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州地区的西汉刘姓楚王墓,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物可分为前后两期六种形制,彼此之间承进变化明显,表明西汉时期的横穴崖洞墓最早产生于徐州地区的竖穴崖洞墓。  相似文献   

2.
从墓葬结构谈狮子山西汉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强 《东南文化》2002,(3):51-54
本通过对狮子山汉墓墓葬结构的分析,认为该墓尚处于竖穴墓向横穴式崖洞墓的过渡阶段,早期特点明显;墓葬仍采用了西汉时期的前堂后室葬制,墓主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同时由于楚国较早地采用了凿山为藏的横穴式崖洞墓的形式,并以其在西汉早期的政治影响力,加速了这种墓葬形式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孟强 《东南文化》2003,(7):28-31
东洞山三号墓为横穴式崖洞墓,墓葬未最终完工,仅有墓道、甬道两部分,随葬品亦较少,通过发掘推断一号墓墓主为西汉中后期曾有谋反行为的楚王刘延寿,二、三号墓墓主先后成为其王后。  相似文献   

4.
高小路  徐卫民 《文博》2022,(2):60-68
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是在本地传统葬俗的深刻影响下因地制宜地对同时期北方诸侯王横穴崖洞墓的设计理念主动吸收的结果。它接受了横穴崖洞墓的象征意义并吸收了有别于岭南墓葬传统的新技术和新设计,如用石质材料建筑墓室、横穴与竖穴并存、墓址选择的条件等。不过,由于政治和地理上的阻隔以及本地传统习俗的影响,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中仍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南越特色,如平面布局、箱盒式的立体设计、墓向等。  相似文献   

5.
赵赟 《文博》2009,(3):12-16
汉代王陵防盗设施形式多样,较为全面。本文根据已公布的考古资料,结合历史文献对已发掘的西汉崖洞墓防盗设施略作探讨,以展见西汉诸侯王对墓葬修建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建筑耗时几方面考察,狮子山汉墓墓主为西汉第二代楚王刘郢(客)。若此,对于探讨西汉横穴崖洞墓的起源及形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开凿时间考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为大型横穴式崖洞墓,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出土随葬品极其丰富。通过考析认为狮子山汉墓的开凿大约需5年左右的时间,其墓主人为第二代楚王刘郢。  相似文献   

8.
柿园汉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30余公里芒山镇柿园村东的一座小山上,西北距梁孝王墓约500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商丘市文物工作队与永城市文管会于1990年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一座“斩山为廓,穿石为藏”的大型崖洞墓,由墓道、斜坡甬道、主室、棺床室以及7个侧耳室组成,墓道坐东朝西,宏伟壮观。  相似文献   

9.
广西隋唐墓葬作为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墓葬形制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该地隋唐墓葬数量并不多,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崖洞葬等,多分布在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其墓葬形制除了受当时中原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当地文化、自然环境、风俗的制约,土坑墓、崖洞葬的墓主多是一般平民,砖室墓则多是官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尊卑有别、等级严明的丧葬制度和社会制度。文章针对广西地区隋唐时期墓葬形制进行简单的分类,并对其形成原因作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为该区域隋唐时期人民生活状态及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湖熟文化遗存.根据近十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和综合研究.其文化内涵不仅含商文化一大段,而且包括太伯、仲雍奔吴之时起的吴越文化,后者的典型文化遗存之一,是自西周时期起盛行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土墩墓、石室墓或崖洞墓、无圹穴墓等及其相应的各遗址文化堆积.事实上,从考古学文化角度看,吴越文化是个整体,至少在目前还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但是,吴越文化又是个特定时间、地点“族”文化的概念,在江苏称之为吴文化,在浙江称之为越文  相似文献   

