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文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楚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遗存。从商周之际楚人建国时算起,到公元前223年楚被秦灭亡为止,先后经历了800余年。"楚文化"一次很早就出现在历史研究中,但在考古学中真正对"楚文化"进行的研讨始于1980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考古学第二次年会上。驻马店地处中原,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部,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盛,驻马店大国蔡国逐渐沦为楚的附庸,成为楚国淮河流域北部的重要城邑,该地大部分地区一度纳入楚国版图。近几年来的考古工作,楚文化遗址和墓葬的调查、发掘成绩显著,楚文化繁荣一时。本文拟的发现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楚、巴两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逐渐占领了巴国今忠县以东的长江沿岸地盘,曾经设立巫郡和黔中郡,这些地区楚文化占绝对优势。由于楚人和巴人交错杂居,因此楚文化吸收了巴文化的釜、鼎及花边口沿装饰等因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楚文化峡区类型"。楚文化的辐射范围很广,渝东地区和嘉陵江流域巴人遗存中普遍存在着楚文化因素,包括楚式青铜器、铁器和陶器等器物,从楚文化因素的分布范围、各种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到战国中期,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处于鼎盛时期,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楚人逐渐退出峡江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趋减弱。楚文化的西渐,客观上促进了巴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三峡考古发现表明,楚文化在西周中晚期就已经对巫山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到了春秋中晚期和战国早期,楚文化已经完全控制了瞿塘峡以东的巫山地区,并进而对奉节、云阳、万州等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国中期晚段至战国晚期早段,楚文化深入到峡江腹地的忠县一带,控制了长江干流沿线的地区。楚文化的几次西进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基本可以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契合。从楚文化在峡江地区的分布情况看,他主要起着控制交通、扼守战略要地,以及掠夺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联合宜城市博物馆在宜城境内进行第三次考古调查,重点踏勘了宜城北境、汉江西岸的周代文化遗存,探讨楚文化中心区域与其它地区的内在关系,考察楚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本次调查加深了我们对相关遗址大致年代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对于促进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等课题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早期楚文化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地区的早期楚文化遗存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的盘龙城遗址,以鼎式鬲为代表,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晚商至西周早期汉水东北地区出现柱足鬲遗存。西周中晚期时早期楚文化正式形成,出现早期楚式鬲和完整的早期楚文化陶器组合。此时早期楚文化遍及江汉地区,重心则在鄂西地区。夏商时期的早期楚文化与楚国无关,西周时期的楚国也只是早期楚文化中很小的一支。  相似文献   

6.
随着楚文化研究广泛深入地发展,孝感地区西周时期文化越来越被学术界注目和重视,与之有关的学术文章越来越多。特别是围绕着黄陂(83年划为武汉)鲁台山西周遗址和墓葬的文化性质、年代及其族属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文章进而判定孝感地区西周时期文化基本上属于中原类型;有的文章则主张土著说或荆楚说。孰是孰非,谁能无根据  相似文献   

7.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文化是东周时期江汉淮地区的地方文化,浓厚的文化特色、高度的发展水平、深远的历史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楚文化渊源是楚文化讨论的重要课题,在近年来的热烈讨论中,存在“土著说”和“中原说”两种主要意见。若从江汉淮地区(楚地)古代文化遗存的总体观察,楚文化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它并非当地某种土著文化发展的直接继续,也非中原某种文化在楚地的直接延伸。本文从楚文化体系与中原文化体系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几个关系,借以说明楚文化的来源与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楚文化的发展系列,以及楚文化发展与鄂西地区原始文化的渊源关系等有关楚文化研究课题,在沮漳河中游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由湖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与武汉大学考古教研室、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当阳县文化局等单位派员组成考古发掘小组,于一九八○年六月对当阳境内的冯山和杨木岗遗址进行了试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考古界与史学界对楚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极为重视,一致认为对楚文化的研究是从理论上全面地阐明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大任务,也就是说,如果不把楚文化的问题搞清楚,就无法对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理解。因此,对于楚文化的研究,还需我们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可知:楚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在我国周代,长江、珠江流域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了国家,尔后在长江流域发展起来,以至最后楚国在政治上几乎统治了整个南中国。所以说,楚文化是长江流域几千年来原始文化发展的一个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楚国立国荆山,拓土辟疆,广袤千里,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最强大的国家。其初封之时,为子男之国。在发展过程中,政治礼仪制度因袭中原文化;在扩充势力范围时,融中原文化与南蛮土著文化于一炉,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楚文化。荆门市子陵岗是楚文化的组成部分①,为我们探讨这一地区东周时期  相似文献   

