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地区辽代和金代纪年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进行分类研究,可知定窑瓷器是辽南京和金中都消费的重要瓷器品种。其中辽代有一些专门用于佛教寺院塔基供养的优质定窑瓷器,反映了当时佛教的盛行。金代大定以后是定窑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定窑瓷器成为金中都文人、品官乃至皇室等不同阶层使用的较为普遍的瓷器品种。  相似文献   

2.
火葬墓作为北京地区辽金时期一种较为特殊的葬俗,是辽金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丧葬形式,对其承载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是对我们了解、认识辽金社会状况和北京地域文化特征的有益补充。本文试对建国以来北京地区辽金时期火葬墓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进行介绍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烨 《文物春秋》2010,(4):62-65,F0003
在平泉县博物馆收藏的众多历史文物中,辽金时期的铜镜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择其要者,分别从质地、造型、制作工艺和纹饰等方面予以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其历史和工艺价值。  相似文献   

4.
5.
2004年9月,鹤岗市文物管理站组织文物普查队,对市区及萝北、绥滨两县部分遗物点进行复查补遗的同时,又新发现了几处辽金时期的遗址,采集的文物标本有陶片、陶网坠、小瓷瓶、铜镜、铜钱、铁镞和铁刀等.  相似文献   

6.
牡丹江流域是满族先民女真人的世居之地,也是辽金时期女真筑城的分布区之一.这些古城有一些直接沿用渤海时期重修,也有始建于辽金时期.本文之所以从流域的角度对辽金时期女真筑城的分步进行阐述,因为任何民族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都离不开河流这一重要地理要素.通过对牡丹江流域辽金时期女真人筑城分布的阐述,来探索这一地区的古城布局及其特点,从而可以窥见女真人筑城的起源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辽金时期出土文物进行分析,探讨了当时文化发展的状况。从陶瓷器、铁器、玉器、书画作品和古城遗址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辽金时期的平民文化、军事文化、丧葬文化、士大夫文化和迁徙文化等特点。陶瓷器反映了平民生活的多样性和繁荣;铁器揭示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军事文化的特点;玉器与丧葬礼仪相关,展示了对丧葬文化的重视;书画作品显示了士大夫文化的兴盛;古城遗址揭示了迁徙文化的存在。这些出土文物为深入了解辽金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线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面貌。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学者和爱好者来说,辽金时期出土文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平一 《文物春秋》2001,(2):24-27,52
符牌是古代皇帝或朝廷传达命令、调动军马的凭证。符牌制度完善于唐,盛行于宋、辽、金、元各代,相袭沿用,成为国家重要典章制度之一。唐代以前以虎形为兵符,故称虎符。朝代更迭,虎符不变,仅是文字和纹饰各有不同,秦代虎符文字错金,汉代虎符多错银,西晋虎符通体有虎斑条纹,刻纹于背、胸前或符阴,东晋则凿款。唐代罢隋代竹使符,启用银菟符,后又改用可以佩带的鱼符。  相似文献   

9.
东平吕氏是金朝世家大族的重要代表,该家族兴起于辽末,仕金后逐步壮大,且家族成员多以科举入仕,官居四品至九品,甚至还有人拥有爵位,特别是该家族通过与其他世家大族间的不断通婚,扩大了家族的声望,使家族成为辽金时期汉人世家大族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每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不同的特点,文化也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辽金时期的铜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了铜器的图案上,如铜镜,研究这些铜器的图案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桐 《东南文化》2021,(1):108-119
通过对宁绍平原两周时期主要陶瓷器的CV系数统计,可知宁绍平原在西周至春秋时期,陶瓷器的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且长期未发生明显变化,规范性不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简单与迟滞状态;至战国时则发生明显变化,陶瓷器的生产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规范性增强,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发展迅速并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海淀区紧邻城区西部。在辽金元时期,由于该地域处在辽南京、金中都和元大都都城近郊,故在该区范围内发现了大量辽全元时期的重要遗存,如元大都遗址,墓葬更是发现了20余处,这在北京各区县中也是发现数量较多的;且这些遗址、墓葬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辽金元时期的社会风俗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吴敬 《北方文物》2020,(6):104-110
以往学术界认为,成熟的蒸馏酒工艺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元代。2006年,在吉林省大安市发现了一套辽金时期的蒸馏酿酒遗存,从遗存各部件的分解和细化复原来看,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蒸馏酒工艺。结合对近现代工艺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以大安辽金时期蒸馏酒遗存为代表的工艺,其在我国蒸馏酒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夏代晚期和商周时期文化从约公元前1800年一直延续到秦统一,可以分为6个大的发展阶段.南部平原农业文化和北部山区畜牧文化长期共存,多元文化系统的碰撞和融合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筒腹鬲、褐陶等地方传统因素得以长久延续,同时来自中原的文化影响不断加强,至战国晚期整个北京地区都基本纳入中原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15.
16.
张晓东 《华夏考古》2011,(2):106-113
本文以蒙元时期墓葬材料中经过族别确认的蒙古人壁画墓为研究对象,尝试以文献为依据,分析蒙古人壁画墓中墓主位次的变化,再结合壁画题材,将蒙古人壁画墓分为蒙古时期、元代早期和元代晚期三个时期,并简单探讨其特点和演变.  相似文献   

17.
辽金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动荡、分裂的时期,北方以至东北少数民族迅速发展。辽金少数民族的发展壮大,是由于吸收和借鉴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同时,这些少数民族也对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辽金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动荡、分裂的时期,北方以至东北少数民族迅速发展。辽金少数民族的发展壮大。是由于吸收和借鉴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同时,这些少数民族也对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5月,黑龙江省双城市文物管理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团结满族乡连丰村老房身遗址中采集到一副石磨。石磨为圆形,外缘直径均为38厘米;花岗岩材质,分上下两扇,上扇厚12.3、下扇厚12.5厘米,中央有磨脐孔;上扇底面和下扇上面围绕磨脐孔呈辐射状均匀雕刻着6组斜线形磨齿。石磨上扇中央的磨脐孔直径3厘米,进料孔(即俗称的磨眼)距其2厘米,料孔直径2.5厘米;料斗深4.5厘米,直径是25厘米;上扇有呈半  相似文献   

20.
董健丽 《收藏家》2003,(1):30-36
鱼纹,陶瓷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广义上可包含由鱼纹和其它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狭义上仅指纯粹鱼纹或以鱼纹为主体的纹饰。鱼纹见于古代各类艺术品中,包括陶瓷、石刻、青铜、金银、玉、竹、木、牙雕、织绣、绘画等,诸如新石器时代鱼纹彩陶盆、父系氏族社会出土的绿松石鱼坠、商代中期龟鱼纹盘、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双鱼瓶、春秋早期刻鱼铜盘、秦汉鸟衔鱼纹瓦当、汉至清的瓷器、晋代鸟啄鱼纹金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