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30年代,南京春节期间贩卖鞭炮的小贩。对中国人来说,鞭炮是正月里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每个中国人的春节记忆里都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每年阴历的12月30日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做"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会用火烧竹子,希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前,蓝、黑、灰、绿是中国人时尚标签的"主旋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大,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色彩、着装搭配和娱乐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时尚的要求,人们展示自我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俨然形成了一种"中国时尚"。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华遗产》2008,(9):10-10
一个伟大的都市 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而且让他们在那儿可以和平共处,这非常了不得,长安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华文化的文化模式。著名作家余秋雨认为中国历史名城长安的文化格局造就了中国人的宽容心态,尽管有的时候也极端,但是这个长安的心态用一种非常复杂的隔代遗传的方式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中国人总体上说起来比较大气。  相似文献   

4.
清末商品赛会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赛会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和国际商品博览会双重影响的产物。由于受当时国情制约,清末商品赛会具有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缺陷。但在当时背景下,它仍然促进了国内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工艺水平的提高,并推动人们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清末商品赛会充分反映出中国最初走向世界的艰难步履。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自杀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杀事件古今有之,但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之际,自杀现象尤为突出.这是因为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模式转变和价值取向更换,往往容易引起人们思想的紧张和行为的冲突,寻求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些无法摆脱这种思想紧张和行为冲突的人,由于各种原因而走上自戕生命的绝途,就成为严重的现象在社会转型时期频繁发生.五四时期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翻阅当时的报刊杂志,有关自杀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例如,据上海《民国日报》上“本埠新闻”栏的报道,1919年自杀的人数为21人,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自甲午至抗战前夕,汉译日书数量一直处于各语种译书之领先地位。晚清之际,这一领先地位居于压倒性优势。民国初期,受国家政局的影响,出版业整体衰落,汉译日书事业亦大大退步。五四时期杂志繁荣而图书冷淡。战前十年堪称民国出版业的黄金十年,也是日书汉译的鼎盛时期。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翻译日书一直存有某种矛盾心态:一方面认为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因经过去粗取精的中间环节,可以力省效速;另一方面,又觉得西方文化被日本人咀嚼过后,难免掺和着日本文化的唾沫,难得西方文化的本相和真传。清末之际,尚处蒙昧状态和急于求成的中国人大多怀着前一种心态;五四以后,已被初步启蒙的中国人渐渐倾向后一种心态。在前一种心态下,认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译西书不如译东书。在后一种心态下,留学西洋与留学东洋有镀金与镀银之分;转译东书远不如径译西书。  相似文献   

7.
序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位于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自古以来,朝鲜主要是通过与之毗邻的中国来吸收汉文化的。当时,朝鲜同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以通过朝贡这一轴心展开的。在朝鲜人心目中;当时的国际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进行维持的.因而,他们只承认中华思想文明圈.而不知道也不愿意承认世界上还有其他文明圈。在这一文明圈中,中国皇帝起着连接天和人的纽带作用.所以才被人们尊称为天子。十八世纪的朝鲜基本上就是以这种天命观来维持着频繁的朝贡关系的。这种朝贡内容很多,其中有中国皇帝给朝鲜的王位继承者册封王位.让朝鲜…  相似文献   

8.
孙莉 《新疆钱币》2004,(3):58-62
萨珊货币是由公元3世纪在伊朗高原西部建立的萨珊王朝所发行的货币。这种货币是当时普遍流通的一种国际货币,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现。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也陆陆续续出土了这种货币,其出土数量之多,出土地点之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关于走西口的“西口”流行于晋、蒙、陕、冀交界处的二人台剧种中,有一出最富有代表性的剧目就是“走西口”。该剧的剧情叙述了新婚不久的太春玉莲夫妻,迫于生计,丈夫不得不出口外谋生而忍痛别离的故事。剧中那依依恋眷的表演和撕心裂肺的唱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戏剧“走西口”外,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走西口也有相传。那么走西口的“西口”到底是指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泛指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既然“西口”是戏剧所叙,就不一定在“实”字上加以考证,清代山西遭年馑绝非一次两次,大批饥民…  相似文献   

