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迎接独立摇滚教父的访华,这两天重温音速青年(Sonic Youth)同时躺在床上乱翻袁枚的《随园食单》,这不是什么达达超现实主义或混搭时尚的小伎俩,而是养生之道。没错,音速青年和《随园食单》都堪称  相似文献   

2.
正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随园老人,清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33岁时弃官退隐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以诗文会友,过着诗酒优游的名士生涯,文章盛名长达四五十年,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他还是一位美食家,著有《随园食单》。这是清代一部系统论述烹饪技艺和南北菜点的著作,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  相似文献   

3.
近日观佛山博物馆藏一卷《洪穉存先生夏令食单》,书体奔放率意,后有民国时期南社及广东籍文人数段题跋印章,殊为可观。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观之,为百花争妍;以题材论,美食本身就是一门附庸风雅的艺术,如袁枚之《随园食单》,自面世后一直为文人墨客所传诵乐道;立足于文献价值来讲,此食单为南社文人蔡守所得并视为珍宝,并请众文友题词作跋,记录了书画界一段风雅往事。  相似文献   

4.
袁枚是美食家。他官当.得好好的,突然辞职不干了,花300金购得随园一处,从此“四方客至,坐花醉月,樽酒联欢殆无虚日”。日子过得逍遥而浪漫。又作了《随园食单》,“家储嘉肴美酿甚夥”,纵使临时来客,也“肆筵设席,每咄嗟而立办也。”  相似文献   

5.
<正>读菜谱犹如读碑贴,不必动手,也用不了破费,却尽可虚拟挥霍、极致挥洒。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伴"晚来天欲雪",让我"读得一部饮食经,过却一场美食瘾"。遇上奇葩——炒羊肉丝。做法如下:"与炒猪肉丝同。可以用纤,愈细愈佳。葱丝拌之。""纤",芡粉。俗名豆粉为纤者,即拉船用纤也。因治肉者要作团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腻,故用粉以牵合之。《随园食单》中用纤经典,莫过于"鳝丝羹"与"鸭糊涂"。前者今犹  相似文献   

6.
“金陵厨王”薛文龙与随园菜文/马学仁管日辉南京随园菜与曲阜孔府菜、北京谭家菜并称为中国著名的三大官府菜。随园菜得名于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袁枚(1716-1798年),清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时期进士,曾任溧水、...  相似文献   

7.
以前读袁枚《随园诗话》卷二第一二则云:“惟南汉状元不可作。《十国春秋》载:‘刘龑定例,作状元必先受宫刑。’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多所不解:一、刘龑何故必令状元受宫刑?二、何谓宫人对食?三、宫人对食与状元郎有何相干?此外,尚有史料的正误问题。近  相似文献   

8.
正南京有一位美食家,他就是自称"随园老人"的袁枚。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袁枚的诗文在当时可以数得上是江南之冠了,与京城里的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是一个寄情山水田园的闲适之人,辞官赋闲后,在南京小仓山上建随园,过着隐于红尘的悠游的生活。大抵爱生活的文人都好吃,袁枚也不例外,一本薄薄的《随园食单》记录了326种大江南北的美味佳肴和  相似文献   

9.
传世的南京四大食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地处我国中部,古往今来,这里百物汇集,人杂五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南京历史上,不仅美食家辈出,而且流传下来的介绍金陵美食佳肴的食谱就有四种,这在全国城市中是十分罕见的。这四种食谱是:袁枚《随园食单》、张通之《白门食谱》、龚乃保《冶城蔬谱》、王孝烃《续冶城蔬谱》。这四部有关饮食方面的史志作品,为我们了解南京乃至江南饮食文化的源流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三春一品虎头鲨乡谚:三月三,虎头鲨上岸滩。油菜花盛开时,虎头鲨处于产卵期,肉质肥美,故名"菜花鱼"。虎头鲨又叫虎头呆子,是一种淡水小鱼,长相凶恶而已。上海、苏州则称其塘鳢鱼,杭州一带则叫作土步鱼,苏中一带则叫蒲鱼、虎头鲨。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上说:"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其中"虎头蛇"即虎头鲨。  相似文献   

11.
清代大学问家袁枚(1716─1797),诗、文俱臻高峰,著有《随园全书》,享盛名50年。他在江宁城西小仓山建造了一所别墅,名“随园”,故址在今南京市北。在随园内的一处书斋挂了一副对联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见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下联出自《左传》昭十二年。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传说中的我国最古书籍,谁也没有见过,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这些书,只是伪《孔安国尚书序》曾经提到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袁枚如此标榜自己,未免有些自负自…  相似文献   