11.
徐州两汉诸侯王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次一徐州两汉封国概况二徐州西汉诸侯王(后)墓葬分析三徐州西汉楚王(后)墓墓主推测四徐州西汉诸侯王墓与西汉帝陵及其他地区诸侯王墓比较五徐州地区横穴崖洞墓研究的几点推论六徐州东汉诸侯王墓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分封诸侯王是汉代中央政府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两汉400余年,今徐州一带共属七个不同的诸侯国,前后有数十位诸侯王。目前徐州境内共发现两汉诸侯王墓十余处,墓葬近二十座。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诸侯王墓进行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铜山小龟山西汉崖洞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1973,(4)
1972年6月,我院在铜山小龟山,清理了西汉崖洞墓一座,现报导如下: 一、地理位置及发现经过小龟山是一座高约三、四十米的小石山,位于徐州市西北约9公里,属铜山县拾屯公社孤山大队。1972年5月29日,该大队第六生产队在此山的北麓开采石料时发现此墓(图一),取出了部分文物。我院闻讯  相似文献   

13.
狮子山楚王陵是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因该墓早年曾遭盗掘,其墓主问题自发掘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的墓主观点。对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的综合分析,可以认为该墓处于西汉早期,墓主为西汉前三代楚王之一;结合徐州地区其他西汉早期楚王陵墓的比较研究,可以判断其墓主人为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若此,对于探讨西汉时期楚王国崖洞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和徐州汉楚王墓群的前后排列关系,特别是对汉初七国之乱史实的深入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照建 《文博》2011,(1):59-63
西汉崖洞墓内发现大量的防排水设施,防排水方法复杂多样,已形成完善的的防排水系统,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中国墓葬防排水技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当代和后世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汉楚国是西汉王朝最重要的封国之一,历12代楚王,210余年。到目前为止, 已发现发掘8处、15座楚王和王后崖洞墓,是同时代发现最多、最具系列的诸侯王墓群。楚王墓从西汉初年到王莽废汉,其墓道、甬道、墓室等形制发生了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楚国的兴盛衰废,也折射出西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是研究西汉历史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料。  相似文献   

16.
徐州韩山西汉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2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郊区奎山乡韩山村村民在山上取土时,发现两座西汉竖穴墓,徐州博物馆闻讯,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历时约1个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结构韩山为一座海拔70米的石灰岩山丘,其西0.5公里为卧牛山(山北曾发现西汉晚期楚王崖洞墓),西南与小长山相连,东部紧靠市区。墓葬开凿于韩山顶部,其中92XHM1(以下简称M1)偏北,92XHM2(以下简称M2)偏东,两墓相距48米(图一)。 M1为竖穴洞室墓(图二),方向10°。墓上有直径10、高0.8米的圆形封土堆。竖穴墓道呈长方形,南北长3.25、东西宽2.35、深7.4米。因石壁不整,其口部缺处垒砌石  相似文献   

17.
地处我国西南的广西,岩溶地形发育良好,溶洞众多,历史上曾流行过一种利用天然洞穴葬人的崖洞葬俗。不少文献对此都有所记载,部分专家学者亦曾对这种崖洞葬进行过一些调查和研究。为了深入研究崖洞葬这一特殊葬俗,我们对广西崖洞葬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西汉梁国王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三十余公里的芒砀群山上,是一处分布非常集中的西汉梁国王室家族墓地,陵墓多数为“依山为陵,穿石为藏”的崖洞墓,也有少数用条石筑成的石室墓,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地考古取得重大收获,出土一大批珍贵文物,曾两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起国内考古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广西崖洞葬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岩溶地形发育良好,溶洞众多,历史上先民利用天然洞穴葬人的崖洞葬俗十分流行。不少文献对此也有所记载。为深入研究这一特殊葬俗,近几年我们在各地、县有关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对此做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一、崖洞葬的分布及现存情况广西的崖洞葬主要分布于桂西、桂西南、桂西北的广大地区,以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为主要分布中心,小部分分布于桂中、桂北地区。目前,全区十多个县、市共  相似文献   

20.
徐州汉画像石墓墓主身份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州是我国汉画像石墓集中的地区之一。截止目前,徐州发掘和清理的各类画像石墓已达50余座。近年来,对于徐州汉画像石墓的起源、兴衰、排葬规律、墓葬形制乃至画面的题材内容等,很多同志都曾进行过专题研究。但对墓主人身份进行系统的考察,尚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试对徐州汉画像石墓墓主人的身份作初步探讨。根据画像石墓画面内容进行图解式的释诠,过去被研究者普遍地使用。如根据车马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