11.
楚公■钟与早期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早期楚文化的工作由来已久。概括起来,这些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文献出发,对楚国早期都城——“丹阳”的位置进行考证。二是从楚式鬲或者楚国的鬲、盂、罐、豆的陶器组合出发,找寻楚文化的来源。三是从楚国早期有铭青铜器的形制和组合如发,通过与周邻地区青铜器的比较,来探讨早期楚文化的面貌。上述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早期楚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使早期楚文化的面貌更加迷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宜城市博物馆在宜城境内进行第二次田野考古调查,重点踏勘了汉江与蛮河之间的周代文化遗址,探讨它们在楚文化发展、演变中的地位,考察楚文化中心区与其他地区的相互关系。本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大致年代,加深了我们对这一地区周代文化遗址群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过去学术界认为楚文化西界止于巴东,巴楚交界于巫山。然近年来峡江地区所发掘出的楚文化遗存却显示楚人在战国中期已到达云阳、忠县等地,生动地再现了东周时期巴楚关系的变化。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是由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宣汉罗家坝巴文化墓地中规格最高的墓葬M33,实际上是两座具有打破关系的墓葬,被打破者为船棺合葬墓,出土器物受到了楚文化和蜀文化的影响,墓主人有可能属于巴文化的王者或高级贵族。  相似文献   

15.
宝塔河遗址出土的东周时期遗迹有灰坑、陶窑和墓葬,遗物仅见陶器与石器,器类包括鼎、釜、罐、鬲、盂、豆等。这些遗存分三期,时代跨度从春秋早期至战国早期。内涵分为两组,一组以鼎、釜、罐为核心,代表着峡江地区一支传统的鼎釜文化;一组以鬲、盂、豆为核心,为楚文化。春秋早期以传统鼎釜文化为主,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逐渐介入,春秋晚期以后,楚文化在这一地区已成为主导文化。这一过程为我们研究峡江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楚文化的扩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6.
徐史述论     
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部族方国,从殷代晚期见于甲骨文字记载,到鲁昭公三十年被吴灭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六七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徐族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可与中原华夏族各国齐美的青铜文化,并不断发展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从而使淮河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开发较早,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全面系统地揭示徐国历史,无论对楚文化研究还是对我们了解安徽先秦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研究会第七次年会于2001年11月2-6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专家、学者8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近几年来楚文化考古的新成果,对楚文化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一、楚文化考古新发现来自湖北、河南、湖南、陕西和安徽的代表介绍了近年来楚文化考古的新发现。湖北潜江龙湾遗址是一处大型东周遗址群,占地面积达100.9平方公里。其中I号宫殿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荆门左冢发掘了3座楚墓,其中一号墓规模较大,出土的“漆木棋局”(暂名)、楚王孙渔青铜矛和铭文木…  相似文献   

18.
正楚是周代诸侯中的主要大国之一。楚在南方的发展,将南方地区不同来源、面貌各异的族群与文化融合成为统一的楚人与楚文化。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又经秦末战乱后,西汉建立,承秦制、融楚俗,刘邦集团以楚人为主体入主关中,将秦、楚文化及关东诸国的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因此楚文化是汉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考古学界探索楚文化,大概始于三十年代。最初从淮河下游开始,即楚国后期都城所在地的安徽寿春一带。自1951年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湖南长沙发掘了一批战国楚墓,此后长沙地区就成为探索楚文化的第一个中心。到了六十年代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湖北省博物馆和荆州地区博物馆及全国各大专院校等单位,在郢都纪南城周围发  相似文献   

20.
张硕 《江汉考古》2013,(2):129-132
楚文化是周代楚国、楚人所创造的文化,集中了东周文化的大半精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东周之后,楚文化遗存曾深埋于地下达三千年之久。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被盗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