12.
扬州地区古典园林中的日涉园,在泰州市内,始建于明万历间,后又数易其名曰“三峰园”、“蛰园”、“乔园”。1982年夏,文物工作者偶在园之东南的高家发现《三峰园》匾,询之主人,乃知其祖上在清雍正间曾为日涉园主,并将园更名为《三峰园》,此匾上之跋就记述了园之改名缘起,是研究日沙园的重要资料。匾为楠木造,长189.5,宽77.5、厚4厘米。“三峰园”三字楷体。字高约40、宽约30厘米。靠左约三分之一板面为跋,计12行,行19字,字约2.5厘米见方。落款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距今已逾一百六  相似文献   

13.
钱自在先生于1988年向山西省博物馆捐献物110件,这批物主要是瓷器和书画,而在书画中又以元代顾安墨笔《风竹图》和发僧《祇园大会图卷》以及清代伊秉绶《墨盆梅》最为珍贵。据目前所知以上三件都是孤本。其中《祇园大会图卷》尺寸之长,人物之多,描绘之精细,实属罕见,可谓国宝。笔对此卷作一浅析,请各位专家学赐教。  相似文献   

14.
刘鲜鲜 《上海地方志》2022,(1):78-85+96
江南士人陆树声于嘉靖中后期至万历前期撰有《适园杂著》一书。该书所谓的“适园”命名体现陆树声对“适”的理解。《适园杂著》的序、跋以及《适园逋客记》一文以三人视角为切入点,认为园之界限在我“适”、追求达到善适与自适其适的状态、消解主客之辩,层层递进,阐释陆氏“自适”思想内涵。作为晚明文界革新的重要人物之一,陆树声“自适”思想亦展现晚明江南士人与晚明文学思潮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我讀了文参1957年第6期朱家溍先生的"乐善园和三貝子花园有关史料",一文之后,覺得材料非常丰富,但仍有須要补充及值得商榷处,今逐条分述如下: (一)乐善园的荒废乐善园在长河南岸,大門向北,現在动物园的北面后門,就是乐善园的正門。园的修建时代,已群載各書上,不必重述,至于园的荒废,应始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当时因乐善园园庭事务甚簡,有直年官員管理,裁撤乐善园郎中一員(五品)、食六品俸苑丞三員(原设四員)、食九品俸苑副二員(原设四員)。到嘉庆九年(公元1894年),又  相似文献   

16.
太宰纯是日本《国语》研究的先行者,其《国语》研究成果并没有形成专书,而是散见在《紫芝园漫笔》以及后世的《国语》研究著作或批校中。今从太宰纯《紫芝园漫笔》、渡边操《国语解删补》、千叶玄之校订《韦注国语》、高木熊三郎《标注国语定本》、六谷藏书《国语》批校中,辑出标为太宰纯之说者125条,其说大致分为校订文字、训诂语义、音注订正等三个方面。太宰纯的有些说法对于训释《国语》、补充韦注是有益的,但是也存在误会《国语》本文及韦注的地方。今撷其中53条,一一辨析,俾有益于《国语》之研究以及太宰纯《国语》研究之得失。  相似文献   

17.
《弢园文录》是晚清著名思想家王韬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然而长期以来,《弢园文录》却湮没无闻,几乎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18.
芥子园原本是十七世纪时,由著名的戏曲理论家、造园专家李渔在南京营建的一座园林,该园位于南京城内秦淮河南,中华门之东。《笠翁一家言》云:“此予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闲情偶寄》中说,该园占地不及三亩。李渔归乡后,芥子园几易其主,历...  相似文献   

19.
周虹 《南京史志》2023,(37):18-19
<正>我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开发和实施以“悦享食趣,味润童心”为主题的食育课程,引导和帮助幼儿获得关于“食”的知识和能力,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一、构建食育课程,培养良好习惯一日生活皆课程。我园将食育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以加深幼儿对食物与人、食物与自然、食物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认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食育环境创设,  相似文献   

20.
蒨园是清代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中第一座直接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园中之园,始建于乾隆第一次南巡后的1751-1753年间,原型为瓜洲周锦春园。本文借助国家图书馆藏《蒨园图》、王炳绘《蒨园八景图》册等图像资料,结合乾隆御制诗,论证了蒨园仿建锦春园的历史背景、蒨园八景的造景理念。蒨园的江南风致是乾隆南巡后出现的新的园林境界,山水、建筑被以一种更为精致、细腻的组合模式表现出来,其直接取用江南私家园林的主题类型化手法,此后成为皇家园林创作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