的,而在对神的敬祀供奉活动中,人们又需要一个表示对某种事物神灵敬祀的具体可见的崇拜对象,于是人们将抽象的“神”赋予了具体的形象。这便产生了大量作为神的象征、神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