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思想和史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同志指出,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中,要重视史学思想方面问题的探讨。要做好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应当讨论一下史学思想探讨在史学史研究上有怎样的意义,弄清楚什么是史学思想,史学思想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围绕史学思想方面的问题开展讨论,应当说,这对史学史研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下面说说自己的想法。(一) 我国史学史上,许多史学家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著述反映目己对客观历史的看法和著史的大旨。司马迁说他写《史记》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是考察一定的目然条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古今之变”是说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回顾以往成绩,推进今后历史科学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于10月4日召开了题为“史学史研究史四十年”的座谈会。北京部分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应邀出席,龚书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施丁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学史研究室主任)共同主持会议。与会同志怀着对我国历史科学事业的豪情,以科学的态度,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史研究所走过的历程、取得的丰硕成果,讨论当前的任务和今后努力的目标,决心以更大的成绩迎接国庆50周年和21世纪的到来。白寿彝先生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已刊于本期卷首。这里发表的是一部分与会同志的发言。  相似文献   

3.
一、对史学工作的自觉检讨中国史学史学科产生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建国以后,这门学科在六十年代初曾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最近十年有显著的发展。近十年来,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数量可观,在内容上,已经明显地注重于历史观点、编撰思想、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我们正在从事的是建设一门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的工作。白寿彝先生于四十年代初,便开始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在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了将近半个世纪,在理论上作了许多总结阐发,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开拓,对建设这门学科、推动它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贡献。白先生治史学史,特别重视发展理论思维。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史学史是对史学工  相似文献   

4.
从史学漫谈到史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史学漫谈到史学史研究海涛白寿彝先生在将近70年的漫长而辉煌的治学道路上,留下一段“从史学漫谈到史学史研究”的深刻的足迹,记录了白先生在史学领域努力摸索前进、不断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开拓、逐渐完善自己的史学思想的过程,同时反映出他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解放后三十五年,发表的史学史论文可能在两千篇以上。“文革”前十七年,可能是上千篇。一篇论文,当然不能什么问题都解决,探讨的问题,只能一个个来。但从这些众多的一、二千篇文章里,有一个倾向可以看得出来,角度都比较小,研究的问题比较窄,往往集中在一个史家,一部史书,这样的文章比较多。今年,有个同志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搞历史的人有个传统,不善于宏观方面的探讨。我认为这种看法不一定正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史学史研究鸟瞰吴怀棋史学史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这两年有了长足的进展。据不完全的统计,两年来发表的论文在300篇以上,这还不包括一些未公开发行的学报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杂志。1992年、1993年出版的史学史文面的专著、文集在20部以上。...  相似文献   

7.
姚名达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创建历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学者。本文依据其《中国史学史讲义》遗稿,以及散见于信函与已刊著述中的介绍与阐述,梳理出姚名达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拟定的架构以及已经成文的观点与主张等内容。中国史学史研究是姚名达最为重视,也始终坚持的学术领域与研究专题。姚名达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规划,具有整体化、系统化的特点,其已经刊行的几部史家年谱,均应纳入到中国史学史研究体系之中。作为姚名达留下的唯一相对完整的文本,《中国史学史讲义》遗稿讨论了史理与史官两部分内容。其中体现出的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可视为姚名达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西方传统形式的史学史研究主要是对欧美地区的历史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的认识。它在观念层面,通常包含对贯穿于历史著述之中的自然、哲学、宗教、社会等思想观念的研究,即表现为西方历史观念或历史思想的演进。而在实践层面,一般包含对各代历史学家及其历史写作的内容、形式与方法,以及史学思潮与流派变迁的研究。但事实上,至迟到18世纪以前在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0月28日,南开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在天津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成立。瞿林东、陈其泰、徐泓等知名学者参加中心成立仪式并致贺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史学史恢复活力,曾经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4大研究重镇。在老一辈史学家杨翼骧、白寿彝、吴泽、尹达等先生共同关心下,南开大学史学史研究作为重要阵地之一,曾经与上述3个单位的史学史研究机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0.
11.
我跟大家一样,非常高兴地参加这次座谈会,特别感谢白先生把我们编写西方史学史的六个人找来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在这里开碰头会,商量我们的编写工作。我们搞西方史学史的人今天到这里来同大家会聚,我看是有点“缘分”的。就我个人来讲,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毕业论文写的是中国古代的史学,从上古一直写到司马迁为止。论文是用英文写的,因为我读的是英国文学系,英文是我的主修,历史是我的副修,这就是一种缘分了。今天参加这个会,回想起几位大学里的老师,他们对我的教育很大:一位是吕思  相似文献   

