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代的皇室玉玺到当代的单位印章,我国自古就有使用印章的传统。印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然而,一直以来,有关印章及印章档案的管理并示引起广泛重视。改善印章档案管理的办法,加强对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能有效提升印章和印章档案的管理效果。本文从印章档案的含义、基本方法、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藏族历史使用的汉字印章,无论是印章器形、雕刻、内容都与纯正的藏式印章有相同之处。藏族使用汉字印章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藏族文献史料中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通过查考敦煌吐蕃古藏文卷子,发现其中的卷尾所加盖的印章不少是以古藏文译音的汉字印章。印章素有“以方寸之地见大千世界”之誉,从这些藏族印章所表现的汉字、图纹、工艺等内容,我们看到了藏汉民族历史上在文化方面相互共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何毓灵  岳占伟 《考古》2012,(12):70-77,1
殷墟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3枚青铜印章,根据对印章的图案与文字进行的分析可证明殷墟传世印章的可信度,同时说明中国印章的起源至少可早到殷墟时期。早期印章的起源与陶印模有一定的关联,殷墟时期青铜印章的主要功能与青铜器铭文类似,用以标识主人的私名或氏族。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印章的可辨识度,尝试解决印章与画意重合的问题,应用高光谱图像系统,采集了上海博物馆馆藏"清明上河图"作品的高光谱图像信息,对其中三枚可辨识度不高,与画意重合严重的印章进行了提取。通过最小噪声分离(Minimum Noise Fraction,缩写为MNF)解决了其中一枚印章可识别度不高的问题;对与画意高度重合的两枚印章,通过波段裁剪结合最小噪声分离处理,有效地将印章与画意分离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最小噪声分离可以有效地提高模糊印章的可辨识度,结合相应的波段裁剪处理,也可以有效地将印章与画意分离开。  相似文献   

5.
李燕 《收藏家》2022,(3):107-110
印章,在古代是人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商周时期印章已经产生,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印章的制作和使用数量大大增加。汉代印章在秦篆书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摆脱了篆书的呆滞繁复,呈现出一定的隶书味道和金石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因此在我国印章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传统书画作品中存在有大量模糊不清的印章,对此类印章尚没有很好的手段进行提取和鉴别。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工作采用一种用高光谱图像系统采集书画中模糊印章的光谱-图像信息,采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处理光谱图像数据,提升了模糊印章的可辨识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将模糊印章的信息提取出来,有利于印章的鉴别和研究,为书画的文物价值和真伪鉴别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柳亚子先生喜好印章,他一生使用过的印章达160余枚,其中在重庆请忘年交曹立庵先生镌刻的两枚闲章,柳亚子逝世之后竟酿成了一场灾祸。康生及其爪牙将这两枚闲章连同另一枚刻有相关边款的印章一起砸碎,制造了莫须有的所谓反动印章案。这三枚印章和边款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展厅里,陈列着一枚铜印章,这枚印章高3厘米,宽1.5厘米,上部雕有狮子钮,下刻隶书"杨靖宇印"。这枚已在军事博物馆陈列了40年的珍贵印章,作为东北抗联的历史文物,它向人们讲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壮烈史实,但这枚印章的发现始末却是鲜为人知。农民锄地捡到印章  相似文献   

9.
蒲江船棺墓与新都木椁墓出土印章的研究吴怡在四川巴蜀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并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印章。从已经出土的情况来看,这些青铜印章大致可以分成汉字印和巴蜀符号印等几类。印章的印文也可以分为符号文和篆书字体等几种。在有的巴蜀青铜印章的印文中已经出现了汉...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展厅里,陈列着一枚铜印章,这枚印章高3厘米,宽1.5厘米,印章上部雕有狮子钮,下面刻有"杨靖宇印"4个隶书字。作为东北抗联的历史文物,这枚印章的发现始末却是鲜为人知。杨靖宇将军印章的发现者叫柳明章,退休前是吉林通化钢铁公司炼结厂的一名铆工。招工前,柳明章是吉林通化县兴  相似文献   

