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每一重大进展,都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都留有其对外开放思想的印迹。随着实践的发展,其科学性将得到越来越充分的验证。因此,探析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依据及其思想内涵,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尤其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于党的十五大。然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内容并不都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产生的,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已经有了这一理论的萌芽。本文作者以为,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对于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1956年—1966年的思想观点1956年,党的八大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坚持党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问题,近几年来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追溯到1956年,有的将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①我认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既不是1956年,也...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第一届新方志编纂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多年的历史巨变,取得每一个胜利,都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续修地方志正是记述这一时期的辉煌历程,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6,(9)
正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归纳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和实践经  相似文献   

6.
<正>40载栉风沐雨,40载春华秋实。40年来,《攀登》杂志在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历届校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恪守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大局,注重把握各个历史阶段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研究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服务,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加强青海省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服务,为促进青海省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服务,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和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服务,在办刊实践中发挥出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握正确方向,明确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改革力量,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8.
次仁德吉 《神州》2013,(36):184-185
党的民族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通过研究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的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地认识党的民族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实践性,有利于我们更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有利于努力促进新形势下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始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先导,既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思想解放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解放思想,而每次思想解放又都推动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进一步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今天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目的就不仅仅在于回顾历史,而在于继承和发扬十一届…  相似文献   

10.
探讨邓小平理论的风格和特点,是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理论具有多方面的风格和特点。本文仅就其最主要者谈点个人粗线的看法。一、鲜明的时代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时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随着变化着的世界形势,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1.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实践中,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政策和策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以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制定政策的科学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态度。他始终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但是,有些人认为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偏离了社会主义轨道;也有一些人肯定我国现行道路是正确的,又觉得有些做法与马克思、列宁、以至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一些观点、论述不相符、不一致,也与我国解放后六、七十年代搞的社会主义不一样,从而有一些疑虑,心里不踏实;又有一些人只承认我国现行路线的正确性,却否定马克思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还有一些人面对目前世界西强东弱、北强…  相似文献   

13.
赵秀艳 《沧桑》2012,(5):67-68,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它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它的提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理论本身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化对这一体系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新的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效果。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社会精神生活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较为严重。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  相似文献   

15.
吕晓刚 《沧桑》2008,(6):78-80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政治保证。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文着重从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方面做些探讨。一、在社会主义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问题上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什么历史条件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科学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精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关键阶段,党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与良好的学风建设是密切分不开的。这一时期,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学习运动,全党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树立了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通过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唯物论、辩证法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使全党克服了主观主义的学风,提高了全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升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真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将"和谐"赋予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时代内涵与本质特征。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甫岩 《满族研究》2007,(1):7-12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和国家结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创举。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确立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运用新的实践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