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文章指出,在已出版的新方志中,大多数没有设社会篇。设社会篇的创新精神可嘉,但这种做法值得研究。地方志是一个社会整体的有机反映,经济、政治、文化、民情、风俗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各种事物都可以在志书中找到恰当的归属。  相似文献   

2.
正一、按部类布局部类,就是志书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出的门类。志书的门类设置,必须是横向划分,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横分门类。志书的一级门类,是用一级标准划分的结果,一般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物等。在一级门类下,又可依次划分出二级门类、三级门类,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编、章、节等。志书内容结构如果是按部类布局,就是按逻辑关系的要求排列各门类的位置和次序。门类之间的横向关系互不包容,纵向关系层层相辖,门类的孰先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通过分析两位学者对社会和社会部类的理解,明确了志书中社会的记载对象,并对社会部类和社会篇的含义作了区分。接着通过对社会部类和社会篇的编写分别进行研究,指出社会部类与其他部类的不同之处,有关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整部志书中应做到不要缺项,在续志中应该专设社会篇/章,以此来记载非政府行为的社会事项,内容应该突出民众性。既要考虑篇目设置上的科学性,也要兼顾实际组织编写中的可操作性,有些内容可以在有关篇章和社会篇章中分开记载。文章建议在县级志书中专设社区篇/章,因为设社区篇是志书体现时代特点的要求,可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民主的运作情况,能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情况,也便于反映基层多元化的民政工作,而且可以将很多非政府行为的社会事项放入其中记载,同时可以使新农村建设的记载收放自如、生动具体。在编写组织形式上,文章认为可以突破"管什么写什么"的思路,采取课题承包、专家修志的形式来组织编写,改变"一揽子包干"的编写组织方式,进行分别写稿,统一组装。在资料收集方法的运用上,社会部类或社会篇的资料应更加重视以口述史的方式收集。  相似文献   

4.
第二轮修志在首轮修志的基础上开展,但在某种程度上仍与首轮修志一样存在着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相对不足的情况。其中尤以社会部类的编纂存在缺憾问题较多、认识分歧较大、实际操作难度较高等不足之处。从现有志书、志稿来看,社会部类时代特色的记述要大大落后于地方特色的记述。如果仅仅专注于志书中社会部类内容的章节设置、文字记述等具体细节问题的研讨,很难从根本上提高社会部类内容的记述水平。存史是志书最为根本和基础的功能,在目前志书社会部类的编纂中,对社会学学科理论、方法和成果的借鉴及运用,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还需加强。为此,文章建议效仿文化研究中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的概念分类,将志书社会内容按大社会、中社会、小社会概念进行区分。总的来说,在社会内容的记述上,无论取哪种方式、走哪种途径,都必须紧紧攥住一个不散的"神",那就是对当地重大社会变革的地情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5.
社会部类收入内容应该在确保大的基础内容不缺失的情况下,给各志留有一个根据自身特点在细节上自由发挥、组合、取舍的空间,这样既保证了社会部类的完整性及整体分量不受影响,又照顾到各志地方特色的最大发挥。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应该成为第二轮志书社会部类记述的一个新领域。首轮志书的社会部类,由于概念界定上的原因导致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发育不良,在志书的各大部类中,通常扮演的是一个被忽视或弱化的角色。在全面总结首轮修志经验得失的今天,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四位一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并提升社会部类在志书中的地位,不仅必要而且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志书条目,是志书编目中的层次(标题)名称。志书编目横分门类,分层设目,一般按部类、门类、分目、子目、条目依次分层。部类、门类层次最高,次下层次为分目、子目,条目层次最低。条目是志书直接记述的实体。  相似文献   

7.
首轮修志一直是将城乡建设内容粗分在经济部类中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的记述,在第二轮志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涉及经济,同时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建设部类编纂有单独进行研究的必要。要想记述好,首先要界定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的概念。本文采取对比方法,归纳了民国时期的志书、首轮志书建设部类内容的结构布局,并认为部分第二轮志书把基础设施建设、人工环境内容集中编写,甚至盲目跟风,人为割裂各有关行业的设施与经营的关系,造成基础设施板块、人工环境板块内容臃肿,而行业内容单薄的做法值得商榷。志书的建设部类应该因地、因志种制宜,科学谋篇布局,并对不同志种的建设部类结构提出大体的谋篇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修《江苏省志》(以下简称前志)突破旧志重人文轻经济的模式,以经济为记述的重点,可以说是省志的最大成就之一。而续修省志的时限一般在1988~2008年之间,更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所以,省志中的经济部类仍是续修的重点。但续志与前志相比较,记载事物的时间跨度短,资料涵盖量小,且经济部门是改革的排头兵,变化很大,我们在经济部类续修时如何谋篇布局呢?笔者提出两种模式,供修志同仁参考。第一种是细分门类、粗聚事类法。细分门类、粗聚事类法,就是不完全按照前志有一个部门就设一部志书的方法,而是根据社会和经济 …  相似文献   

