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学智 《史学月刊》2022,(3):125-130
<正>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学界长期、持续关注的问题,但具体认识歧见鲜明。笔者兹就不同观点尝试进行辨析,略申己见。一 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与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有五种和三种的不同论述,应该说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或是以不同视角分析论述社会形态问题而作出的不同表述,均表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形态问题的认识。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及其社会形态演进的经典表述,  相似文献   

2.
何平 《史学集刊》2001,2(2):10-14
历史进步观是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种区别于历史循环论和基督教神学史观的新历史理论。历史进步观念关于世界历史具有统一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模式以及科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等观点构成我们当代历史思维的基础。后现代主义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挑战。他们也批判历史进步观的所谓“启蒙运动构想”。这使得讨论历史进步观的理论内涵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康德所处的理性主义时代,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预告有三种截然不同的主张:(1)“道德的恐怖主义”主张,认为人类在其道德天职上是“继续朝着更坏倒退”。(2)“幸福主义”或“千年福主义”主张,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地朝着改善前进”。(3)“阿布德拉主义”主张,认为人类的历史和道德是永远停顿在被创造物中自己道德价值的目前阶段”,康德以为这是一种西赛福式的愚蠢主义观点。康德对上述三种主张都有所保留和批判,但从他十分赞赏莱辛的观点表现可以看出,在总体上他还是倾向于幸福主义。康德通过为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寻找先验的和经验的坚实根据,得出“人类一直是在朝着改善前进的并且继续向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懂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房列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时期,历史科学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无能的。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功能。要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及其发...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和人类一样一古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语言。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没有语言,人不能称之为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与语言相比,文字的出现要晚得多,世界上出现文字到现在也不过几干年的历史。每个民族都可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文字代表一种文明的精神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世界历史和当代生活本身仍然可以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得到很好的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或最基本原理只有一条,即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所制约的合乎规律的过程。早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犯教条主义的毛病,其因盖出于理性时代形成的规律崇拜。  相似文献   

7.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研究人类社会过去历史的发展,从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除了原始社会以外,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揭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必须揭露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或者说,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不承认这一点,就不  相似文献   

8.
收藏历史     
正时间是历史的母体,但并非所有的时间都能与历史并行。当历史因价值观以及审美趣味抑或生活方式对时间进行选择时,时间才会获得有意味的历史存在的形式,历史是对时间有选择性的一种收藏。就像无法收藏生命一样,我们也无法收藏时间。幸亏人类有了历史意识,将生命划过时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历史就是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个方面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把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这部大的历史的本质、规律抽象出来,这才是我们所要的真正的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应用到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这就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万千世界只有一门科学,这就是历史科学。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史料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历史、历史学和史料的确切含义。作为区别于自然史的人类社会史,其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人类过去的生活,也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正如李大钊所说:“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提出人类历史分为四个时代,但并非"经济决定论"。斯密在其历史叙述中论证的不是他对生产方式的看法,而是对人性的认识。在他看来,人类有其固有的而非僵化的本性:交换倾向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而交换能力则是推动经济进程的动力;它们的最终依据是人类的同情共感,而人类的法律和治理则完全依靠同情共感。人类社会的秩序借助同情自发地形成,并在法律和治理的历史中演进。斯密著作中的历史叙述表明,他讲述的所有故事,最终都是其设计的人性科学体系的注脚。  相似文献   

12.
雷永学  赵素燕 《沧桑》2009,(4):158-159
把历史哲学定位在伦理层次上,这是一种对知识的反省、对史迹的沉思,因此从人类整体生命的观点看,圣经记载了以色列民族历史的例证,让人在哲学思考中对历史的走向与结局获得基本原则和具体的线索,其重要意义在引导人类历史价值的研究上,能阐释出一些理智能力无法触及的神秘。  相似文献   

13.
黄敏兰 《史学月刊》2003,(1):121-128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界对历史规律性问题进行了长期反复的争论。人们对历史规律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发展史意义的规律,一种是历史认识论意义的规律。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把五种生产方式的演进当作历史规律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一些学者反思过去研究中的简单化倾向.对历史规律的研究开始进入到历史认识论的层面,对规律的理解日益深入和具体。  相似文献   

14.
雷纳德·格尔柯历史地理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纳德·格尔柯是当代加拿大享有盛誉的历史地理学家 ,在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上颇有建树 ,其学术观点代表了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界一种流派。本文旨在通过对其历史地理学主要学术思想和观点的评述 ,以期对国内学者认识和了解当今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观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发展变迁的规律,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的科学。历史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一门分支学科,就其学科性质而论,在现阶段它还是介于历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历史地理和历史学、地理学的关系,都同样密切。历史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关系,从总的方面考察,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时间的重合,(二)是研究对象的交错,(三)是研究资料和手段的部分相同。(一)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时间都是人类历史时期,狭义仅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广义则自人类社会形成即原始社会开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历史教学进行多次的修改,也运用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历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刻反省,其历史教育内容有好的一面,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日本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日本对待历史的基本观点,日本历史教学课程的沿革,以及日本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说明当今日本历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东杰 《近代史研究》2012,(3):28-47,160
清末民初的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中国自秦汉以下皆在退化或循环中。但按照社会进化论,它也就意味着中国处在人类历史“公例”之外,面临必然被淘汰的危险,这促使一批新史家在中国历史中寻找“进步”的迹象。然而,因为传统政治和学术主流皆被视为“专制的”,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梁启超等人为此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把中国历史描述为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一是弱化传统政治史的地位,强调社会史、文明史、民史的重要性。这两种现象皆和社会进化论有密切而曲折的学理关系,结果把一些过去认为非“正统”的现象升格为历史叙述的主线。经过这番改造后,历史的“价值”与“事实”再次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陆燕飞 《黑龙江史志》2013,(13):263-263
<正>一、对历史意识的认识历史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意识是人类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由各种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共同组成。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人类就是依赖意识来能动地从事物的现象去发现其内涵的本质,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也有赖于意识的指导作用,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意识支配下开展生产、生活活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日本利用宗教侵华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现象。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对支配自己命运的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观点,但却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和某些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宗教,它不仅涉及到其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而且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一种不可忽  相似文献   

20.
评价历史人物与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是离不开人物活动的,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由人物组成的。历史人物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创造物质财富、精神文化、政治生活的主体。离开了历史人物的活动(包括必然的和偶然的),也就不成其为历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