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拳教是义和团的重要构成 ,贯穿于运动全过程 ,它同乾嘉年间民间秘密教门有源流关系。义和团运动的发展阶段主要在直隶境内展开 ,初在新城兴起 ,继而往天津扩张 ,乾坎卦教开始浮现。 1 90 0年夏北京义和团发展至高潮时 ,其组织趋于多元化。集聚在乾、坎二卦旗帜下的拳教 ,同圣贤道、九宫道等各自展开活动 ,它们与清廷之间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义和团虽以民间秘密教门为依托 ,但不应把这场运动视为是一场宗教战争  相似文献   

2.
秘密教门,通常指的是明代中后期逐渐兴起、以无生老母和三佛应劫救世为信仰的各种民间秘密宗教结社,简称"教门"。明代万历年间,闻香教(后改名为茶门教)在广泛的民间教派运动中产生。茶门教教内制度森严,所传经卷教义鲜明,传教范围亦很广泛。明末开始茶门教从北直隶向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扩展壮大,到了清代,辗转到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发展。由于涉及密谋造反,此教门于嘉庆年间被清廷剿灭。  相似文献   

3.
曹新宇 《清史研究》2003,1(2):80-88
研究者目前倾向从“小传统”和“草根社会”等概念出发 ,分析明清秘密教门的历史与信仰 ,然而对明清教门的信仰的理解 ,离不开宏观的制度性思考。因此 ,从明清秘密教门核心的“灾难神话”出发 ,体察它在整个传统社会信仰制度中的位置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分析明清教门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存土壤和活动逻辑  相似文献   

4.
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真 《民俗研究》2008,(4):40-54
中国内地的民间信仰研究者在与西方以及台湾、香港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经常面对“内马非马”的词源问题:“民间信仰”一词是中国内地与台湾的用法,在西方世界(包括香港),相应的研究领域应该称为“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可是内地学界共识的“民间宗教”概念对应的却是民间秘密教门。内地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两个概念大致平行,在西方和台港学界,民间宗教是一大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5.
邵雍 《史学集刊》2012,(5):43-5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以往都有了较大进步,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分别就某一特定问题展开研究。如近代湖南秘密社会、清代秘密社会的文化、晚清哥老会、清代民间宗教、近代广东会党、抗战时期山东秘密社会、山东民间秘密教门、清末民初秘密社会的蜕变、清代秘密结社、近代会党史、近代秘密宗教史、秘密社会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等。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应该避免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思维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内容还应进一步全面化和细化。  相似文献   

6.
结盟仪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秘密结社之中,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自从有史以夹.便与“秘密万下了不解之缘,正象阳与阴、明与暗、上与下等诸多二元的统一相问.人类社会也存在着它的公开与隐秘,二者相互依存,无法分离。德国社会学家金美尔称之为“第二个世界”。而主要存在于这一隐秘世界中的组织与团体.便被称为“秘密结社”,结盟仪式所具有的意义则在于加深加入者与非加入者之间的区别,使新来者为了超越这一断层,有意识地接受象征性“死亡”的考验,最终获得诸多秘密结社各自撞憬的“神圣世界”在哲学、目的或世…  相似文献   

7.
道院暨世界红卍字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新兴民间宗教慈善组织。扶乩作为道院内部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既非当时新派激进人士所指斥的"迷信",又非与秘密教门之扶乩相类。道院的扶乩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扶乩之教化、劝善功能的继承和延续,从这一角度立论,不仅有利于探究道院之扶乩在当时的合理性和蕴含的积极社会意义,亦能深化对彼时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脉络及社会上一般之扶乩活动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宝卷是明末以来,河北民间流传较广的秘密教门——白莲教及其支派的政治宣传品。它对研究秘密社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料。由于它是秘密教门的宣传品和教科书,虽然流传较广,但多为隐蔽散发或辗转传播,以致保存传世颇为不易。不过在道光年间却有一位留心社会问题,忠于封建统治的地方官吏黄育楩曾倾毕生精力一意从事破除秘密教门经卷的工作。他采取  相似文献   

9.
对于近几年喧嚣一时的法轮功”邪教,极有必要揭示其与明清邪教相似之处,以便让人们看清它的历史根源和庐山真面目,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斗争。 将“法轮功”跟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教门即明清邪教进行比较,其相似之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秘密社会作为一种民间下层群众的集合体从东汉即已开始,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内容丰富,浅显易懂的信仰。特别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作为秘密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秘密宗教勃兴,更为秘密社会的信仰内容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其中,“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真言的信仰就是民间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民间宗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据学者考证,八字真言最早见诸于文字是在金元时代的《佛说杨氏鬼绣红罗宝卷》。但是,由于那时民间宗教尚不兴盛,因此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到了明朝,罗清创作了《五部六册》以后,八字真言才在广泛出现的民间教门中流传,并成为许多教门的中心信仰。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儒、佛、道的长期融合对八字真言的产生有着怎样的影响?它包含了怎样的儒佛思想?在它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内容如何发展及该信仰产  相似文献   

11.
李浩 《民俗研究》2013,(5):82-89
隋唐五代时期民间信仰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一支与佛教的异端、民间道教相结合,发展出自己的教义与教团,日益组织化、制度化,以秘密宗教的形式向民间渗透。始终存在的民间信仰传统、佛道两教的深刻影响与隋唐五代纷乱的社会状况,为民间信仰的组织化和民间宗教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之源。  相似文献   

