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玉琢 《神州》2011,(20):2
《金色笔记》作为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主代表作,以它独特的形式记录了那个时代,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是如何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而进行斗争和自我斗争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金色笔记》中的女人们从破碎到完整,从束缚到自由的人生经历,探求"新女性主义"的特点及其对那个时代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崔玉琢 《神州》2011,(9):2-2
《金色笔记》作为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主代表作,以它独特的形式记录了那个时代,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是如何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而进行斗争和自我斗争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金色笔记》中的女人们从破碎到完整,从束缚到自由的人生经历,探求“新女性主义”的特点及其对那个时代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慧 《沧桑》2008,(4):27-28
随着五四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一部分觉醒的新女性开始抛弃传统的从一而终的思想,对待离婚的态度从观念到行为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中可以看出新女性日益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良妻贤母”曾经是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代名词,有知识、有文化,始终是近代日本妇女的“贤”与“良”的主要标准之一。其时的中国也曾受其影响,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然而,近代以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使中国妇女不可能像日本妇女那样,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下去接受教育和知识的熏陶。日本的“良妻贤母”与中国的“贤妻良母”不仅有着不同的内涵,也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6.
董贝贝 《神州》2021,(1):66-67
贾方舟先生给女性绘画作了一个确切的界定,他认为"凡是出于女画家之手,以女性的视觉描绘女性生活及呈现女性精神感情,并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的绘画,称之为女性绘画."李青萍在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绘画、印度泼彩画和中国写意画的基础上很好保存了传统与现代、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完美融合,表现与再现,写实与抽象的独特魅力.不仅具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7.
赵倩 《沧桑》2009,(3):232-232,253
著名女作家丁玲的早年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五四新女性——莎菲,但是又同当时其他作家笔下的新女性有所区别,可以这么说,莎菲是代表了“五四”退潮期的新女性——一批在随时都有可能被黑暗势力吞噬的陷阱遍布的时代,努力寻求光明的伟大女性。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70年代,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对此,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窃不谓然.本文认为,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不但不是所谓"民间组织"或"民间对清友好组织",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并有军方参与运作的一个情报机构.  相似文献   

9.
吴学钦 《沧桑》2011,(5):56-58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样式经历了一个短暂却复杂的演变过程,它的演变承载了时代的发展和女性思想意识的变化。首先是审美意识的变化;其次,追求个性的解放;第三,追求平等的意识;第四,崇尚西方文化的现代意识。它的出现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东北师大日本研究所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认定的对华学术援助单位,开始实施为期6年的中期发展计划。由商务印书馆承印的《东北师大日本研究丛书》是这个计划的重点工程。全书计8本,原则上均由日本研究所的教师完成,预定2012年出齐。我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自然也便成了《近代日本国家意识的形成》的第一位读者,然而,还要为这本书作序,委实是没有想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明治维新后,日本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一种特殊的舆论环境下,社会上逐渐兴起了立宪主义思潮。日本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在了解西方立宪政体制度和接受欧美近代立宪思想基础上,初步认识到了近代宪法的性质,也开始意识到近代立宪政体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和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协调主权掌握者与人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因此,他们开始鼓吹在日本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并且认为:只有实行立宪政体才能充分调动人民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的积极性,保障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20年代是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短暂的相对和平时期。史学界一致公认,这一时期的日本外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具体分析上却意见纷纭。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一次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不利情况下的被迫后退,与后来的法西斯对外侵略是一丘之貉,日本有人称之为国际主义的和平外交。本文拟就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外交变化的原因、特点及评价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从犹太复国主义到后犹太复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铮 《世界历史》2012,(2):4-14,156
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潮,同早期的犹太宗教文化存在各种内在联系。现代犹太复国主义容纳了不同的犹太思想流派,并赋予犹太教中的返乡复国以时代内涵,借此实现了古老弥赛亚观念的现代复活。以色列建国后,犹太多数派中的强硬思潮长期制约着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的走向。后犹太复国主义是后冷战时代以色列犹太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它对以色列的犹太种族特征和发展方向及其对阿拉伯人的政策等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新观点。尽管后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尚未摇撼传统和极端犹太复国主义在以色列政府决策中的话语权,但它却对未来以色列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随历史发展成为领土辽阔的庞大国家。随时间与空间的延续,生活在其中的人竟然无法就国族文化得到共识。十九世纪的知识阶层独立于政权之外展开社会自发的国族论述。从早期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国族本质辩论,到革命前政治意识型态之争,国家历史是知识分子最重要论述依据。历史学家应能发挥专业长才,贡献于审视国族文化,却又往往被视为与知识阶层隔绝。本文以莫斯科学派的米留可夫为例,探究历史学家的国族观念。米留可夫无法认同长期受浪漫主义唯心哲学主导的俄国社会思想,主张经验历史的重要,如此才能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找到真正的国族文化。他希望用客观的方法替代过去以人类精神为主体的理论架构,因此为俄国历史学和国族论述添上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16.
程倩 《沧桑》2014,(6):23-25
犹太民族是世界历史上典型的流浪民族,几千年来的流浪生活使他们急于安定下来,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近代以来,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后经过联合国批准,划巴勒斯坦的一部分供犹太人居住。随着大量的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巴以冲突愈演愈烈,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赵秀荣 《安徽史学》2021,(1):100-111
人类社会从产生开始就面临抑郁症的问题.在英国历史上,抑郁症(depression)的概念由忧郁症(melancholia)演化而来.在抑郁症概念演化过程中,人们对这种精神疾病的认知也经历了转变,从体液说、恶魔说、土星影响说到化学解释和机械解释,最后发展到医学上的情感解释和认知解释.抑郁症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其认知和理解体现了文化的建构——特别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上的医学兴起之前.考察近代英国以及欧洲抑郁症概念的流变及对这种疾病认知的转变,不仅可以反映文明、理性的进步,而且有助于更深刻理解英国社会的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8.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起源和形成,是从中西暗合到中西合璧的一个成功典范.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如先秦诸子、程朱理学、清代考据学里本身已具有的"由疑到证"的方法、精神暗合了现代西方"科学"的实证精神.胡适对赫胥黎的存疑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等思想、方法的接受和宣传,是建立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自身的传统观念和知识结构之上的.他用自己头脑中固有的传统观念,即与西方暗合的由"存疑"到"考证"的精神,根据治学、救国的需要来接受和裁剪杜威的实用主义,"成功地把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自己的文化精华联结起来",①合璧为"中国化"的实验主义.  相似文献   

19.
断然中止与中国、朝鲜等亚洲古老封建国家的传统关系,加入欧美资本主义阵营,与“文明”国家共进退,即所谓“脫亚入欧”的意识,是近代尤其是明治期日本社会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潮。这种脫亚意识,固然有其进步的一面,即摆脫亚洲的迟滞发展状态,学习和追赶西方国家的文明与发达;更有其反动的一面,即在脫离亚洲追赶欧美列强的文明与发达的同时,参与其对亚洲的侵略。虽然应当说,脫亚意识中这一正一反的两个侧面,是不能偏颇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后者。通过  相似文献   

20.
从元典的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将春秋战国时期定型的《诗》、《书》、《礼》、《易》、《春秋》等蕴含着民族原创精神的典籍称为“文化元典”。元典是距今二三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创作物,它包藏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基元。但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段,这种“全息性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