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阐述了近几十年来青海野生动物、特别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衰败过程;分析了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进而建议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对青海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应同步加强,尤其需要加强的是对青海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对偷猎分子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近几十年来青海野生动物、特别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衰败过程 ;分析了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 ;进而建议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对青海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应同步加强 ,尤其需要加强的是对青海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对偷猎分子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3.
依法保护青藏地区的冬虫夏草资源,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涉及冬虫夏草的相关立法在利益倾向、立法技术、区域特征的等方面还存有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4.
青海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筑起青海多民族文化包容共进的辉煌历史,凸现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魅力。对这些民间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发掘,对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贡文化是青海热贡区域内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结晶。本文对热贡文化资源的特征、热贡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然而,令人们忧虑的是,青海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日渐消失的危机:民间年画、皮影、傩戏等经典民间文艺日渐衰落,民间文化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近年来,青海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下功夫挖掘抢救和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保护。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包含了大量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内容,记载有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它对于发展地区旅游业,对于丰富旅游业发展内容,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海境内的黄河水电资源开发为青海省及流域区其它省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水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使青海境内的黄河水电资源开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加快青海境内黄河水电资源开发,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将是目前省政府和电力部门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开发利用宗教文化资源的视角探讨了促进青海旅游业发展的问题。认为青海的宗教文化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但目前的开发不仅力度不够,而且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快开发利用青海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考证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这一纷乱、复杂的历史过程,深入分析多方面矛盾交织的内、外因,对厘定明代中后期这一影响巨大的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迁徙事件的历史真相有重要史学价值,同时对当代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文化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就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共提出“江河源文化”、“青藏文化”等9种文化命名,本文认为青海地域文化命名多样化产生原因首先是由青海历史文化的多元性造成的,而政区和文化区范围界定的不匹配、青海所处特殊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时期移民活动则是注定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借鉴其他省份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的基础上,建议把青海地域文化命名为“青海文化”,因为“青海”既是历史地名,又是自然实体名,符合已有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文章最后特别指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命名和历史文化定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地域文化名称如人的姓名,只是一种识别符号,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后者是历史文化定位的内容。针对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建议以分层的方式来解决青海历史文化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证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这一纷乱、复杂的历史过程,深入分析多方面矛盾交织的内、外因,对厘定明代中后期这一影响巨大的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迁徙事件的历史真相有重要史学价值,同时对当代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海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未来青海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只有在成熟的理性精神引导下,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才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七五”以来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现行的经济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本文首次将海东6县从以往的“东部经济区”中划出,而与两河流域的另外4个县合并为海东经济区,列为发展与保护并重的适度发展区。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需基于新旧政策措施相衔接并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需要依靠金融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尤其需要农牧区群众的积极参与。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就进一步加快青海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青海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出发,针对青海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青海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并提出了一些青海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