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是中国花鸟画科的正式形成时期,据考证,当时擅长花鸟画的画家高手如云.但因年代久远,作品真迹早已遗失,今人已无从得知其庐山真面,通过唐代题画诗这扇窗口,对唐代花鸟画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对故宫书画文物进行整体分析、保护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研发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对故宫博物院的部分馆藏书画文物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文字信息增强、隐藏信息提取、底稿线提取、颜料分析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将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书画文物的保护,不仅能够深度了解文物病害程度,为绘画工艺研究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书画文物的保护修复材料选择和修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使保护修复更加全面和科学化,同时能缩短病害调查和科学分析的时间,加快保护修复工作的进度。  相似文献   

3.
通景画是乾隆朝中西艺术交流的顶峰,但直到近年才有人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耶稣会士、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完善这些非同寻常的作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母题、审美趣味与欧洲富有纪念性的奇幻绘画相结合。尽管郎世宁在通景画创作方面享有盛誉,但并非所有的通景画都是由其独立完成,其中许多是由他的学生创作,但这些人的生平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鸟类排泄物是造成石窟寺壁画、彩塑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剖析鸟类排泄物对壁画的损害特征是此类污染物有效清除的前提。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分析了炳灵寺石窟壁画表面岩鸽排泄物成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便携式显微镜、偏光显微镜(PLM)表征了鸟类排泄物对模拟壁画的微观损害特征。结果表明,岩鸽排泄物成分主要由尿酸、纤维素、多肽类有机物,以及以石英为主的无机盐组成。排泄物造成壁画覆盖污染、颜料层和地仗层侵蚀、颜料颗粒间原始粘附结构破坏,导致颜料层起甲、脱落,可溶盐活动及其他生物侵蚀。研究结果对于古代壁画的科学保护与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聂崇正 《收藏家》2010,(1):37-40
笔者在博物馆收藏及艺术品拍卖资讯中发现,清朝宫廷绘画的出现与收藏,具有两个并非有趣的巧合,暗含着一定的规律性。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反映在欧洲的博物馆和拍卖市场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出土的汉代生漆彩绘和胶料彩绘的破损状况,用自行研制的增塑剂(SC1,主要成分为水性环氧及有机锡),加固剂(水性氟),胶粘剂(环氧树脂与聚酰胺及508的混合物),对生漆彩绘耳杯进行回贴修复;用显现加固剂(508及有机氟材料)对西汉兵马俑胶料彩绘进行显现加固,然后采用水性氟试剂作为胶粘剂进行回贴。两类彩绘的回贴效果理想,说明这种新型的回贴技术可以应用于文物彩绘修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降尘进行收集,分析降尘粒径分布、化学组成、显微形貌、可溶盐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而研究降尘对莫高窟壁画彩塑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的降尘大部分为地壳源矿物,对窟内壁画、彩塑带来的潜在危害是物理遮盖和磨蚀等作用,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降尘会对壁画彩塑具有潜在的盐蚀等化学威胁。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降尘是导致壁画彩塑产生病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研究的结果为莫高窟壁画彩塑预防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佛光寺无地仗彩画层所出现的颜料脱落、颜料褪变色、裂隙等突出病害,本研究利用正交实验对鱼胶和白芨胶两种传统保护材料进行了复配,得到适宜无地仗彩画加固保护的优选配方:以质量分数为3%的鱼胶复配以0.1%的白芨胶作为有效加固成分,再配以质量分数为0.5%的防霉剂(PTA)、0.1%的紫外吸收剂(BP-4)以及0.1%的抗静电剂。所得复配材料具有优良的加固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可为佛光寺及其他地区无地仗彩画加固保护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油画颜料层裂纹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类型,严重的裂纹会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裂纹修复所采取的措施应以缓解病害,延续寿命为目标,避免不当修复对其文物价值的改变。本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便携式X荧光能谱分析,初步确定了裂纹产生的原因与材料技法和机械作用力有关,长期的温湿度波动则是最终形成老化裂纹的重要因素。对两类常见的裂纹加固方法比较后得出结论,色蜡改变了原画的光泽度和肌理层,动物胶调碳酸钙更适宜作为裂纹的填补材料。观察修复后的油画保存状况,发现经过修复的颜料层仍存在继续劣化的风险,必须维持保存环境的相对稳定,方可延长修复周期。  相似文献   

10.
南宋宫廷绘画中的“谍画”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宋代的文献材料,从大量的宋人册页中甄别出一些在军事上具有特殊功用的绘画。据考,在南宋出使金国的使团人员中,潜藏有擅长山水画、人马画的画院画家,他们奉命描绘金国的山川地形和女真人的军事活动,笔者称此类带有间谍用途的南宋宫廷绘画为“谍画”。本文阐述了“谍画”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南宋出现”谍画“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历史原因,对此类“谍画“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发现宇文虚中、萧照和陈居中等是可知的南宋”谍画“的作者。此种从军事角度认识某些宫廷绘画,尚属尝试。  相似文献   

