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史研究若从孟森、萧一山诸先生相关著作问世作为起始,至今尚不及百年历史,但清史研究已成为在中国断代史研究中成果最多的研究领域之一,且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日益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在清史研究诸多方面中,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为中外史学家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后,戴逸教授主编的《简明清史》一、二册①首开先河,将清代边疆民族史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所论命题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把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起点。近20年来有关清代边疆民族史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边疆民族史在中国史研究中是一个牵涉面颇广的交叉型的学术领域,既涉及到清代边疆(包括海疆与陆疆)、边政研究,又包含蒙古学、藏学、满学、维吾尔学、敦煌学、中亚学等专门领域成果,还有南方诸民族研究、跨境民族研究等等,远非笔者一个人的能力所能把握.因此,为了方便,本文将相关研究成果区分为中国疆域形成及相关问题、东北地区与满族、北方地区与蒙古、西北地区各族、西藏与藏族五个部分加以评论,限于篇幅,重点将放在北方边疆民族地区、各族别史和族际关系史上,时间上则主要限于2006-2007年间发表的成果,部分研究论著适当向前追溯.缺漏、疏误之处,敬请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3.
正1958年2月13日凌晨,林惠祥教授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享年57岁。今年是林先生逝世六十周年,谨以此短文概述先生留给我们的极其珍贵的学术遗产,表达一个考古后学的敬仰、缅怀与思考。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主要学术成就既包括文化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志、神话论、民俗学等广义人类学体系的建构,又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查海和牛河梁两处遗址出发,系统地梳理了苏秉琦先生关于玉器方面的相关论述,指出苏先生由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的内涵中所提升出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最初的王权象征物等,已成为他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系统学术思想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6.
李圣华 《满族研究》2004,2(3):59-63
清代八旗诗词取得了卓的艺术成就,构成清代学的重要一翼。20世纪80年代后清代八旗诗词研究趋于繁荣,逐步取得独立的学术地位。严迪昌教授《清词史》、《清诗史》及相关论,深入探讨八旗诗词的创作和流变,初步揭现了八旗诗词史的历史风貌,其独具特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21世纪的满族学研究及清代八旗诗词史的撰述,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2日至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协办的"清代边政与边疆民族"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河北省承德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日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环境史近年来成为历史研究的热点领域,马立博教授是西方环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马立博的个人研究理路经历了从社会经济史到环境史的转变,他的众多作品中《虎》是一个关键节点。他的研究理路转变和对环境史的反思,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史有很大助益。同时,他仍认同"加州学派"的基本观点,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赋予中国关键角色的全球史对于现代世界如何形成的叙事至关重要。他指出中国环境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宝贵建议,认为中国环境史研究应该增加更多关于生态科学的议题,注意人与环境互动的复杂性网络,包括我们如何看待环境和将非人类生命纳入我们的叙述体系中,进一步将中国环境史研究扩展到全球史的研究。马立博教授期待中国学者能在这一领域做出全球性的贡献。此外,他在访谈中提到的环境史研究学者及代表作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张帅 《清史研究》2023,(1):92-99
从乾隆中期开始,清朝对每年冬季进入到伊犁、塔尔巴哈台和科布多界内和卡伦附近游牧的哈萨克牧民,按照放牧数量征收相应比例的牲畜,谓之“租马”。对哈萨克而言,通过“缴马租地”,获得了可资利用的冬牧场,保障了牧民基本的生产生活;对清朝而言,则通过“借地收马”,不仅得到了所急需的哈萨克马,也起到了维持西北边疆稳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代边疆史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边疆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当我们论说历史上边疆问题时,应考虑如下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首先是指与当代中国边界相连接的省区,其次则是以此为基础上溯古代,参照历代封建王朝边疆的实际状况予以综合考察。这就是说,当代中国边疆不能与古代中国边疆简单地划上等号,中国古代疆域呈现稳定性与波动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中国历史疆域是在清朝得以正式奠定,这是确定无误的。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文治武功,在秦、汉、隋、唐、元、明诸朝疆域基础上,形成了清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的清代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萌 《清史研究》2001,(3):97-106
20 0 0年 1 2月 ,笔者应细谷良夫教授之邀 ,对日本进行了为期 1 8天的学术访问 ,着重对其清代史、满族史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 ,收获之大出乎预料。一方面为日本同行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感到由衷高兴 ,另一方面对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深的感受 ,所以想把这次日本之行的见闻 ,主要是这些年来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同行 ,并谈一谈自己的观感。一、馆藏文献情况笔者这次访日途经仙台、东京、京都、奈良、大阪、神户等地 ,先后参观东京东洋文库图书馆、日本大学图书馆以及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天理大学图书馆 ,并了解所藏…  相似文献   

12.
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后曾被白晋介绍给康熙,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时期。本文从西方早期汉学的角度对马若瑟的主要汉学著作《汉语札记》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该书的结构、价值和影响;同时还对马若瑟用法文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历史过程、学术影响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具体文本出发,呈现了马若瑟索隐派思想的主要观点,揭示出在中国传教和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问题上,马若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利用收支活动实现其管理职能的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亚当·斯密把财政称为“庶政之母”。宋代的苏辙曾说过:“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苏辙:《栾城集》卷二一,《上皇帝书》)。因此,财政史的研究有利于洞悉一个社会形态的运行及其因革变迁。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浒 《清史研究》2003,28(2):104-119
灾荒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历史记载一样悠久 ,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 ,灾荒更是占据着一个相当突出的位置。李文海先生曾经指出 :“一旦接触到那么大量的有关灾荒的历史资料后 ,我们就不能不为近代中国灾荒的频繁、灾区之广大及灾情的严重所震惊”① 。尽管此处谈及的只是包含着晚清时期的近代 ,其实 ,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清代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时期。因此 ,尽管清代灾荒史迄今也未成为什么热门课题 ,但从二十世纪初期以后 ,有关研究除偶有中断外 ,可以说是一直不绝如缕。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清代灾荒史研究已是一个成…  相似文献   

15.
清代北方农田水利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国内外大背景下分析杭州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进而理清杭州地区在不同时期对工业遗产保护、研究与利用方面已做出的成果和仍未深入的研究领域。总体来看,目前杭州工业遗产已进行了细致地普查,保护和立法也较为完善,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探讨有较多涉及,如围绕旅游体验、创意园区和景观设计等角度对杭州工业遗产进行利用,但从文化遗产学或建筑学视角出发,基于杭州工业遗产和工业建筑本身的体系、价值、特点和区域背景研究较少,加强此方面研究可以明确杭州近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7.
陈锋 《史学月刊》2004,(1):113-122
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按照其研究进程,可划分为20世纪上半叶和20世纪下半叶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总体研究情况,反映了20世纪清代财政史研究的特点与得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对伊懋可教授就海内外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访谈。主要话题有 :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异同 ,外国学者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以及中外环境史研究的区别 ,如何理解“三千年的不可持续增长”和“高度平衡陷阱”论断 ,如何评价彭慕兰的《大分岔》,预测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韩两国壤地相接,具有五千年的交往史。本世纪以来,中韩关系史的研究,作为东亚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正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尤其是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学者稻叶岩吉、池内宏、津田左右吉、松井等和箭内亘等展开的所谓“满鲜史”研究,引人注目。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20.
自周秦时代,中国传统学术始得肇兴,直到清代才形成正式的学术史。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由传统步入近代的一个缓冲时期,因而在学术史的发展上显得十分突出。在清代不同时期中,其学术呈现出了不同的学术主流。本文以朝代年号对清代学术进行划分,通过学者派流来展现当时的主流学术思想,从而阐述清代学术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