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祭祀作为黄河文化体系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仪式性活动,历史上代表的是临河而居、依河而生的先人们对黄河的依恋、敬仰和敬畏并存的多重心理情结。今天,随着黄河水害的彻底根除,黄河与人类的关系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黄河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族群文化的标志性载体,而黄河文化则成为对外识别、对内认同的文化标识。因此,恢复黄河祭祀活动,不仅是黄河文化系统性重构和完整性表达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新时代的黄河崇拜,是中华民族对黄河作为民族发源地和文化归宗的心理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石崇拜,起始于上古石器时代,这样的石崇拜于今可从大量有关石的上古神话传说中窥视其究竟。盘古开天辟地,“垂死化身,齿骨为金石”;“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精卫填海神话中,女娃“常衔西山木石以湮于东海”。这些神话家喻户晓,此外,羿射九日神话中说到石。  相似文献   

3.
天灵信仰起源于古人对泛“天”物体(包括日、月、大地等在内的一切自然物)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异常现象的崇拜。任何民族形成的初、前期,当他们处于生产和生活极端落后,命运还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往往都要仰赖天、地的威力,以天、地为大,形成高于一切的无形的有灵主宰。对天、地等自然现象的崇拜,也自然形成了居于一切崇拜之首的至高信仰。契丹族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东北地区西南部建立了辽国。建国之后,尽管不断受到来自中原地区汉族先进的封建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受佛、道等人为宗教的渗透,但在整个辽代,契丹人对天、地等自然物象的迷信和崇拜,在其整个民族宗教信仰习俗中,仍占居着相当的地位。遍翻《辽史》,到处可见契丹贵族崇信“兆象”与祭拜天、地的记载。由崇拜天、地等自然物象而形成的“天  相似文献   

4.
陈筱芳 《史学集刊》2005,(2):24-28,23
春秋帝崇拜式微,天信仰几乎取代西周天帝信仰。天作为春秋至上神,其突出的特点是权能的广泛性、意志的权威性和赏罚的道德性。春秋天命和天道是天的意志的固定表达方式,从“天”的意志到“天命”到“天道”,是一个从天神的意志到冥冥之中的命运到社会自然法则的转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天的人格色彩愈趋淡化。春秋天信仰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的作用犹如双刃剑,既维护又破坏,具有道德约束、心理平衡和精神支撵功能以及认识功能。春秋人不求在天信仰的精神世界中获得永恒,而是理性地寻求对现实的信念、生活态度和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女娲补天的故事很多人知道,可是女娲在哪炼的五彩石?补的是哪一方苍天?知道的人或许不是很多。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地方在太行山南部的一座叫“凤凰山”的地方。远古时这一带是莽莽大松林,林莽间出没着各种凶禽猛兽。女娲在这里补天,愚公在这里移山,...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女娲城民间祭歌田野考察,民间女神信仰首先以女娲为代表,起于远古图腾早期的原始宗教,发展为众多的自然神及地方俗神;其次,以西王母为代表,起于远古至青铜时代的氏族图腾中后期信仰,并为后世道教推崇,形成庞大的道教神系;其三,以观音为代表,起于中古异域的中国化的佛教神谱;各宗各教万善归一汇入儒家“宗亲”“仁礼”学说,形成中国民间信仰的多元建构。  相似文献   

7.
民族的血脉     
这一阵子,我正在写一部电视剧本《魂牵日月潭》,写刘永福在台湾抗日的传奇故事。我努力追溯这位比我年长99岁的前辈乡贤,透过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我们民族的心灵。中华民族的气场亦即炎黄子孙的气场,以民族历史与民族精神构成,核心为“忠“”义”,封建时代为忠君爱国、重义尚节,延  相似文献   