12.
就梅花拳实用性(攻防技击)来讲,与其它门派武术没有太大差异,而真正具有显著差异的是其民间教门性质。梅花拳正是利用了这一特色,在“义和拳运动”中从三个方面成功制造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一是其信仰契合了“义和拳运动”的宗教性;二是其组织动员能力成就了“义和拳运动”的主力军;三是其“文场”制造了社会精英。将梅花拳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宗教文化结构中进行考察,既是突破武术研究视角单一、促进学科交叉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以具体拳种为个案、由点到面研究武术总体规律的一次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清史研究》2002,55(4):112-121
路遥教授著《山东民间秘密教门》 (当代中国出版社 ,2 0 0 0年版 ,以下简称《山东教门》) ,是一部经过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研究 ,将乡土社会的越轨信仰集团引入历史学的力作。这项研究自 1 99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后 ,作者和他的助手们费时近 1 0年 ,足迹遍及山东境内及河北部分地区计 70多县的广袤的乡村集镇 ,不论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地域范围看 ,都可以称得上是 2 0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教门的田野调查。 45万余字的著述凝结了作者创获性的丰硕成果 :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该书进一步理清了历史上发源于…  相似文献   

14.
赵志 《民俗研究》2010,(2):213-223
"会道门"一词成型于民国年间,前身系以秘密状态长期蛰伏于社会底层的民间教门。在其演化过程中,由于大量吸收融合了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成分,如巫术、符咒、谶谣、揭帖、禁忌、占卜、扶乩等,逐渐构成清末明初独具会道门特色的教门文化。从民俗信仰和民间文化的视角解构会道门,可以发现其自成一套亚文化体系,在民国年间急剧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因不再囿于教门早期拼凑的儒释道文化体系而逐渐变得庞杂和宽泛,并因会道门中的枪会组织和刀会团体更贴近乡土社会的文化生活,因而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军事舞台上频频亮相,大起大落,构成了独特的社会风景。  相似文献   

15.
正秘密结社是中国民间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其功能是在政治高压社会网络中为孤立无援的个人提供咨询和帮助。据研究,晚清北方中国活跃的所谓义和拳只是中国民间秘密结社的一个分支,大多属于白莲教系统,其政治起因多是不满意于满洲"异族"统治,故而在清朝前期从事"反清复明"政治活动,基本上是以民间力量为清朝政治统治制造麻烦。到了清朝中期,民族意识在长时期消磨中逐渐丧失,由白莲教系统演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化、江湖义气与会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平 《清史研究》2002,(1):71-78
清代秘密会党勃兴,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分不开的。一个日渐扩大的游民阶层是会党生存蔓延的社会基础,在民间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游民文化在会党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民间文学、戏剧中渲染的“义”的观念广泛地流传于下层社会,人们称之为“江湖义气”,会党采取拿来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会党是下层社会组织,无法从上层文化中吸取营养,民间文学、民间戏剧就成为他们建立自己的帮会文化的当然来源。“义”在秘密会党中无所不在,本文主要从会党的仪式、隐语、暗号、流行数字等几个方面作些叙述。会党利用并改造了民间普遍存在的兄弟结拜、江湖义气等内容,为自己的组织、活动、反抗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7.
遍布城乡的祠神曾是宋代社会的重要景观,其信仰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然而由于近年来学术界对民间宗教的研究集中在经典文本和民间秘密教派、结社上,研究的时段又集中于明清,所以一直没有对两宋祠神信仰做专门研究的著作出现。皮庆生的《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一书弥补了宋史研究中的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8.
宗教结社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播与农民的空间移动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关联①,与长途跋涉的远距离移动相较.县际、村际间的短距离移动则更为频繁,它是广大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关系到农民的交际、婚姻、信息传递、物质和精神生活,宗教结社正是利用这一渠道网络从甲地传到乙地,由张三传给李四。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的农民以其时代所赋予的方式,尽其可能地展开活动空间,编织着自己的生活。具体到清代北方地区,赶集、赶会、佣工、求医、探亲等,共同构成了农民短距离移动的轨迹。本文的时空限定以嘉庆年间的直隶顺天府通州…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所崇奉的基督教,曾被西方传教士视为"异端",近年来又被国内一些学者贬为"邪教"。其实,太平天国的"人间天堂"宗教理想——小天堂,同明清时期的秘密教门所崇奉的"白阳世界"教义并无二致,因此可以称作"秘密洋教门"。太平天国"人间天堂"宗教理想的实践表明,夺得政权后的教主与骨干,确实过上了"人间天堂"的豪华生活,而广大信徒和起义参加者,却依然受着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20.
段继业 《攀登》2009,28(2):43-48
宗教与社会工作都具有“助人”的功能。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来看,无论是制度化宗教还是分散性宗教,都具有许多值得社会工作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主要体现在以行善和奉献为特点的价值观、本土化的助人方法、教内互助和社会慈善相结合的制度以及宗教场所接近社区的空间分布形式等方面。宗教在中国民间社会长期而有效的“助人”经验,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值得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