9.
提要:政治部类写粗了容易务虚,写细了容易与其他门类机械重复,是相对难以编纂的部类。从整体上把握分支构成与整体的联系,把握所记述事物的性质角度,详略呼应关联,是系统、全面、科学编纂志书政治部类的重要方法。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举国体制,共性大于各地的个性,而地方志书是记述地方历史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因此,地方志书不宜单设政治体制改革专篇,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以分散记述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志书经济部类编纂的聚焦点主要有六个:1.经济部类虽是第二轮志书的重点,但已不是重量级的部类;2.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电力、水利由经济部类的基础设施,到全社会的基础设施,再到第三产业,反映了事物运行的逻辑关系;3.经济体制改革是时代的特点,也是第二轮志书反映的难点,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记述;4.产业不是志书经济部类的特有,但成为志书分类争论的焦点。在经济部类产业划分上,地方志书可以借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记述。就整部志书来说,其分类标准应以社会分工、部门设置以及学科研究相结合;5.工业和企业在经济部类中有地位,但没有分量;6.商贸与服务行业如何记述,其内容编写、模式还在探索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部类的编修是新方志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志书分类中"社会"这一概念如何界定、社会部类应收入哪些内容两个方面。新方志中社会部类概念模糊,归属混乱。社会部类不能套用以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公式,而应收入的是一些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社会事物。其收入的内容应具有排他性、公认性。应按照事以类聚和妥善处理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的关系的原则来确定社会部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编纂志书的过程中,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大致可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志书文化部类的内容应该属于“中文化”的范畴。志书的分类应以科学分类和现实分工相结合为原则,不应机械地以承编单位的归属来认定。扎实的文化类资料是文化类分志的基础,二轮修志加大了经济部类内容的分量,但不能矫枉过正,削弱文化部类的内容。志书文化部类记述的只是一部分文化内容,这就需要非文化部类配合承担个别文化现象的记述。文化特色是地方特色的重要方面,对于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要浓墨重彩。在志书编纂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文化部类与其他部类内容的交叉重复,要注意科学归类,详主略次,合理归口。  相似文献   

13.
第二轮志书文化部类内容上缺项较多、归属不当,记述上缺乏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以事系人缺乏丰富性与多样性等诸多问题,建议记述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部类的新兴内容,着力体现时代性;记述好地域文化及其相关研究等内容和文化方面共性事物的地方化过程及其相关表现等内容,着力体现地方性;精心设计篇日,准确记述内容,着力体现科学性;注重结构与体裁的创新,着力体现新颖性;注意记述存在的问题,着力体现客观性,让亮点真正亮起来。  相似文献   

14.
首轮志书在志首设置地理部类,二轮志书有沿用地理部类,也有创设环境部类,还有新设基础部类。目前,多数方志同仁赞同二轮志书设置基础部类,认为设置基础部类比地理部类、环境部类科学合理。二轮志书设置基础部类是否科学合理?其位置如何摆放,由哪些篇(分志)构成,记述哪些内容?笔者围绕这些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供方志同仁编写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数据是表示从数量的角度来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是志书记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尤其在志书的经济部类,数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使用得当,可以增强志书可信度,提高志书质量。反之,就会影响志书质量,降低志书使用率。因此,数据使用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编纂人员要高度重视,以  相似文献   

16.
正如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部类的编纂需要相应的学科理论支持一样,对于第二轮修志中的文化部类来说,文化学的学科理论支持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志的文化部类,既与政治、社会部类有所交叉,又与经济部类有一定的关系。探讨这一命题需要从大文化角度入手,着重研究其记述方式。文化部类大致可分为科学、教育、文化、文物、艺文、传媒、卫生、体育、档案、方志等十个门类。文章着重就艺文门类的学术渊源和编纂要领作了专题探讨,同时还讨论了地方志中文化部类与人类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志书加强人文部类内容记述的探索青野一、新志书关于加强记述内容的三次大讨论本届修志之初,部分同志针对旧志不重视经济内容的记述、经济内容过少的弊端,曾明确提出:新编志书应大力加强经济部类内容的记述,以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围绕如何加强经济部类内容...  相似文献   

18.
梅森 《沧桑》2011,(3):28-32,63
社会内容是地方志书需要记述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方志界对社会志有许多论述。本文认为,共同的探讨首先要有共同的前提,所以对研究中出现的"社会志"、"社会部类""、社会内容"需要统一予以界定,否则必然众说纷纭。"社会"概念有广狭之分,地方志书有省级志书、地市级志书、县级志书,大篇体、中篇体、小篇体之别。方志编纂学作为独立方志学科的组成,有自己的结构体系。社会内容在地方志书中,不可能也不应该按照社会学研究的框架去谋篇布局。实际上,社会内容在地方志书中的分散记述,或小集中大分散的记述,体现的是地方志书对自然、社会必须全面(而不是单项社会部分)记述的特征,是从全志出发,整体上反映各方面的社会内容。本文具体列示了社会内容在志书各门类的分布。文章结论是:社会内容的记述要从对社会内容时代特征的研究入手,地方志书要站在社会层面、社会发展变化的高度记"百业",从而从全志的整体上全面记述社会内容。对地方志书社会内容编纂正确的研究应该是,确定基本的符合时代、地情特征的框架后,要从社会变化看时代特征,从时代特征研究社会内容,从社会内容研究其在全书的布局,再对具体布局的社会内容站在整个社会层面去进行记述。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先形式再内容,先下载社会学的学科分类框架,然后让方志编纂"削足适履",让全志按照社会学的分类去编写。地方志要建立自己的学科,就必须有自己的体系,包括志书编纂体系。所以,我们的研究一定要立足编纂实践,不应该是他学科体系的机械移植。  相似文献   

19.
已出版的第二轮县(市)志公、检、法部类主要存在事物归属不当、内容与首轮志书不承接、部门志痕迹明显、缺少以事系人4个方面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到:设置合理篇目、承接首轮志书、消除部门志痕迹;记述资料全面、系统、完整;记述内容应该承接首轮门类,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创新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反映时代特色、地方特点;显示公安、司法干警风采;体现对确保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综合性年鉴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拓展人物部类就是综合性年鉴在内容上创新的途径之一.一、重视人物部类记述是志类著作的共同特点.在各级志书中,人物志被称为“志中之志”.综合性年鉴在总体框架设计上也是“横排门类”,与志书相近,人物部类一般也单独成篇,处于引人注目的“殿后”位置.是综合性年鉴中不可缺少的、不易与其他部类合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