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是在本世纪初,特别是在20年代被大量翻译成中文,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的感情。1881年,年仅20岁的泰戈尔面对英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鸦片、并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的罪行而怒发冲冠,他在(婆罗蒂)杂志发表著名论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译(在中国的死亡贸易》,文中说:“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一个强国向一个弱国出售死亡.出售毁灭,一方获取暴利,另一方损失惨重……如此…  相似文献   

2.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早在本世纪初就由日文译成中文传人我国。到20年代,则被大量地直接翻译介绍,他的作品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感情.早在1881年,泰翁于其《死亡的贸易》一文中,严厉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他在自任校长的印度国际大学中特设中国学院,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井区热情接待来访的中国学者和艺术家。他曾无限深情地说:“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中国人!”1924年4月12日,应中国大学者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翁率领由国际大学教授、梵文…  相似文献   

3.
印度伟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1861—1941),被世人称为诗圣、诗哲。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园丁》、《拾果》、《新月》、《吉坛迦俐》等著名诗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诗集多赞颂大自然,他创立大学,亦授课于森林之中。当甘地宣布对英国不合作时,他即参加,并把自己的称号勋章还给英印政府。他的为人是严正而富有正义感的。泰戈尔的思想和诗集,当时对我国文坛影响很大,有很多文人学者崇拜泰戈尔。如当时北大出身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冰心(谢婉莹)女士以及徐志摩先生为中心的新月派、受泰戈尔的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4.
泰戈尔是印度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他的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其中包涵的人生哲理和启示,则是他的诗作最主要的特征。在泰戈尔众多作品中,《飞鸟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诗集之一。他写出了宇宙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其内容包罗万象,从事物中也抒发出许多哲理性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泰戈尔诗歌中富有哲理的美学思想的系统性入手,深入探讨他对诗歌的审美风格以及在诗歌审美风格形成中体现的哲理性的美学思想。在探讨其诗歌美学思想的同时,本文还对泰戈尔的哲学思想以及《飞鸟集》中一些哲理观点,做出了系统与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一、鸦片简史及其传入贵州的时间鸦片是从一种名叫罂粟的植物果实中提取汁液熬炼而成的一种具有巨大的麻醉作用的固体物质。罂粟,具体于何时传入中国,今已不可考。在我国诸多史籍中,最早对罂粟的记载是曾经沿海路到过印度的唐代高僧义净〈635—713〉翻译的《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一书,其中叙述了药烟(即鸦片)的服食方法及功用。唐、宋人的文章也有对罂粟种植状况的记载,并于宋时正式将罂粟编入了医药书籍,民间亦因罂粟花娇艳而遍植于庭院花圃中以供赏玩。鸦片一开始作为药用,多半是烹煎吞食,直到明代才从南洋传来提取罂粟之汁制造鸦片的方法。明人王玺《医林集要》、李时珍《本草纲目》、方以智《物理小识》都记载了鸦片  相似文献   

6.
由青年作者王宏斌所著的一部论述中国鸦片的专著《中国鸦片史》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约45万字,将鸦片生产、禁止的下限放在1952年;全书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中国鸦片生产、发展以及历代禁烟的情况,是研究鸦片史发展的一部重要专著。  相似文献   

7.
《澳门月报》是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期间,组织翻译外国报刊的基础上辑成的材料集,后被魏源收入《海国图志》第八十一至八十二卷,题为林则徐译。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禁烟中坚信只有了解西方,才能和西方侵略者作斗争,认为“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他组织翻译外国报刊就是为此目的服务的,而所译《澳门月报》对他了解外国情况、制定政策和反  相似文献   

8.
王渔父先生是中国花鸟鱼坛的一位卓有成就的大家,是一位创新派的巨匠。他创作的花鸟画《月夜飞凫》、《鱼水交融》、《春雨鸠鸣》、《菏塘乳鸭》、《梨花鱼》、《大地春深》等作品,对中国花鸟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都是渔父先生在贵州完成的。渔父先生匆匆走了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间中国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可惜他已不能知晓了。渔父先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他对共产党的敬佩与热爱是由衷的。他是省政协委员,一向热心公益事业。但他最热衷的还是他的艺术。当他的艺术事业与时代不正常的风雨相冲突时,他痛苦、迷茫、焦急…  相似文献   