12.
创新,新的探索,提出并解决新问题,这本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也即是科学研究的任务。作为文化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史学史研究,并不例外。 中国的史学史研究,有它发展的历史,也有它丰富的成果。批判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是我们今天要求有所创新的一个前提。前辈学者的长期努力,已经给我们发掘和整理了大量的资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史学史研究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史学史是研究西方史学本身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的建设曾经历了一段坎坷的过程。在这里,简略回顾一下西方史学史从本世纪以来在我国所走过的历程,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总结经验,吸取教益,从而更好地推进这门学科的建设,繁荣我国的历  相似文献   

14.
15.
1981年,史学史的研究出现了比较兴旺的景象,发表在全国性报刊和高等学校学报上有关史学史的论文有一百来篇。其中有综合性的论述,也有对某一个问题、某一部史著、某一位史家的探讨。讨论比较集中的有: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史书的体裁问题、对司马迁和章学诚两大史家的评价问题。除这四个问题之外,从古到今,上起《春秋》、《左传》,下至近代史家梁启超、王国维都有专文评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史学史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了对“五四”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探讨。这种现象在前几年是比较少见的。对前人的史学遗产如何批判继承,这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白寿彝同志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四篇《谈史学遗产答客问》(载《史学史研究》第一至四期。本文所提及的论文及报刊均以1981年为限,故不标年份),从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史书编撰、历史文学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文章以轻松活泼的“答客问”的形式,谈得比较全面、透彻,对人颇有启  相似文献   

16.
本年度的史学史研究在平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就专著而言 ,本年发表的史学史著作不是很多 ,主要有如下几部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著作是为大专院校历史系编写的教材 ,从远古时期贯穿至 2 0世纪 3 0年代 ,“可说是一部通史性的史学史教本”(《题记》)。其中的古代史学史部分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划分 ,分为中国史学史的童年、成长、发展、继续发展和衰老时期 ,非常重视各个历史时期时代特点对史学发展的影响。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于本年再版 (北京出版社 ) ,…  相似文献   

17.
我谈谈史学史在历史科学发展上的作用和它的研究对象问题。19世纪,西方学术界曾把历史看作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学问,认为各民族集体、各国家都须了解自己的历史,历史学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到二十世纪,特别是其后半叶,历史学开始被看作是一门过时的学问,似乎人们更需要了解的是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于是历史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出现了危机,好像现代人没有必要去研究历史了。对此种势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学术百花园中春意正浓,人材辈出,硕果累累。史坛的情况亦不例外,它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巨大进展是不容抹煞的,现在举行的全国首次史学史学术座谈会就是一个明证。只是我们应该进一步看到,和当今飞跃发展的时代相比,和一些先进的学科相比,历史学的教学与研究、提高与普及确也还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它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障  相似文献   

19.
白寿彝先生倡议召开并亲自主持的这次史学史座谈会,是我国史学史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盛会。我在六十年代初,曾在北师大学习中国古代史学史,也一度讲授过这门课程。此后,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已改教中国古代史、秦汉史。不过,对中国史学史仍然有很浓厚的兴趣,也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作过一些探讨。我以为,近年来整个史学界和中国史学史的  相似文献   

20.
在1961年《史学史研究》①创刊以前,由于史学史尚未形成为一门普遍的学科②,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白寿彝先生创办《史学史研究》的最初目的,便是"主要用于辅助史学史的教学和史学史教材的编写"(《这三十年》,《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4期)。在《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