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你喜欢我吗     
正大家好,我是香蕉。我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我有一个乌黑的"小辫子",可爱极了,所以有些人叫我"可爱姑娘"呢!我弯弯的像一个月亮,像一个小船。我还穿着一个黄色的"小裙子",像一位芭蕾舞演员!剥开我的"小裙子"就露出了一位黄色皮肤的"可爱姑娘",只要你轻轻咬我一口营养就会从你嘴里出现!  相似文献   

2.
王海龙 《世纪》2023,(4):52-56
<正>一、传说:一位华工捐建哥大汉学系1990年代中期,我应约撰写哥伦比亚大学校史。哥大是西方汉学研究的重镇,它的汉学系受到了格外关注。在研究伊始我就遇到了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原来哥大汉学系建系缘起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美国大学著名学院和系科多由基金、名人或富豪捐建,却是由一位当年穷苦华工丁龙发起建立的。这段历史渊源对华人来说非常值得自豪和纪念。我隐约记得早年曾经读过这样一个美利坚传说,但当时只认作是个故事。没想到这竟发生在眼下我要写的校史里,不由我不感到惊赞和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3.
迷人荷塘     
正一个火轮高吐的夏天,我想和妈妈去荷塘观赏荷花,妈妈欣然答应了。来到荷塘,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我走近荷塘,翡翠似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有些荷叶沉在水下,像一个个精雕细琢的大玉盘,有些荷叶笔直地站在河中央,像一把把翠绿的大伞。荷叶边有一朵朵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了,露出了一张张粉白色的笑脸。"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诗句我不禁脱口而出。更美的是,荷花与荷叶之间有一群蜻蜓,它们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发小,是一位“海归”,毕业于加拿大一所有点名气的高等学府。我一直没能搞清楚他的专业。据旁人说,他读的是历史,但他本人却告诉我其实学的是经济。经济是个好专业,媒体天天喊着GDP,百姓成群结队炒股票,哪一个不关乎经济?我发小回国也没闲着。先是在一个不大的公司挂了个“副总”头衔,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20,(6)
正一天早上我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去,发现他有好几个部下在那里,正好开完会。他们请我进去,开了一只西瓜。我们围桌而坐,淘气地在炕上吐起瓜子来。我注意到有一个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年轻指挥员。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便开玩笑说:"那边这个人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他来了吗?"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  相似文献   

6.
女博土谢某一向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然而其在婚姻问题上却惨遭不幸。在与一位美籍华人袁某“喜结良缘”后,不到一个月女方便识破“庐山真面目”。这是一起罕见的“骗婚”,女博士落得人财两空,丢掉了总经理职务,成了待业青年,因结婚又染上了念珠菌病,使她在精神上、身体上、经济上受到极大的创伤。极度悲痛的女博士“看破红尘”,颓然皈依佛门。相识在玄武湖畔1994年10月某日,天空晴朗,风和日丽,南京绰约多姿的玄武湖。晶亮的湖水碧波荡漾,广阔的湖面浮着几个绿洲,洲上蓊郁的树林中隐隐约约露出轩昂的楼阁,一对恋人正在相互依偎…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故事     
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我曾经是个“贼”。我偷过关公的忠肝义胆;偷过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偷过保尔的坚强不屈……那是好几年前,在离我家不远有一个小书店。灰灰的墙壁犹如乞丐的破衣服,石灰剥落了,露出了青黑色的笨拙的泥砖。暗暗的光线,潮潮的地面,墙角还有一两棵细长发黄的小草,却十分倔强地在生长,挺惹人喜爱。墙角也时不时蹿出几只老鼠,吓人一身冷汗。整个小店弥漫着一种让人作呕的霉味。然而,我闻到的却只有扑鼻的书香。每逢节假日,我便早早地起床,赶到那家书店去“行窃”。小店的书和顾客一样少得可怜。蒙着一层厚厚灰尘的陈腐的木书架…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可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她却没有时间带我们玩,教我们学习。我只能和很多教师的子弟一样在校园里玩耍。那是我四岁多点时候的事情吧,我自己在校园的操场上玩耍。操场上有很多刚刚砌成的水泥板,我就从一个水泥板跳到另外一个水泥板上。突然,我不小心从一个大水泥板上跳下来,前额重重地磕在坚硬的水泥板上。我还没有感觉到疼痛,血已经流出来,顺着鼻子、眼角到处流淌。我有点害怕,却又喊不出来。学生中不知谁叫来了我的  相似文献   

9.
太阳的眼睛     
“爸爸,太阳有眼睛吗?”女儿今年5岁,在长江幼儿园上大(2)班,喜欢画画,也爱问个为什么。这一天她一边涂鸦,一边问坐在她旁边看书的我。我放下手中的书,目光移到女儿的画纸上,红色的水彩笔已经画好了一个圆,虽然线条还显得稚嫩,却也较为流畅。我的心中一动,认真地回答:“有啊!不然,它怎么会露出脸看小朋友们做游戏呢?”“那我就画上两只眼睛吧!”女儿一笔一画地在圆中画上了两只笑眯眯的大眼睛,然后又问我:“爸爸,太阳有没有嘴巴呀?”我笑了:“也有啊!”我肯定地回答。“是啊,要不怎么能喷出火来呢?”女儿模仿我的口气,又低下头去给太阳画了…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藏族文化的推崇者,尽管不是藏传佛教信徒,但是对藏传佛教常常怀有一种敬重之情。对僧人忍受寂寞的刻苦修行;对博大精深,哲学、天文历算、医药无所不包的大藏经;对恢宏的布达拉宫和诸多的寺庙建筑;对藏于其中的雕塑、绘画艺术等等。但是对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和作为这个宗教很有影响的大活佛之一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而利用藏传佛教,我却无论如何不敢苟同。最近,一位留学美国多年的朋友回国探亲,提起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说他现在已经成了一名世界级的‘名人”,行为举止,讲话言谈像个‘政客’。说实话…  相似文献   