10.
洪亮吉十四岁学习写作八股文,开始科名之争。在科举之路上跌打滚爬了三十多年,四十五岁成进士,两年后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四十八岁奉命视学贵州。从其考生、考官、学政的经历可以管窥乾嘉年间科场实况,这对于研究乾嘉年间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认知价值,亦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士子心态与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建筑是一独立的系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中国文化一般,历史悠久,影响广阔。其基本结构与布局之原则,经数千年而无大变。古民居作为中国古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时代的载体,它既能体现当时的制造工艺水平,又能折射出这一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认知。是其时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世俗国情的浓缩与集成。太原地区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尤以民居为多。本文列举其中两处为例,从这些民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风水理论对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古代石刻画像,尤其以汉画像石为代表,是我们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整个汉代社会的缩影。汉画像石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多重层面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从中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人的灵魂和精神力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应该具备这种功能与义务。受此启示,在中国当下最受追捧的动画艺术也不能够例外。  相似文献   

13.
袁春艳 《神州》2013,(16):57-57
中国古代作品中有许多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本文分别从道德与人性的冲突、乱世之中,人们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洁癖四个层次来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栾倩倩 《神州》2012,(18):38-38
中国墓葬,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和现象,几乎是伴随着华夏文明诞生而延续至今的。中国墓葬,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步发展的。中国墓葬的起源与发展,是随着当时人们对生命终结思维方式变化而变化的的灵魂不死,拓宽了先民们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5.
黄生财 《世界汉学》2003,(2):120-129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有机唯物论”(Organic materialism)或“永恒哲学”(Philosophy eternity)。并认为这种特征在“每个时代的哲学家现科学思想家所发表的言论中,可以找到证明。而机械式的宇宙观根本没有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发展。中国的思想家普遍都相信一种有机的宇宙观,以为现象与现象之间,有层次的关系。”①有机唯物论也可称这整体(holistic)思维,或有机自然观。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自甲午至抗战前夕,汉译日书数量一直处于各语种译书之领先地位。晚清之际,这一领先地位居于压倒性优势。民国初期,受国家政局的影响,出版业整体衰落,汉译日书事业亦大大退步。五四时期杂志繁荣而图书冷淡。战前十年堪称民国出版业的“黄金十年”,也是日书汉译的鼎盛时期。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翻译日书一直存有某种矛盾心态:一方面认为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因经过“去粗取精”的中间环节,可以“力省效速”;另一方面,又觉得西方文化被日本人“咀嚼”过后,难免掺和着日本文化的“唾沫”,难得西方文化的“本相”和“真传”。清末之际,尚处“蒙昧”状态和急于求成的中国人大多怀着前一种心态;五四以后,已被初步“启蒙”的中国人渐渐倾向后一种心态。在前一种心态下,认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译西书不如译东书”。在后一种心态下,留学西洋与留学东洋有“镀金”与“镀银”之分;转译东书远不如径译西书。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英国,家产继承主要依据普通法继承规则.在当时的生产关系下,这一规则主要是维护封建主阶层的整体利益,而较少顾及亲情.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封建主在分配家产时常常综合考虑,以限嗣继承(Entail)、托管(Uses)、家产析分契约(Strict Settlement)等变通手段对普通法继承规则加以修正.这些变通手段反映了封建主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摆不定的心态,地产继承制度也在这种摇摆中曲折发展.一部继承法变迁史表明,制度的变迁常常是人们心理冲突的外化形式.  相似文献   

18.
笑对人生     
一位哲人说过:“微笑无需成本,却能创造出许多价值。微笑使得到它的人们富有,却并不使献出它的人们贫穷。”微笑着面对诽谤,微笑着面对危险,微笑着面对坎坷崎岖的人生,其实,这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我想,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是快乐幸福的。陶潜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一笑而过,这是一种淡泊。楚大夫屈原沉吟泽畔,九死不悔,一笑而过,这是一种执着。是的,面对着痛苦,我们应当选择微笑,用微笑将痛苦埋葬。生命是建筑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命贯穿着痛苦。面对如此境地,我们应当选择笑对人生。因为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管风雨兼程,别再留恋破碎的旧梦,别再沉…  相似文献   

19.
韩艳 《神州》2011,(7):37-41
现在,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期,这个时期内,包括经济、文化在内的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也正使当今国人的群体性心态发生着跳跃式嬗变。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人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各种"风潮"让人目不暇接。从"养生热"、"围观热"到"相亲节目"、"抢盐现象",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20.
陆群 《文史博览》2007,(5):56-59
中国湖南的西部,是一个历史上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杂居的集聚区,五十年前,还有一种职业据说可以使死去的尸体站立、走路、住店,走回几百里外的故乡去。人们把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赶尸匠”,把这种恐怖的邪术叫做“赶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