8.
"台独"势力的"日本情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独”分子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具有浓厚的“日本情结”,这也是驱动“台独”势力长期不遗余力从事分裂祖国活动和造成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二:1、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特别是它所发动的“皇民化运动”的久远影响,是导致“台独”势力“日本情结”产生的历史原因;2、“台独”势力出于台湾“独立”的欲求,急需取得外部势力特别是与台湾渊源甚深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支持,这是“台独”势力“日本情结”产生的现实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民间信仰崇拜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文化现象,台湾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崇拜。台湾的民间信仰崇拜有许多具有潮汕民间特色,例如:三山国王庙,潮军义勇祠,徐三馆以及韩文公祠等,都是在台湾地区流行的潮汕民间信仰崇拜。台湾地区流行的潮汕民间信仰崇拜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潮汕移民特征。本文试就台湾民间信仰崇拜的潮汕移民特征作粗浅的探讨,诚就教于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0.
刘鑫 《神州》2013,(31):5-6
以《最后一个匈奴》为代表,高建群小说营造了一种特有的创作情结,被称为“匈奴情结”。有别于历史上对于一个游牧民族的特定称谓,高建群熔铸于作品中的“匈奴情结”更多地表现为匈奴记忆基础上的主体精神构成,历史的匈奴与作家内心完成了古今对接,并且通过笔下的人物一一呈现出来。“匈奴情结”在时代精神的召唤下被唤醒,在时代的召唤与匈奴的历史中审视高建群的匈奴情结,还原作品中的标志性精神构成,是高建群小说的重要欣赏维度。  相似文献   

11.
天妃,在闽、台及广东潮汕地区习称“妈祖”或“娘妈”,是我国古代的航海保护神。天妃信仰起源于北宋中期,起初只是区域性的民间海神崇拜,后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迅速传播。其影响不仅遍及我国南北沿海地区,甚至通过海外贸易和华侨的传播,流传至甫洋和欧美。本文就天妃信仰的起源、属性、传播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钟葵 《神州民俗》2010,(5):38-38
崇拜天地和崇拜祖先是中华民族在信仰方面的一大特色,世界没有任何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重视自己的根源,那样对祖先充满敬仰和崇拜之情。  相似文献   

13.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的长生天信仰马进“长生天”是蒙古族早期的宗教信仰。蒙古族最早所信奉的万物有灵的宗教是萨满教。其崇拜的主要神灵有火、地、山、天、敖包等等。蒙古人把天神称为“腾格里”,认为有120尊,各有分工。萨满教持天命论观点,称天为“长生天”,认为...  相似文献   

14.
正关公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伴随着武圣崇拜,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变而形成。一千多年来,"关圣崇拜"与"关公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越来越广泛,影响了东亚、东南亚数个国家的民间信仰体系,同时也是海外华人华侨最崇拜信奉的神圣之一,成为中华民族信仰体系中独一无二的特殊信仰和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房金蓉 《丝绸之路》2010,(18):98-101
美利坚民族追求实际,热爱自由、平等和民主,有着强烈的宗教情结和宗教使命感。这些民族特质传承于早期清教徒的清教精神,是美国社会文化的根源。了解清教徒和清教精神对于美利坚民族特质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观察美国社会和了解美国政治制度、文化、民情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龙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最崇拜的一种神物。从古至今,到处都有龙的影子和龙的传说故事,可以说它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龙文化,致使相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并把龙作为民族的象征。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远古先民崇拜龙的遗迹,龙的传人找到了先民崇拜龙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任杰  管越 《沧桑》2013,(5):146-148
山西,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摇篮,上古文明与山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拥有像“女娲陵”、“人祖山”、“炎帝陵”、“稷王山”这样的中华民族伟大祖先们的活动遗迹。女娲,上古文明中伟大的先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在山西境内有着众多的女娲庙、女娲墓和女娲活动过的遗迹。众多的古籍中也记载着山西与女娲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就从历史传说、地理信息和文献资料三个方面来说明女娲与山西的特殊关系,进而展现山西在上古社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对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治理黄河、除水害兴水利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始终。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黄河水利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和特征组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有效举措,要准确把握黄河水利文化的内涵与独特价值,分段突出文化特色与建设重点,科学衔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大运河等沿线其他国家文化公园的内容特色,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独特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载体与平台。  相似文献   

19.
“双语”教授吴可勤的方志情结是在修志中用志,在用志中修志,把地方志事业与自己的工作与自己的进步发展紧紧地结合起来。这种与方志难割舍的情结,已经融入吴可勤教授的生命之中。他献身事业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方志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珠江文化是一种以河流流域为载体的文化,其对应就是黄河、长江、黑龙江、辽河文化。如果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珠江也是我国南方的母亲河,珠江文化是一种有它特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特色的流域文化。它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多元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