11.
孝子贤孙     
CHI 《南方人物周刊》2011,(21):103-103
我跪在地上,爷爷躺在棺材里,身上铺满了鲜花,只露出一个头来。我的面前是一帮穿着紫色POLO衫、白色T恤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他们用当地方言念着不着调的佛经,手里鼓捣着鼓和铜锣,面前摆放着释迦牟尼的彩色画像,背后通了电,在屏幕上放射出万丈光芒。  相似文献   

12.
学习范老的大公无私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范老的大公无私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何兹全解放前没有机会看到范老,那时知道的范老是一位国学家。50年代史学界同志开会,才得认识范老。印象一次次深,觉得范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完全是一位学者风度。我和范老个人间的接触不多。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不会交际,...  相似文献   

13.
惟一的苹果中午,坐在我前排的叶子递给张浩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还附上一句:“多休息,要调养好自己的身体哦!”张浩最近感冒了,面无血色,像寒风中的白纸一样,身体老是抖得厉害。可他比我这个健康人快乐,叶子啊叶子,居然没给我一个苹果,偏心!我大呼:“我们还是不是好朋友啊!”叶子一脸吃惊:“怎么了?”“那为什么张浩有苹果,你却不给我一个呢?”叶子满不在乎地说:“他是病号嘛,当然要给他,我自己也没有呢,那是惟一的苹果。”叶子是位美丽女生,我与她同窗七年了,可我们的友谊却敌不过一个刚转来的张浩!张浩是名副其实的芦柴棒,瘦得像吸了几年毒…  相似文献   

14.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07,(12):42-44
当踏入慕名已久的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时,我的视野陷入一片缤纷灿烂之中。5月的吐峪沟仿佛一幅古色古香的油画,烂漫而不耀眼,古朴却不苍凉,一切都如一个梦境。山上一个个石窟叙说着历史的变幻,山下却在宁静之中偶然现出一位苍髯的维吾尔族老人,或是几个嬉笑的小巴郎,打破了遐思带入的梦境。  相似文献   

15.
矫形记     
矫形室里铺的地砖像鹅卵石一样光滑。我跟着医生,小心地迈着步子,努力走得很潇洒。我可不愿出洋相,让人觉得我是个傻小子。可医生却一眼也不看我。他停在了一把像沙发床的长椅子旁,对我说: “躺下吧。”我并没有马上躺下。我开始打量这把椅子,打量是为了显出干练。这玩意儿已经有些破旧,中间的一条裂缝让里面的絮物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像溶化的巧克力里露出的榛子,这让我感到亲切。于是我心安理得地躺了下去。  相似文献   

16.
陈怡 《大江南北》2023,(5):20-22
“在我眼中,钱学森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他给我的教诲太少了!我上学他基本不管,尤其是我上初中的时候,物理老师水平不怎么样,讲课常常讲不清楚。那时我别的功课都是5分,唯独物理有点儿摸不着门儿,学起来费劲。后来我就和我爸开玩笑说:‘您这么大的一个科学家,那时要是能稍微向我播撒一点儿爱心,给我点拨点拨提示提示,那么今天我的本事可能就会大一点儿。’但在我心目中,钱学森又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因为他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让我知道了,一个有作为、成大器、能够为国家作出大贡献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舍’。”  相似文献   

17.
关注自然     
《山茶》2009,(7):29-29
麦可·山下至今还认为自己是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我一步步的走进摄影世界,却取得了自己不敢梦想的成就”,他如是说。“我的职业就是一个梦想成真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五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五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五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五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20世纪30年代,吴宓的一位学生要去美国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坐在炕沿上背诵诗的“老知青”都说“文如其人”,我却用“人如其诗”来形容诗人邓万鹏。我初识小邓是在70年代中期,那时我已由一个插队知青调到县文化馆当创作辅导员,身居在辽河县河边一间草屋里。一天,随着嘭嘭嘭的敲门声,走进一位青年,土里土气。经自我介绍...  相似文献   

20.
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和洛珠坚村一道登上了墨竹工卡结布岗天葬台。四周朦胧一片,只有两位天葬师忙碌的身影晃动着,他们中的一位叫索朗平措,是洛珠坚村的熟人,60多岁,满脸胡子,身体粗壮,两只眼睛很亮,一笑起来便露出雪白的牙齿和鲜红的牙龈。他们在晨光的朦胧中认出洛珠坚村,便上来热情地招呼,当确认我们两人身上都没带鹰最怕的长枪之后,便放心地让我们走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