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虽然地面建筑实物毁灭殆尽,但通过幸存的汉代崖墓、石阙、石室等少数地面建筑石造遗例,以及大量遗存的汉代建筑明器、画像砖、画像石等建筑图像,犹如看到汉代建筑实物。住宅是建筑体系中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一切建筑的原型,对研究汉代建筑艺术具有较为全面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齐洋 《丝绸之路》2012,(4):36-37
谈家大院是甘肃省康县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民居建筑,也是甘肃省保存较少的穿斗式结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集建筑、雕刻、文化于一体,内涵较为丰富的建筑,也是康县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该建筑深受四川民居建筑的影响,对研究陇南地区与四川建筑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保护理念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建筑是古代人们为居住生存或其他意图所建造的构筑物。原始社会,建筑主要用于居住。阶级社会诞生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意识形态的变化,建筑的用途日益增多和广泛。几千年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使建筑的分类越来越复杂,功用越来越多。柴泽俊先生根据功用将古建筑归纳为13类(《柴泽俊古建筑集》),即宫廷府第、防御建筑、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陵墓建筑、园囿建筑、祭祀性建筑、桥梁及水利建筑、民居建筑、娱建筑、宗教建筑、社交建筑、商业建筑、生产性建筑等。每种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分类虽繁杂,但木构建筑一直是中国古建筑发展中的主流,亦即是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最大不同所在。  相似文献   

4.
宋立刚 《风景名胜》2021,(6):0174-0174,0176
绿色建筑是节能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未来建筑行业和建设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推广绿色建筑是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绿色建筑在建设工程领域的经济性分析入手,对绿色建筑特征、评价、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分析,以此加强大众对绿色建筑的科学认识,进而推动绿色建筑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楼阁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楼阁建筑不仅限于建筑本体,还与艺术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出土文物、石质文物、绘画、小木作、建筑模型、雕塑、文学等表现形式描述出不同楼阁建筑。  相似文献   

6.
明清徽州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其建筑在规划设计、风水理论、美学原理及营造技术方面堪称独具特色,也是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瞩目。徽州地方建筑突出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明清徽州建筑中的和谐理念与徽州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程朱理学的流传与发展、徽商经济的崛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传统戏场建筑较为集中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会太原区域代表性传统戏场建筑水镜台建筑形制、历史沿革、建筑装饰的分析,探讨其包含的明代戏场建筑特征和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以伦理代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古代建筑特别是宫殿建筑集中体现了伦理文化的礼制性和等级森严。从宋代的《营造法式》到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充分阐述的就是这些反映各级建筑尺度标准、建筑布局、建筑样式的内容。而对于建筑本身,一方面,代表国家的宫殿建筑和祭祀性礼制建筑,拥有庞大的建筑群和相应的功能布局;另一方面,对于各建筑细节,如屋顶、外檐、内檐装修以及须弥座、栏杆等都有相应的严格规定。所以说,作为建筑文化最优秀的杰作,宫殿建筑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精致的…  相似文献   

9.
王富俊 《神州》2013,(27):200
建筑是跨越了技术和艺术的一门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利用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语言和审美观念,使建筑艺术有机的将建筑形象的审美性和观念、应用、文化结合起来,真正的体现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形式美,以及民族性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10.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进程。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近代中国建筑,“在外来影响下摆脱传统营造方式,并在建筑生产的各个方面走向现代化”,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和建筑文化相互作用、交叉、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油饰彩画,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防腐、防晒、防潮的保护作用,又有美化建筑色彩、强化建筑艺术美感的功能,使建筑形体美与色彩美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建筑上的传统特色。  相似文献   

12.
甘肃古代民居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是甘肃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古民居建筑有明显的西北地域性、民族性和丝路文化特征,现存建筑形制有合院式建筑、堡寨式民宅、窑洞民居、板屋式民居建筑、庄窠院、土司庄园、军阀公馆等,是甘肃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榜眼府,重修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现存建筑群规模宏大,格局完整,中轴线从前往后有照墙、空坪、下堂、大天井、上堂等建筑,是漳州市仅有的具有清代中期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也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祠堂建筑之一。本文对该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建筑特色、价值及其与之相关的附属建筑(朝阳楼、余庆楼、永平楼)作了概括和总结,对于研究我国清代中期同类建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灏 《文物世界》2011,(2):16-21
中国建筑艺术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萌芽,商周逐渐发展,秦汉四百余年是它茁壮成长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形成了建筑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建筑组合与结构处理日臻完善,不管是建筑的小的基本构件还是大的建筑结构特征都已基本成型。都城、宫殿、陵墓、  相似文献   

15.
位于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的林氏民居(俗称林路厝),系新加坡著名华侨建筑家林路于清代光绪晚期修建。该建筑由宗祠、正屋、叠楼、书房等组成,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是清代闽南地区华侨建筑的优秀代表,是研究中外建筑艺术交流难得的实物资料。本文对该建筑的布局与规模、建筑特点、价值意义诸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对于研究福建近代华侨史、华侨建筑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景宇 《文物春秋》2010,(4):53-55,F0002
玉田县王氏宗祠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北方四合院式建筑,是唐山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其主体建筑包括秩祜堂、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及二道垂花门楼和正门楼,现西耳房、西厢房及二道门已不存。其建筑形式与布局反映了清代北方宗祠建筑的特点,对于研究我国北方民居与宗祠建筑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田野  王涛 《风景名胜》2021,(1):0136-0136
近年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升级现代化、逐步淘汰落后的建筑方式、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途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以下简称叠合板)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叠合板工厂化生产受限诸多因素,产生了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建筑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建筑活动是人类社会改造世界以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对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欣赏、赞美,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人类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成就自豪。自古以来,建筑和建筑活动就是诗文、歌诵的对象,古《诗经》中保存有很多歌颂建筑之美和建筑活动热烈场面的诗篇。当绘画技巧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建筑自然也就成为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画是表现建筑之美的艺术品,有别于各类建筑图。它形成绘画的一个专门科目(画种)较晚,  相似文献   

19.
汉代墓葬中随葬的"建筑明器",是集防御性、生产性、娱乐性、生产与生活、娱乐与防御性等为一体的建筑模型,是汉代"庄园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不论汉代墓室建筑本身,还是墓室中随葬的"建筑明器",都具有这种"庄园性"的特点,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实体。  相似文献   

20.
宋昊 《文物天地》2023,(12):61-65
中国古代社会崇尚礼仪,并以礼仪制度来约束臣民,区分社会阶级,权利、规范伦理道德、衣食住行无一不被礼制所约束,建筑自然是礼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文献与现代考古研究,墓葬、门阙、宫室等建筑都属于礼器(礼制建筑)。在近年汉代考古工作中,汉代建筑上的四神图像极多,且常见于墓葬、门阙、宫室等礼制建筑上,通过研究可知,四神图像应是作用于礼制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