9.
一、清政府对待鸦片贸易的态度 目前流行的各家著述一般都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是允许或默许鸦片输入的。如《近代中国八十年》一书认为:“鸦片问题在条约上虽然只字未提,但实际上达成了允许免税大量输入的默契。”又如《中国近代史》一书认为:清政府“实质上是允许鸦片走私继续进行”。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是允许或默许鸦片输入的观点,其基本依据主要来源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谈判,因此,为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首先检查一下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豪,作家、社会活动家,有“诗哲”的美誉。徐志摩(1895-1931),二、三十年代最出色的新诗作者。这两位不同国籍、年龄悬殊的诗人,怎么会成为忘年交呢?共同的艺业,是泰戈尔老人和青年徐志摩产生如父子般友谊的基础。泰戈尔是五四以后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译最多(达300余种)。他曾两次到过中国,结交了好几位文坛好友,其中结交最早,感情最深的当数徐志摩。而徐志摩对泰戈尔更是敬如天人。自1928年至1930年,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任教。他生…  相似文献   

11.
"特货"即鸦片谢觉哉在日记中多处提到中共在延安时期经营"特货"、"种某物"等。"特货"就是鸦片,证据如下:其一,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用"特货"指代鸦片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普遍用法。在贵州从事鸦片生意18年的商人伍效高,回忆自己经营鸦片业的经历,就说到"续办特货。……代理……鸦片购销业务"。(《近代中国烟毒写真》下卷,  相似文献   

12.
看过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联镖记》、《偷拳》、《武林争雄记》、《血涤寒光剑》等作品的人,大都熟悉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武侠小说作家宫白羽。他被誉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叶介甫 《名人传记》2022,(10):31-35
20世纪20年代中期,蒋光慈这个名字以及他创作的一些洋溢着共产主义理想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的作品,开始在青少年读者中广为传诵。不少人在他的作品的影响下走上革命之路。当时在中国从事革命斗争的朝鲜革命家金日成,就受到过这些作品的影响,以至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深情地说:“我们在中学时代,在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的同时,还读了高尔基的《母亲》,以及《鸭绿江上》《少年飘泊者》《阿Q正传》《祝福》等许多革命小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状况,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斗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洋行之王:怡和洋行 1827年,一个叫威廉·渣甸的英籍随船医生被他的雇主英国东印度公司解雇了。公司给了他两箱鸦片作为补偿金。长期随船走水的威廉·渣甸深知鸦片在中国的市场,于是他带着两箱鸦片到了广州。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1895—1967)先生是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家喻户晓的小说家,他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多的作品,发表的作品达3000万字;其小说也风靡一时,有《金粉世家》迷、《啼笑因缘》迷、张恨水迷,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相似文献   

16.
泥土的微笑     
正古人轻泥土而以莲自喻高洁,然而莲花正是汲取了泥土的营养才得以成活和盛开,就像诗人泰戈尔曾说道:花儿是泥土的微笑。泥土不言,但泥土也有表情,有种种截然不同的姿态。本期《深度涉足》,我们特别策划了《泥土传奇》专题,带您赏一赏那些不同寻常的泥土之美。一方泥土,一段流年。泥塑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人们通过抟土塑  相似文献   

17.
程新民  安文才 《纵横》2012,(8):35-38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作家群中,萧也牧算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他集记者、编辑、作家于一身,潇洒自如地乳鳞争在当代文坛上。除《锻炼》之外,他虽然没有写出大部头的长篇巨著,但他的短篇小说至今还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他倡导编辑的《红旗飘飘》丛刊,在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之后,还是教育启迪青年的一部重要文献。他慧眼识明珠,亲自编辑的梁斌同志的《红旗谱》、《播火记》和曾秀苍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等作品,至今还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巨著,在中国文坛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石川达三是日本当代文学中一位有着特殊经历和影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风中芦苇》在日本战后文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小说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版发行。我国外国文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部作品“暴露了战争狂人压制言论自由的野蛮行径”,认为作品中的主人公苇泽悠平“是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重庆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也把这部作品作为“反法西斯文学”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19.
孙上林 《神州》2012,(23):12-14
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他心中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中国情趣"。在谷崎的一系列中国题材作品中,最能反映他"中国情趣"的,当推发表在《中央公论》大正十年(1921年)七月号上的小说《鹤唳》。在作品中,谷崎通过塑造靖之助这一形象,对自己的"中国情趣"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本文试图以靖之助为中心对《鹤唳》进行分析,发掘和探讨作品中体现的谷崎的"中国情趣"。  相似文献   

20.
汪原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整理工作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卓有建树。他是我国第一个对中国古典小说用新式标点并进行分段的先行者,早在1920年就出了《水浒》的标点本,以后继续标点出《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十多种名著。解放后,他先后任新文艺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他翻译作品有高尔基的《我的旅伴》、《流浪人契尔卡士》以及《伊索寓言》、《一千○一夜》、《鲁滨逊飘流记》等外国名著。汪原放是我极为尊敬的老一辈的著名出版家。我们有三度同事之谊。他长我24岁,我一直叫他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