11.
以往人们对建筑彩画更多的是关注其个体的保存状态,在我们承担清东陵裕陵维修工程中,发现对裕陵建筑彩画的价值评估仅仅以局部真实与完整的角度观照还很不够,尤其是通过对裕陵单体建筑彩画的现状勘察,裕陵建筑彩画属旋子彩画类型,其单体彩画配置存在等级差异,比较其他清代陵寝建筑彩画,清代陵寝建筑彩画的总体配置似有传承古制的观念影响.同时,陵寝建筑有明确年代,使陵寝彩画具有时代样本价值,再由裕陵建筑彩画纹饰差异、配置关系的发现,引发本文对裕陵建筑彩画价值评估和补绘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本研究介绍了传统年画印制所用红蓝色料的发展历史,选取15种中国古代与近现代常用红蓝色料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归纳总结了标准样品的化学结构与红外谱图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三幅清末民初时期的传统年画开展无损检测。结果显示三幅年画的红蓝色料均为合成颜料或染料,包括酸性大红G、酸性墨水蓝G、普鲁士蓝等。本研究扩展了红外光谱在书画文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范围,为传统年画色料的无损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索和研究表明,岩画断代问题仍然是困扰岩画研究的难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岩画本身不能够提供可供断代的直接依据。本文综述了目前岩画断代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自然科学和考古学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AMS14C是今后研究我国岩绘画断代问题的首选方法,解决岩刻画的断代问题则主要有赖于微腐蚀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7年7月在邯郸华耀城建筑工地发现一座金代墓葬,经清理后发现该墓葬墓室内存留有大量壁画。作为邯郸地区发现数量较少的文物类型,此壁画的发现对研究邯郸历史文化具有重大价值,因此保留壁画实物十分重要且必要。为此,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按照文物保护修复规范流程,对壁画进行清理、预加固、加固、分幅、支撑、切割、搬运等操作,将全墓壁画分为17幅,全部搬运回文物库房。2020年6月开始进行后期保护修复,采取对砖体的二次打磨切割、脱盐、加固、翻转、画面层清理、补全、作色等操作,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5.
清代宫廷绘画稿本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的宫廷绘画存世颇多,其中尤以记录当时事件和人物的纪实作品最具价值,而此类画幅一般均在正图之前画有稿本。本文叙述了所见清代宫廷绘画之稿本,进而说明这些稿本的相关情况并考证其内容。  相似文献   

16.
Nondestructive analyses of medieval reverse paintings on glass revealed the same dyes and pigments customarily used in panel paintings. However, there is one exception: the black colorant is not a carbon-based pigment, but black enamel. In this respect, the stylistic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influence of stained glass artwork can clearly be seen on reverse paintings on glass. However, there is a crucial difference: in reverse paintings, the black enamel is not fired onto the glass but painted (cold painting). Additional analyses confirmed these finding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art form “reverse painting on glass” has technically to be characterized as a mixture of “stained glass” and “panel painting” that nonetheless develops into a genre of its own.  相似文献   

17.
西藏壁画表面大多刷有保护涂层。据记载,其材质主要是桐油、牛胶或清漆等。但目前,对该涂层材质科学的研究却较少,不利于后期保护修复。为配合拉卜楞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本研究以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等分析手段,对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弥勒佛殿、时轮学院主殿壁画的涂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处佛殿壁画涂层可确定是一种干性油,种类与桐油较接近。但由于西藏壁画在材料和工艺上的独特性,材料老化等因素,拉卜楞寺壁画涂层在组成和结构上,与现代桐油有一定差别,表现出一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后期修复,可采用性质与西藏传统涂层材料接近的干性油,例如桐油,作为新的壁画表面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18.
广西富川百柱庙建筑彩绘的保护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西富川百柱庙为明朝修建,该建筑物建筑构件的型式、彩绘、斗拱的制作技法等保留了典型的地方民族风格,是研究古代瑶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但已年久失修。为了对该建筑进行维修,特别是对建筑内彩绘进行加固修复工作,应用XRD和FT-IR方法分析了彩绘颜料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全部为无机矿物颜料。以古建筑保存环境和彩绘层颜料化学成分为依据,通过现场实验确定用3%的Paraloid B~72丙酮溶液对彩绘层加固,结果表明该加固剂的渗透性、均匀性、加固强度都达到了对彩绘物的修复要求,加固后彩绘的颜色也较前鲜艳、明亮。  相似文献   

19.
刘建业 《收藏家》2010,(1):49-54
在中国现代花鸟画的领域里,王雪涛堪称一位领军人物。他的作品细腻生动,明丽典雅,融中西技法于一体,被范曾推为花鸟四杰(其余3人为李苦禅、潘天寿、郭味蕖)。但是收藏家发现,社会上流传的雪涛真迹,很少有其1965年到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作品,就连先后出版的几部权威王雪涛画集,也回避了雪涛文革10年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Rock art paintings, and in general mural paintings, are one of the many elements of cultural heritage complex systems. As the different elements of a system have diverse spatial positions, spatial recording allows understanding their interactions. Thus, a useful approach to mural paintings recording is to understand it as a microcartography issue, managing each element of the system as a cartographic cove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