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清算新旧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1937年至1938年,中共党内开始总结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产物,《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又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践。"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目标,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上,由于对继承与创新的不同侧重,学界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创造的"还是21世纪"理解的"之间的分野;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学界形成了二者是本质同一,还是整体与部分、整体与主体等三种不同关系的论争;在中国应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学界提出了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逻辑和综合运用各种逻辑等五种不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7,(1)
随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取得了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位一体"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成果有其内在统一性,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旗帜和实现途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张翠莉 《沧桑》2012,(1):95-97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就提出和实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道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即是对这一过程的理论表达,中国化马克思主叉民族理论则是这一过程产生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赵宏宇 《沧桑》2012,(1):98-100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大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以实践与文化两个维度作为切入点,提出马克思中国化在当代的任务不仅要对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的"中国问题"作出回答,而且要以延伸中国文明传统为己任,自觉担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以期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源于明清经学中的考据学方法。毛泽东同志借之用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此后,实事求是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事求是"包含着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方法论的丰富含义。本文考察宋元明清学术史后,认为,应以"理事关系论"诠释实事求是。理事关系中的"即事求理"、"理在事中"构成了"实事求是"的本体论含义。而且,理在事中比"气生理"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进而,本文设想以"理在事中"深化实事求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达中国哲学讨论理事关系的论域。本文同时要辨明"气生理"的理论风险性。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9月13—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是学界颇为关注的话题。与会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各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玉良 《攀登》2001,20(7):53-5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实践和时代任务所要求的。从理论上的两次飞跃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玉良 《攀登》2001,20(Z1):53-5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实践和时代任务所要求的.从理论上的两次飞跃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模糊的概念,从而以"自由"为学理范畴的各种"主义"和学说呈现出家族性和多态性,以致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言说西方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国化"症结,产生了诸多似是而非、莫明其妙的论争话题,借助语言分析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解读家族式"自由"命题,可以厘清当前我国学界言说西方自由主义的概念含混与意图谬见,并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学说的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12.
《攀登》2021,4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顾建党百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总结和概括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经验,揭示中国革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认识范式和客观规律,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民族理论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相关概念、从宏观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早期进程、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转变过程等领域的研究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本文对现有研究做一粗略梳理,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杨梅枝 《沧桑》2010,(4):9-10,71
本文围绕着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策抉择、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难题以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武根 《攀登》2010,29(4):41-46
将马克思主义执政工具合理性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并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的合理性,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工具合理性理论的中国化,其理论成果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工具合理性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毛泽东执政工具合理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工具合理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着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策抉择、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难题以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科学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等不同层级的实践主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和包含世情、国情、党情在内的"初始条件"的客观改造。不变的理想追求与变化了的实际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将"和谐"赋予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时代内涵与本质特征。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1956年围绕远山茂树、藤原彰、今井清一共著的《昭和史》,著者和文艺评论家龟井胜一郎等之间展开的论争,史称"昭和史论争"。该论争是日本现代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论争参与者包括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领域的学者。论争的内容不仅限于历史叙述中如何描述"人",还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思考。论争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历史研究的状况,也引发了广泛的理论思考和探讨。本文简要阐述论争的过程和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论争产生的背景和论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在讨论"近代中国革命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民族化转向"之前,有两个概念要搞清楚,即"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民族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样,"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也是被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史学家和史学工作者研究实践,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民族化"这一概念,学术界使用的并不多,但就这并不多的使用来看,主要是在三种意义上使用的:一是把"民族化"与"中国化"相提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民族化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处于并列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