11.
韩建武 《文博》2007,(1):18-21
印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凭信,它虽小,却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历代印章、封泥300多方,其中大部分已有专家考释。现将部分未作著录、考释的印章及近年散见的印章集中考辨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海珉 《收藏家》2002,(12):63-65
柳亚子先生喜好印章,他一生使用过的印章达160余枚,其中在重庆请忘年交曹立庵先生镌刻的两枚闲章,柳亚子逝世之后竞酿成了一场灾祸。康生及其爪牙将这两枚闲章连同另一枚刻有相关边款的印章一起砸碎,制造了莫须有的所谓反动印章案。这三枚印章和边款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汉代官印分期例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官印分期例举牛济普印章艺术经过秦代承前启后的过渡,发展到汉代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两汉(西汉、东汉)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在长达426年间,汉代艺人为后世留下数以万计的印章实物。至今仍然不断有汉代印章出土,继续丰富着这一艺术宝库。汉代印章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印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古代印章,曾倍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视为珍贵的文物古玩,具有很高的鉴赏与研究价值。印章最初始于“封泥”,古人在封存和传递物件时,为防止被人打开或拆动,先用绳子扎住物件,绳子用泥块封住,然后在泥块上盖上印记,这印记就是最初的印章。至干我国第一方印章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目前尚说不清楚。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青铜印章,说明殷商已有玺印。春秋战国时期,印章已大量使用,如《战国策》记载,苏秦合纵六国共同抗秦,曾佩六国相印。先秦印章,大都用金属制作,因此称为“”,又因使用时主要是印在封泥上的,又写作“”。卫宏《…  相似文献   

15.
两方汉印     
解放以来,河南省博物馆收集了不少古代印章。这里先介绍汉代的一方银质和一方金质印章。一、“裨将军印章”(图一)。此印是1963年  相似文献   

16.
咸阳市杨陵区出土的一批秦汉印章与考释李朝阳,马先登1989年以来,咸阳市杨陵区文化馆文物组先后在古邰国遗址附近征集到七枚秦汉时期的印章,这批印章已移交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现将这批印章作如下介绍和考释:一、李博士印:瓦纽,铜质,印面为正方形,边长1...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向读者介绍了出土于加兹温(Qazvin),克尔曼沙赫(Kermanshah)、赞詹(Zanjan)三地的印章,并将它们与其他地区出土的类似印章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比过程中,印章上的独特迹号向世人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猜想,比如这些印章在伊朗铁器时代III期(ca.800—600B.C)的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流通过程中它们发行与贸易相关的历史地理问题。除去描述亚述艺术风格的特点外,印章中来自卢利斯坦(Luristan)本地艺术风格元素与埃兰文化艺术元素的结合,向我们证明这些印章是伊朗文明的本土产物。尽管如此,这些伊朗本土印章还是受到了新亚述艺术风格的影响,而这影响的根源则来自伊朗地区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之间长期的贸易往来和政治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8.
小荷 《神州》2012,(19):62-67
素有"四大印石"之首美称的寿山石,其印章常以"芥子之中纳须弥"的气势,深得文人墨客及王公贵胄所钟爱和青睐,也是许多寿山石收藏者所最为注目的"绝代佳人"。寿山、青田、昌化、巴林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其中,寿山石因产于福建北部寿山乡而得名,寿山石印章材质有130多种,近千年的开发使得印章石材已经接近枯竭。材质的稀缺,再加上名家篆刻,名人使用,寿山石印章作为经典藏品的价值如日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钟祥县的文物工作者,在县城郢中镇收集到一方绍兴五年的印章。印章是居民建房时,挖基脚出土的。印章为“绍兴长寿县尉朱记”(图一)。“绍兴长寿县尉朱记”印章,铜质,印身呈长方体形,长5.3,宽4.9,厚2厘米。印柄把长3.2,宽1.5,高3厚米。柄首四周去  相似文献   

20.
西藏印章艺术传承着两千多年的藏族文明,凝聚着藏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无限风采。我从小非常爱好雕刻汉篆印章,当1985年第一次接触到西藏印章时,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20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西藏,潜心于对藏族印章文字、图纹、印纽的研究,足迹踏遍了整个西藏及青、甘、川、滇等藏区,走上了漫漫的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