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鉴于前人对唐代都督府认识的分歧,本文从文献的角度论证了今人观念下的都督府自唐代建立至安史之乱的不同职能,即军政职能、民政职能、监察职能。并重点阐述了前两种职能所依据的社会背景,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三种职能下都督府与常州之关系,力图解决困扰都督府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夏炎 《史学集刊》2008,(2):27-35
唐代,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出现了都督、刺史两个长官合一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都督府与治所州政府之间是合署办公的关系,两套僚属机构合并;另一种形式则是都督府与治所州存在着都督府官员与州级官员两套僚佐系统,这两套系统虽拥有一个长官,但并不是合署办公,而是相对独立,互不统属.都督府与其属州是上下级的统属关系,具体表现在上下级行政关系、对属州的监察职能以及军事管理职能等三个方面.随着唐代都督府的名存实亡以及藩镇的崛起,都督府与属州之间的行政统属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弱,但是这种都督府统属数州的体制直接影响到唐后期的藩镇统属属州的体制.  相似文献   

3.
关于唐代沙州升为都督府的时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中日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主要依据敦煌书及相关献,从唐代前期沙州长官的称谓、六曹机构及官员名称、吏员设置及称谓、官书的钤印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沙州的行政建制问题。认为开元、天宝以前,沙州的行政建制一直都是刺史州(太守郡)建制,而非都督州(郡)建制;又据渊阁四库全书本《唐会要》卷70的记载,确认沙州升为都督府的时间,是在唐代宗的永泰二年(766)五月,而非唐高宗的永徽二年(652)五月。沙州的这一行政建制变动,与同年五月河西节度使西迁沙州有密切关联。这一考定,对正确认识唐代沙州的行政建制演变和相关敦煌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李青淼《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讨》一文提出的“唐前期都督在从军政向民政转变过程中,其等级也从统州降至与州同级”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都督府是对驻在州有完全军事、民事管理权,对所督其它各州有完全军事及部分民事管理权的军政合一机构,虽不是标准的行政机构,但正因为对所督州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上下级统属关系,在唐前期,都督并未下降为与州同级的官职,都督府也不是州一级行政机构。  相似文献   

5.
唐代南宁州都督府属州交通与地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州都督府是唐朝西南边疆战略要地,下属十四羁縻州的具体地望至今多不清楚。本文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从分析交通格局入手,基本复原了这些羁縻州的具体地望。  相似文献   

6.
唐廷曾以颉利之地六州置定襄、云中二都督府,而其设置时间存在争议.学界主流的贞观四年说不确,其实际应置于贞观末年突厥部落南返之后,具体时间应在唐灭薛延陀汗国后的贞观二十一年.设置之初,二都督府辖白登等六州,至贞观二十三年被调整并增置为苏农等十一州.  相似文献   

7.
试论唐西州都督府与西州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以史为鉴 ,竭力避免出现军政合一现象 ,规定都督府只掌军事不问民政 ,州政府只管民政不问军事 ,但实际情况却非常复杂。本文指出 ,西州都督府实际上与州政府合署办公 ,并根据大量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此作了充分论证 ,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 ,以及西州与安西都护府的关系、合署办公与一般都督府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的都督府政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着重论述唐代河曲地域 4个都督府政区的建制沿革、管区变迁和府际边界的基本位置。河曲 4府的建制沿革可分作武德至贞观、永徽至景云、先天至天宝 3个阶段。天宝年间河曲4府辖区相对稳定 ,灵府管 2正州、7羁縻州 ,夏府管 4正州、9羁縻府及 1羁縻州 ;胜府管 2正州 ;丰府管 1正州。灵府与丰府的边界线实际在今库布齐沙漠 (唐时库结沙 )西段中部 ,再由此逶迤往西抵达黄河与乌加河的分汊处 ;夏、丰 2府的边界实际位于今库布齐沙漠东段中部一线 ,亦即唐代“胡洛盐池”北面、纥伏干泉东西一带 (今杭锦旗北部 ) ,边界向东抵达一条北流注入黄河的小河西岸 ;麟州与胜州的边界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南流之窟野河与北注黄河之母化河、虎嘶太河的东西走向的分水岭上 ,向东越过黄甫川上游而达黄河西岸 ;夏府与安北府直管区的边界应在今北流入黄的几条小河的发源地 ,即自巴龙梁向西延续的分水岭高地。  相似文献   

