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来西亚客家人丧葬仪式中的"打斋"流派,源自广东客家地区的"做香花"传统。打斋作为客家人生命礼仪中重要的传统仪式,在马来西亚得以传承至今,同时经过一两百年的流传与演变,逐渐呈现出在地化的特色。对于马来西亚客家人而言,丧礼中的打斋仪式不仅满足了慎终追远、抚慰人心的精神需求,而且是他们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社会中,在与其他华人方言群体的竞合中,彰显客家族群特色、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以及诠释文化认同观念的重要表现,即呈现出不同于原乡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1985年4月至5月我们在闽南就印尼语、马来语中闽南方言借词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查阅了八本印尼语、马来西亚语词典①中的汉语借词,阅读了若干有关的中外论文和资料,现就上述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各国华人文学,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华人用其母语——华文创作的文学,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都有此类文学,而且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另一类是华人用当地通用语创作的文学,印尼土生华人用马来语创作的文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4.
华人移民是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里所谓的政治发展主要是指公共资源的分配从不合理状况向相对合理状况的变化。马来西亚原是英国的殖民地,其公共资源的分配权长期由英国殖民统治者把持。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第一步就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马来西亚独立后,在制度上给予了马来人许多特权,而华人等非土著居民则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明显呈现一种不合理的状况,因此,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第二步是通过具体的权力分配制度,尽可能维护和扩展华人等非土著居民的利益。第三步则是打破种族界限,使资源的分配以个人、群体的能力和奋斗的结果为依据。其中,华人移民或以武装斗争,或以自己族群组织的偶然选择,或以自己经济利益上的牺牲,对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维护母语教育是各民族的基本权利华人是马来西亚三大民族之一,1988年度达504.2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30.6%。无论是战前的开拓垦殖、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还是建国后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华人都作出应有的贡献。联合国宪章规定“应尊重各民族文化及予各族待遇”;华文是联合国指定的五种国际文字之一;马来西亚宪法(125条)也确  相似文献   

6.
结合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马来人和华人在马来西亚民族建构问题中存在着的民族概念的界定、民族建构的途径等诸多分歧和争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马华双方都认为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马来人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马来西亚民族应以马来人为核心,以马来文化为特征,分散的马来西亚社会应当用马来人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来整合;华人则从公民权的角度出发,认为马来西亚文化是在吸收各个族群的文化之后才形成的,不论哪个族群的公民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在此基础上,各个族群才能融合。马来西亚民族建构争论和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廖小健 《史学集刊》2006,32(6):44-50
后冷战时期,马来西亚与美国展开一连串激烈交锋,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张。马来西亚对美采取强硬政策的原因,包括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改变,以及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等。但马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美国还跃升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和外资来源,这与马来西亚成功的外交谋略不无关系。对美政策有效地捍卫了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提高了马来西亚的国际地位,基本体现了马来西亚当时的国家利益,充分显示了小国外交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纳吉政府华人政策调整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2008年大选以来,特别是2009年4月纳吉出任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对华人政策的主要调整与变化;探讨了促进政策调整的政治、经济和民意等各种原因以及政策调整对马来西亚政治和马来西亚华人的影响,旨在比较全面地把握马来西亚政治与族群关系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比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和谐得多,其原因主要在于: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不如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那么强烈;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比较宽松;马来西亚拥有缓冲民族冲突的政治机制;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局势比印度尼西亚稳定。  相似文献   

10.
郑涛 《中国钱币》2010,(1):58-63
引言 马来西亚联邦,简称马来西亚(Malaysia),位于东南亚,由十三个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国家,居民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马来西亚国语是马来语,也通用英语,华语。马来西亚的货币流通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马来西亚货币流通的分析,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探讨印尼华裔青少年一代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语言能力及其认同问题.调查表明,印尼华裔学生是以印尼语为主、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语言使用者;虽经数十年的严厉禁止,但他们在印尼现仍有一个使用汉语言文字的环境;他们程度不一地具有汉语方言的能力;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动机与华人身份的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谢小羽 《神州》2011,(9X):113-113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3.
14.
尹宏兵 《华夏考古》2007,(2):135-141
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应从中国历史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式。不能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历史。必须区分文明的起源与文明的正式形成,并从中国历史中提炼出中国文明起源的诸要素。  相似文献   

15.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外国人以母语所编写的原版书籍往往被认定为最正宗、最正确的语言教学用书而备受推崇,而且不仅限于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教材,甚至包括了以意识形态为内核的史书等。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国民的培养以及民族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As Chinese nationalists grappled with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weakness of the young Republic of China, some sought to strengthen the Chinese race by advocating a return to the ancient practice of fetal education. Fetal education held that every sight, sound, and flavor that a pregnant mother took in through her senses, as well as her emotions and demeanor, directly affected her fetu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text Taijiao, Song Jiazhao’s 1914 Chinese translation of Shimoda Jirō’s Japanese work Taikyō, presents a modern reformulation of fetal education that draws upon both modern Western science and East Asian medicine. As the text uses modern biology and psychology to explain and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of fetal education, it also narrows the scope of fetal education to focus almost exclusively on the mother’s psychological state. Similarly, as the text turns to instruct women on the practice of fetal education, it draws upon Edo and Qing gynecological principles to emphasis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gnant mother’s emotional self-control. Ultimately this text represents a neo-traditionalist response to modernity as it presents a Neo-Confucian vision of fetal education focused on a pregnant mother’s moral self-cultivation and emotional self control.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pplies a nested logit model to the 1981 census micro data to study the joint effects of personal factors (sex, mother tongue, nativity, education, and marital status) and ecological variables on the 1976–1981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 of young adults in Canada. In multivariate contexts, personal factors not only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in explaining the departure process but also hav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with ecological variables in determining the destination choice pattern.  相似文献   

18.
孙宏云 《安徽史学》2005,(1):118-125
本文本"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之旨,基于萧公权撰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背景与史实,结合文本分析,对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这一主题再作探讨,在三个问题上展开论述:一、萧著的背景与动机;二、萧著的方法及其渊源;三、萧著在学界之反响.  相似文献   

19.
Tea Shurgaia 《Iranian studies》2020,53(3-4):551-571
The Georgian language island in Iran is not yet on the radar of international scholars. Studies by Georgian scholars have mostly focused on linguistic, ethnologic and historic issues concerning the Georgian community living in Isfahan province; no paremiological approach has been undertake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ereydani proverbs recorded from 1968 to 2014. Study reveals that the proverbs used by the Georgians of the Fereydan region in their mother tongue are: proverbs translated from Persian; proverbs of Georgian origin and proverbs existing in both Persian and Georgian paremiological funds. Archaic Georgian vocabulary preserved in proverbs is also considered.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deeper parem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proverbs of the Fereydani Georgians.  相似文献   

20.
所有生命靠着信息摹写自己的世界.世界是由事实而不是由事物构造而成,所有事实是由符号的边连结方式构成.因此,要注意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的区别和关系.守护我们的母语,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