9.
归义是汉王朝对边疆民族归顺的一种特定称谓。20世纪西北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些关于汉代西域大月氏、乌孙、车师等地民众归义的记载。归义现象的存在,说明汉王朝对民族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唐调露元年设六胡州,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于此二州地设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过去学界多认为,此兰池都督府即《新唐书.地理志七》所记灵州都督府所属党项羁縻府州"兰池都督府"。本文考辨以为两兰池都督府非同一,原六胡州所设应为"兰池州"或"兰池州都督府";并考释兰池州所辖六县中,可知的有长泉县和塞门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于唐代甘州设置"中府",即中都督府的有关史实,作了仔细的钩稽和考证。考得广德二年(764年)十月凉州被吐蕃大军所围河西节度被迫徙镇甘州后,为适应移治的需要遂将甘州升格为"中府";迨至大历元年(766年)五月河西节度又徙镇沙州,当年甘州陷蕃,甘州作为中都督府及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前后不足两年。  相似文献   

12.
葛宁 《福建史志》2023,(5):29-35+60+71-72
唐代武德年间福建地区行政建置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但相关沿革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完全厘清。一为学界对武德年间建州、泉州的沿革关系众说纷纭。今考证武德四年曾改建州为泉州,与武德六年另置之泉州非为一事;武德四年另置一建州于建安县,亦有别于武德元年建安郡所改名之建州。二为武德八年闽地设都督府,部分史料及学术研究均以为是“丰州都督府”,根据出土墓志等相关史料,应更名为“泉州都督府”。  相似文献   

13.
唐前期东突厥羁縻都督府的置废与因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于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后 ,采用分建羁縻府州的措施以安置归降的东突厥部众。羁縻都督府的置废过程可分作前、后 2阶段。前期 (6 30— 6 4 6 ) ,共置 6府 ,即定襄、云中、顺州、州、化州、长州 6个都督府。后期 (6 4 7— 75 6 ) ,维持 4个都督府 ,即定襄、云中、呼延、桑乾 4府。重点论证 :《新唐书·地理志》所载的北开、北宁、北抚、北安 4都督府实际是顺、、化、长 4都督府的前身 ,换言之 ,后 4府实乃前 4府的更名和延续 ,并非同时存在 8府。化、长、 3都督府故地分布在“河曲”地域、顺州都督府故地则在燕山之北的大洛泊附近。定襄、桑乾 2府故地分布在“碛南”呼延谷以东的草原区域 ,云中、呼延 2府则分布在呼延谷以西的草原地带。 4都督府延续至天宝末年 (75 6 )而解体  相似文献   

14.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印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村1号汉墓,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该铜印的印文及其反映出的印制、赐印制度,表现了当时汉与匈奴的外交关系,是汉晋时期民族大融合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就唐中期玄宗时代所置西域渠犁、阇甄、妫塞三个羁縻都督府的沿革及地望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唐代滇池秦臧地区羁縻州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州都督府东部滇池秦臧地区是唐朝西南边疆战略要地,所置十二羁縻州的具体地望至今多不清楚。本文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从分析交通格局入手,基本复原了这些羁縻州的具体地望。  相似文献   

17.
唐代黑水靺鞨地区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四部的地理位置问题,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争议,与其中窟说、莫曳皆两部地望密切相关的"流鬼国"的自身定位也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在商榷地吸收学界先贤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动态地再度关注这些问题,并蠡测提出一些自己的新看法,以期在该问题的研究中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宋卿 《史学集刊》2006,(5):89-94
唐代在东北边疆渤海政权地区设置的忽汗州都督府,在东北各羁縻府州中存在时间最为长久,其以朝贡为纽带与唐王朝保持着稳定的隶属关系。羁縻府州形式下的渤海政权对唐王朝的频繁朝贡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目的。其朝贡关系体现了中央王朝与地方民族之间的一种“君臣”与“宗藩”的政治关系.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王朝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辖关系;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族间的联系,有助于“中华一体”的国家形成。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在北京房山县医院出土了唐故归义王李府君夫人清河张氏的一方墓志,该墓志保存了重要的历史信息。本文以张氏墓志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对张氏之子李献诚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20.
樊斌 《文史春秋》2011,(11):26-28
清末民初,上海滩流传一句话,叫做“上海道台一颗印,不如朱葆三一封信。”朱葆三从一个五金店学徒发展成为拥有金融、工业、外贸、航运、保险等巨大企业体系的资本家;又从一个普通老板发展成为孙中山旗帜下的对辛亥革命立过功劳的沪军都督府的财政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